突然看到一條約1.5公尺長的5CFB(RG6)同軸電纜線+2端接頭都是皺縮型接頭(美國Gilbert), 我看一下這一條5CFB(RG6)同軸電纜線的側邊標示著TFC TU6T60, 上網一查原來是美國TFC品牌的5CFB(RG6)同軸電纜線[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cad=rja&uact=8&ved=0ahUKEwjYu5LM08DWAhXCkZQKHacPATAQFgglMAA&url=http%3A%2F%2Fwww.tme.eu%2Fat%2FDocument%2F840b23f5c45775012db41f377acd9df3%2FTU6T80-VC.pdf&usg=AFQjCNFwubDwdxBsS_ycjB8cd6_AZN038Q]
也突然想到這一條是當時中嘉集團-慶聯有線當年用的5CFB(RG6)同軸電纜線(約在2001年)標準配線, 也可能是當時整個中嘉集團用的5CFB(RG6)同軸電纜線(約在2001年)標準配線
我上網一查這一條美國TFC 5CFB(RG6)同軸電纜線的規格, 居然也是雙鋁箔單編織網(64編), 且也有抗氧化防水油膏, 那就是和目前中嘉集團旗下用的標準配線:5CFB(RG6)同軸電纜線(美國CommScope 雙鋁箔單編織網(64編)[F6TSV APD])的規格一模一樣了!重點是我故意把某一端的皺縮型接頭(美國Gilbert)給剪掉, 拿出一個新的皺縮型接頭(美國Gilbert)擠入這一條5CFB(RG6)同軸電纜線(美國TFC 雙鋁箔單編織網(64編)[TU6T60]), 結果和5CFB(RG6)同軸電纜線(美國CommScope 雙鋁箔單編織網(64編)[F6TSV APD])幾乎一樣的好擠(手感只略輸{5CFB(RG6)同軸電纜線(美國CommScope 雙鋁箔單編織網(64編)[F6TSV APD])}一點點)
側邊標示著TFC TU6T60, 黑色外皮是霧面的

利用5C(RG6)同軸電纜線專用剝線器

剝完黑色外皮後,直接就把皺縮型接頭(美國Gilbert)擠入這一條5CFB(RG6)同軸電纜線(美國TFC 雙鋁箔單編織網(64編)[TU6T60])

要稍微出力一下居然也能不太費力地把皺縮型接頭(美國Gilbert)擠入這一條5CFB(RG6)同軸電纜線(美國TFC 雙鋁箔單編織網(64編)[TU6T60]), 真是太令人意外了!

接下來還是搞一點正規的手法
利用5C(RG6)同軸電纜線專用剝線器

剝開黑色外皮

再用手剝開外層的鋁箔(實在有夠黏踢踢的)

接著再用手剝開64編隔離網(實在有夠黏踢踢的, 還有牽絲咧)

完整地剝開64編隔離網的樣貌, 且完整保留64編隔離網並沒有剪掉

最後我非常輕鬆地把皺縮型接頭(美國Gilbert)擠入這一條5CFB(RG6)同軸電纜線(美國TFC 雙鋁箔單編織網(64編)[TU6T60])

不過目前台灣並沒有廠商進口這一款美國TFC TU6T60, 只有進口這一款美國TFC TU6T77(也是有含抗氧化防水油膏)
我突然想到 目前 中嘉集團旗下所有的5CFB(RG6)同軸電纜線(美國CommScope 雙鋁箔單編織網(64編)[F6TSV APD])也都是有抗氧化防水油膏(難怪在撕裡面的雙鋁箔單編織網(64編)也是黏黏的), 也因此把皺縮型接頭(這裡是用美國Gilbert為舉例)擠入5CFB(RG6)同軸電纜線(美國CommScope 雙鋁箔單編織網(64編)[F6TSV APD])(http://hibp.ecse.rpi.edu/~connor/education/Fields/F6TSV.pdf)也是非常好擠入啊
側邊標示著COMMSCOPE INC(但並沒有標示著型號), 黑色外皮是亮面的

紅色邊條是中嘉集團委託美國COMMSCOPE客製的專用線

利用5C(RG6)同軸電纜線專用剝線器

剝完黑色外皮後,直接就把皺縮型接頭(美國Gilbert)擠入這一條5CFB(RG6)同軸電纜線(美國COMMSCOPE 雙鋁箔單編織網(64編)[F6TSV APD])

使盡吃奶力量, 我也是無法把皺縮型接頭(美國Gilbert)擠入這一條5CFB(RG6)同軸電纜線(美國COMMSCOPE 雙鋁箔單編織網(64編)[F6TSV APD])

接下來還是搞一點正規的手法
利用5C(RG6)同軸電纜線專用剝線器

剝開黑色外皮

再用手剝開外層的鋁箔(雖然黏踢踢的, 但不是很黏), 可以看到外層的鋁箔非常的厚實, 比起上面那一條5CFB(RG6)同軸電纜線(美國TFC 雙鋁箔單編織網(64編)[TU6T60])的外層的鋁箔厚實的非常多, 難怪剛剛我沒有剝開外層的鋁箔想要直接把皺縮型接頭(美國Gilbert)擠入這一條5CFB(RG6)同軸電纜線(美國COMMSCOPE 雙鋁箔單編織網(64編)[F6TSV APD])根本擠不進去啊!

完全剝開外層的鋁箔的樣貌

接著再用手剝開64編隔離網(雖然黏踢踢的, 但沒有說很黏, 所以沒有牽絲)

完整地剝開64編隔離網的樣貌, 且完整保留64編隔離網並沒有剪掉

最後我也是非常輕鬆地把皺縮型接頭(美國Gilbert)擠入這一條5CFB(RG6)同軸電纜線(美國COMMSCOPE 雙鋁箔單編織網(64編)[F6TSV APD])

總結: 這一條5CFB(RG6)同軸電纜線(美國TFC 雙鋁箔單編織網(64編)[TU6T60])的黑色外皮的厚度為7.06mm-5.45mm=1.61mm, 也是非常非常的厚, 且也是黑色外皮也是霧面, 但卻非常地被好擠入(根本不需要把64編隔離網剪掉), 而中嘉專用線那一條5CFB(RG6)同軸電纜線(美國TFC 雙鋁箔單編織網(64編)[F6TSV APD])的黑色外皮的厚度為0.76mm, 它的黑色外皮是亮面的。平心而論, 理論上, 黑色外皮如果是霧面的由於阻力較大, 可能會比較不好被擠入; 可見5CFB(RG6)同軸電纜線好不好被皺縮型接頭擠入, 5CFB(RG6)同軸電纜線有沒有含抗氧化防水油膏是扮演絕對關鍵的最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