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用你的PC來達成高階電視才有的畫面動態補償功能!!


jnlyu wrote:
請問有人在 Potp...(恕刪)


這種增加畫面的方式,目前在PC是靠CPU去作運算處理。
硬解(DXVA)是把影片資料交給顯示卡的GPU作資料處理,CPU不碰。
所以目前這種軟體的設計下是無法開啟硬解的。

owenivy wrote:
版大你好
依照你的說明成功安裝MPC
播放AVI有比較順暢的感覺
但是影格頻率是0
MKV和原來一樣,RMVB無法撥放


如果avi有成功那就代表你的步驟沒問題, 但是mkv的解碼可能被別的filter拉走了.
試著像我講的如何在MPC HC上設定CoreAVC那一段, 把ffdshow加入外部篩選器,
並設定成"偏好"來試試.

至於rmvb, 因為這篇是參考國外討論區, 老外不太用rmvb. 而且都花那麼多心思在
追求畫質了, 還看rmvb有點本末倒置.... 我還沒找到不安裝任何codec就能讓MPC HC
播放rmvb的方法(我個人不喜歡在系統裏額外安裝任何codec,解碼包), 等找到了也許會試試吧~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Lenhome wrote:
這種增加畫面的方式,目前在PC是靠CPU去作運算處理。
硬解(DXVA)是把影片資料交給顯示卡的GPU作資料處理,CPU不碰。
所以目前這種軟體的設計下是無法開啟硬解的。


我忘了補充一下, 為什麼guru3d網站的教學有加入CoreAVC這一段, 因為CoreAVC有
使用nVidia的CUDA技術來做解碼運算, 還是會把資料從GPU丟回來交給CPU做運算.
才能一邊使用GPU解碼(我認為這個跟我們認知的"硬解"有些不一樣)一邊用CPU做動態
預測生出新畫面的運算.就我知道的,目前來說,ATI在這個問題上還沒有解答....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SKAP wrote:
你的TV就是只吃60Hz...所以不開內建倍速功能,永遠就是60Hz...(恕刪)


小弟的問題是....................

我還是將它分為播放端跟顯示端

TV為NTSC規格吃60HZ訊號.支援24P
有調整功能.....電影院 = "關" 或 "開"

PC播放23.976HZ影片.更新頻率設23HZ.電視的電影院功能= " 開 "
1:1 沒問題

PC播放29.976HZ影片.更新頻率設59HZ.電視的電影院功能= " 關 "
3:2 pull down 交由撥放軟體負責

不知道我這樣的觀念對不對???


那電視會做 pull down 的這個動作嗎???
我看CCC裡寫說螢幕最高更新頻率61HZ
那是指它吃從23~61HZ
或是固定可以挑的那幾個
還是只有24HZ跟60HZ
不然我PC給它48HZ那它要如何處理

剛好我的電腦有問題.沒法試..........

順道問一下
主機板上的燈會亮
但是就是按開機都沒反應
有時插頭拔掉一陣子.重插後又忽然可以開機
時好時壞.但從不曾使用中有異狀
都是好好的關機後就開不了..............有沒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情形.......


~停權中~ wrote:
謝謝光大的解說不過小...(恕刪)


回停權中大大,一張打兩次的應該是不用試才是,我不太相信你手上的電視是有這個能力的,頂多是能吃pc端弄進來的訊號,但接著帶進來的是動態解析能力不足,畫面整個糊糊的,不會有一張張打出來的感覺。
真得要試的話,找台舊的電腦crt monitor,出47.95hz給它顯示在暗室看,就能看出插補跟打兩次的不同了。
bluesystem wrote:


我忘了補充一下,...(恕刪)


感謝補充資訊~

聽您這麼一講,去查了一下CUDA的意思:
----------CUDA WIKI------------
利用CUDA技術,配合適當的軟體(例如MediaCoder),就可以利用顯示核心進行高畫質視訊編碼加速。視訊解碼方面,同樣可以利用CUDA技術實現。

此前,NVIDIA的顯示核心本身已整合PureVideo單元。可是,實現相關加速功能的一個微軟API-DXVA,偶爾會有加速失效問題。所以利用CoreAVC配合CUDA,變相在顯示核心上實現軟體解碼,解決相容性問題。
----------------------------------

主要是講NVIDIA發展出這個CUDA技術,讓程式開發者可以把顯示卡的GPU當作可控制的晶片單元來作運算。
當然這個部分就是NVIDIA有提供軟體開發平台,所以才會有您剛講的可以透過播放軟體使用NVIDIA的CUDA來「下指令」作影像資料運算。

而NVIDIA之前就有發展出來支援DXVA的硬體影像解碼技術,是叫作PureVideo。
所以這兩種的運作方式,的確是不一樣的東西。


真平布幕 wrote:
找台舊的電腦crt monitor,出47.95hz給它顯示在暗室看...(恕刪)


了解~~~~~~

不過試試倒無妨
不花錢的嘛................

壞的先看過了.遇到好的才能分辨...............是吧..









Lenhome wrote:
那為何電視不設計成48HZ或72HZ以增加觀看電影的film感呢?


更正一下資訊...以前就有薄型電視產品(電漿)作出支援72hz的規格。
只是...畫面表現不好的樣子,不然應該會有很多討論了。

相關討論1:
Pioneer PDP 是有倍頻到 72Hz 的能力, 不過一些 review 似乎都說, 畫質變差... 會比較糊..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7&t=664395&p=7#6735807

相關討論2:
72Hz in the Advance Film Mode...To test it, we switched to our Samsung BD-P1200 Blu-ray player (the Toshiba HD-XA2 isn't currently capable of 1080p/24 output) and checked out Aeon Flux and a couple of other titles. We saw more judder and choppiness in Advanced mode than either Smooth or Standard--with Smooth again living up its name the most.
http://forums.cnet.com/5208-7596_102-0.html?threadID=305171

---------------------
這些都是舊文了,但今年的新機種好像還是沒把這個功能優化後當作商品特點來銷售...而是先偏向3D支援功能了。
bluesystem wrote:
如果avi有成功那就...(恕刪)

了解
感謝你的分享讓更多人用現有的設備享受高畫質
那請問播放時影格數是0有解嗎
為何同一個MKV用POTORPLAYER有字幕
改用MPC & KMPLAYER就叫不出字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