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幫忙推薦55"~60" 4K "高CP值TV

我講話比較得罪人先抱歉

4K電視要CP值高 最好先捨棄HDR

HDR在今年剛量產的功能 按照技術road map
未來2~3年 會超過目前規格 2~3倍能力

我不做任何前提的假設下
通常做的建議是 先等4K電視的發展成熟
該有的實用功能 以及使用者周邊市場成熟 會比較較有利

如果非買電視不可, 那麼至少 HDR 這個功能是早買早享受
後買超越你

再次抱歉 說直話不好聽
Brain大,小弟目前也在Survey 55"或者60"的TV.
您提到以目前的HDR Roadmap而言,4K TV無HDR
的CP值佳,LG有一台4K 55UH623T則是無HDR的機種,
不知您是否有研究及comment?
TKS!
Brian大,謝謝您的直言,並沒有任何得罪人的意思啊!您就盡量打醒我。
其實單有HDR電視,沒有支援HDR的軟體也是無用。我這樣說對嗎?
單看一般的BD,MOD影片,或是Netflix,電視就算有HDR也無法發揮功用,對吧?
還是說HDR是只要有畫面就會啟動發揮作用呢?

想想自己並沒有HDR的影像訊源,有沒有HDR好像沒有影響。
但是明年買電視,沒有具備HDR功能,好像在買過期機種,感覺怪怪的。
感覺上4K+HDR已經算是標配了阿...

若是不考慮HDR,不知道您會推薦哪台55"~60"的4K TV呢? 我還是鎖定VA面板喔...IPS的還是請跳過。謝謝。
兩位大大的回文 我回復如下 :
我先說明我自己使用的品牌 是Sony與Benq (非4K的Full HD機種)
有一些這兩個品牌使用經驗, 但是買之前研究4K電視 以及我個人工作相關興趣
所以 會有一些電視購買時的考量 (以前倒是看到一些 三星的4K電視畫面還不錯)

akirachin 大大
>LG有一台4K 55UH623T

http://www.lg.com/tw/tvs/lg-55UH623T
LG 這款 是IPS的面板,
有4K昇頻 4K/60(處理晶片要直接看畫面才知效果) 韓國的公司有個好處是公司大 資源整合好
通常 共用的晶片性能不會太差, 但是 凡事無絕對 需要實際看畫面 影片流暢才知道結果
唯一我認為要注意的 超薄面板, 要在使用過程中注意 是否容易受損 造成故障

通常我看到01的人意見認為 IPS適合用來看電視劇 電影則明暗漸層較不明顯
而VA面板 則相反 暗部的漸層較好 但是相對可視角與 顏色鮮豔度變化速度是IPS表現好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1868096.html

並沒有哪個面板就絕對好 要看你重視 或 常用的功能 什麼最重要? 用配分方式選自己要的
(同樣LED(IPS VA)之外, OLED的顏色跟漸層都比較好 但是價格與壽命是另一個問題)

以我新買Sony電視而言, 聯網功能 需要使用到 鍵盤滑鼠或是手機連線 在電視上尋找
但是Sony這個封閉的介面 造成使用上非常不方便 所以 有等於無 (我家傳統是用Sony)
這點 建議到店面看 實際了解操作介面

以3萬出頭 買55吋 我認為不貴
=============================

eclipse無糖薄荷錠 大大
>感覺上4K+HDR已經算是標配了阿...
HDR這個規格, 今年初 我看到電視品牌的會議結果 亮度大概定LED 1000 nit/OLED 540 nit
顏色的部分 也有升格(這部分先省略) 因為亮度是最直接可以看出差異, 估且講這個
未來數年的提升 約會拉高到 LED 1500~2500 nit,
也就是說 未來的HDR影片與HDR 4K電視 跟DVD前期的720p 跟後期由藍光轉檔至DVD格式一樣
雖然是類似規格 但是還是有 畫質上差異, 而HDR的用途 就跟加特殊濾鏡 讓晚上攝影也能夠高解析
以及加上此特殊效果, 讓視覺效果 最亮與最暗之間的差異 通通濃縮到同一個高彩4K畫面

目前階段 只有部分HDR影片 是經過連網串流 可以直接觀看
但是 若需要上述HDR 要達成的效果 有許多都還在發展中 (例如影片 播放器 電視...)
目前的HDR 只是剛開始的階段, 未來 如何發展 所有影片 重編輯或新拍片 不一定都有HDR跟一般
本身HDR 也有規格上的競爭(細節不說了)
未來HDR的技術 普及更多之後 您的現有4K HDR電視才有大效用 但1~2年後 可能是舊款HDR了

55"~60"的4K TV 我自己的經驗 若是我 會考慮買幾家:
高價
Panasonic TH-58DX700W VA
Samsong UA55KS7000W VA
中低價
PanasonicTH-55DX650W VA
BenQ 55IZ7500 VA

請花點時間 到現場看過實際電視比較 考慮所花的錢跟所得到的CP值
補上 HDR影片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1n-i8g8ES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i6lpnEReMU
真是太感謝Brian 168大大的回覆,小弟受益良多阿!
謝謝您的指導,我居然在Youtube上看了一個小時各種關於HDR的影片介紹。
我會到各賣場看看實機,挑出對自己最實用的TV的。
謝謝。
Brian 168 wrote:
HDR這個規格, 今年初 我看到電視品牌的會議結果 亮度大概定LED 1000 nit/OLED 540 nit
顏色的部分 也有升格(這部分先省略) 因為亮度是最直接可以看出差異, 估且講這個
未來數年的提升 約會拉高到 LED 1500~2500 nit,
也就是說 未來的HDR影片與HDR 4K電視 跟DVD前期的720p 跟後期由藍光轉檔至DVD格式一樣
雖然是類似規格 但是還是有 畫質上差異, 而HDR的用途 就跟加特殊濾鏡 讓晚上攝影也能夠高解析
以及加上此特殊效果, 讓視覺效果 最亮與最暗之間的差異 通通濃縮到同一個高彩4K畫面
目前階段 只有部分HDR影片 是經過連網串流 可以直接觀看
但是 若需要上述HDR 要達成的效果 有許多都還在發展中 (例如影片 播放器 電視...)
目前的HDR 只是剛開始的階段, 未來 如何發展 所有影片 重編輯或新拍片 不一定都有HDR跟一般
本身HDR 也有規格上的競爭(細節不說了)
未來HDR的技術 普及更多之後 您的現有4K HDR電視才有大效用 但1~2年後 可能是舊款HDR了


我覺得其實大大講的就是每年電視都會有新規格,就像各種3C產品,就像下面這張圖
可以看到,OLED的瞬間峰值亮度,在2050年,會提升到1000nit
而擁有Local Dimming Zone的液晶,在2020年,就會提升到3000nit
簡單說,這是個永無止境的規格進化,當下永遠只能買到舊款的規格



不過,DVD、藍光這兩種標準,經過十多年,那標準依舊沒變
同樣的,UHD藍光標準也同樣如此,他所採用的HDR10,主要應用於4K電影光碟的發行
個人認為,支援HDR10的電視,10年後,餵他吃UHD藍光,他依舊能夠解碼
所以,我覺得買電器遵循標準即可,不必追求永無止境的規格
而廣播系統,目前應該就是Hybrid Log-Gamma(HLG)會成為主流

下面是HDR與SDR在電影與遊戲中的實際差別比較
假如,你用自己的螢幕可以看得出差別,那實際用HDR電視撥放時,其效果肯定是更好的
下面這是瘋狂麥斯的片段,可以看到HDR甚至多出一顆太陽


下面幾張是加州大地震,可看到暗部層次更豐富







下面這個是怒火邊界的開頭場景
Youtube怒火邊界預告片,可用來驗證現在的SDR畫面確實如此屎爛




下面這是PS4 Pro的HDR與SDR差異,文章影片在此



這個是2017年遊戲設計發展的概要重點,最主要為HDR和廣色域支援
ks7000 畫質真的沒話說 超美!
但建議等三星改善售後服務跟品質問題再買...
最近看到有一棟樓再抱怨ks7000殼跟面板分離的
三星真的跟7有仇

dx700w也是不錯的選擇
畫質也有4k
Joey452 wrote:
我覺得其實大大講的就...(恕刪)

您的意見 也可以提供01讀者參考
我所強調的是技術提升的曲線,
可能是比較急的昇坡
您認為這是常態 或者不是很急劇的提升曲線
按照您的圖我補充一下
原本非HDR 約300-500nit
現標準HDR 約1000nit
未來 HDR 預估低值 1500nit 高值2500nit
簡單 算差值 HDR提升500
未來低HDR提升500 高HDR提升1500
以現有提升為分母 500/500 或1500/500
約為 1-3倍,
若未來HDR越流行 熱門 廠商開發速度越快
但是 相對若不熱門 開發速度趨慢 或停止

弔詭的是 我看好HDR 所以預測他會因為
熱門 造成廠商競爭 日本韓國台灣大陸
沒有在遵守所謂的過度競爭默契 否則友達
最高層也不會在美國服刑
想一想 電腦CPU升級的時候 差一年差一倍速度的時代,我認為有可能HDR熱門 所以不先買
應該購入時機在產品技術進入高原期之前
不是買股票 沒有因為低檔買了 就會獲利
Brian 168 wrote:
您的意見 也可以提...(恕刪)


如果以硬體的角度來講,電視規格的進化,確實非常快
就目前我爬的文章,OLED、MicroLED、自發光型態的量子點,各家廠商都在研發改進
我提供的那張表,其實預估得太保守了,今年的液晶ZD9,瞬間峰值亮度就達到4000nit
但是樓主要的是中低價位的電視,那些衝得飛快旗艦技術要下放到這個級距
廠商怎麼捨得自己的牙膏用噴的,看看今年日系中階電視的峰值亮度就知道了,沒一台超過600nit

那如果以軟體的角度來講,DVD、藍光,這些用於發行實體光碟的影像壓縮標準
至少都可以撐十年以上,並不像硬體那般進化極快
但是,UHD藍光的標準,進化幅度遠遠超乎DVD到藍光,除了解析度,還涵蓋色彩和亮度的提升

簡單說,我前幾樓貼的HDR與SDR比較,那是用LG OLED來作演示,面板原生對比把液晶吊起來打
結果這麼強的面板,顯示SDR也是這麼屎爛,可想而知10bit VA液晶顯示出來是什麼樣的屎爛感
因此,軟體內容的影像壓縮標準演進,遠比硬體來得更有FU

我是覺得假如同樣都是接收HDR訊號,像是HDR電影、PS4 Pro的HDR遊戲
8bit支援HDR的VA電視所顯示出來的畫面肯定比10bit不支援HDR的VA電視來得更有層次感


凡事討論 必先聚焦 首先 品牌所謂的HDR 要達到1000 nit(含其他色數表現條件,不過Sony不照這套走)
必須要有 UHD Premium, 也就是下圖的字樣, 其餘所謂對應HDR 都止於參考
只能理解為 可以讀到 4K HDR檔案 並給予相對應的播放 "重現" 在硬體面板上



問題就在於,
軟體錄製影片 可以透過編輯 加大HDR的效果 或稱明暗的動態範圍
另一種做法 是使用高性能的image sensor 錄製自然且明暗動態範圍大的影片

將影片透過 播放器(可能是4K藍光機 可能是網路串流播放...)送至電視
由電視 重現 HDR畫面的影片

那麼 HDR規格對應的主角 至少有3個
(1) Rec 錄影過程中 最後輸出影片 結果 必須符合 HDR播放標準
(2) 播放器 4K藍光機 網路串流解碼 除了4K之外 必須符合 HDR播放標準
(3) 電視面板 必須符合 HDR播放標準

眾所皆知 電視面板的顯色能力 背光強度 以及背光控制方式 決定面板亮度
那麼 2016年初 所量產的300~1000 nit 最大控制小範圍高亮度的面板
如何能夠 在2018~2019 達到 1500~2500 nit的面板亮度?
軟改 能夠update 這個最大亮度 而又不影響 面板使用壽命嗎???

做過 學過 了解過 光電二極體 電子零件的先進都知道,
當電子零件 超過標準環境條件的使用方式時 其零件耐用時數會倍數下降
=======

另外, UHD Premium只是目前的暫定標準 未來幾年的共通HDR標準沒有定案
如何 能夠早於電視品牌廠 知道未來的HDR 用現在的HDR技術 明暗色澤可以完全解的漂亮?
USB 3.0的標準 絕對可以兼容 USB 2.0,
但是 不能說 USB 3.0的傳輸速度 與 USB 2.0一樣
同樣的道理 用在H.264 與 H.265 也是說的通的
最後 很抱歉 沒有筆戰的意圖 謝謝

再補充一點, 我並沒有否定當下HDR技術的意圖, 所以我也推薦KS7000
但是 如同我所陳述, 產品沒有十全十美 完全滿意的, 所以 在了解產品時
也需要依照自己需求, 若重視當下HDR 就可以選KS7000 但是隱憂是未來不明朗
另外 韓系的面板機構比較薄 售後服務需要注意加價買保險, 同樣日系P廠
也有他該注意的點, 如01上討論 亮度較低 只有600nit

我的主張是 要以4K電視 本身實用性來看 CP值 HDR只是附帶的考慮項目之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