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ia0326 wrote:
"你在中間講手機,0...(恕刪)
HDMI JITTER都出來了
...................
我....我也是學理工的
我只知道
眼圖有過就有過
沒過就是BYE....
lukia0326 wrote:
"你在中間講手機,0...(恕刪)
Haily:wtote
不要相信沒有理論基礎的傳說.
SPDIF 再我們這一行, 時常接觸, 我手邊也有邏輯分析儀, 常幫廠商抓蟲.
由於它是屬於數位串列傳輸, 因此就算它的信號被衰減, 也不會影響它的傳輸.
如果有問題, 那就會如同摟上說有 jittert產生, 有可能會產生爆音, 或者被MUTE掉
光纖是用光當介質, 所以不容易被電器干擾, 也不像用同軸有共地的問題.
而光纖與同軸, 都是同一個信號用不同的介質傳輸, 所以不可能有哪個比較好的狀況.
除非你買的機器故意用不同的訊號設計?
如果傳輸光纖不正常你會明顯的聽到爆音, 或者斷音. 由於資料傳輸都是串列傳輸, 資料錯誤時可能發生於MSB~LSB之間任一點, 因此不會是只影響背景或者高低音...
樓上還有人說會影響音質, 如果以數位傳輸來看, 那台機器真的有鬼喔! 該送修了.
拿SPDIF來跟網路線做比喻, 如果今天網路線不通或者斷續, 你會換一條試試.
可是如果你的網路正常, 那麼拿條鍍金的網路線會不會提升網路速率?
還不如拿錢請網路公司提昇你的速率比較實在一點
簡言之, 我拿100元的光纖線, 不~拿隨手拿黃色VIDEO線接同軸, 所得到的數據是一樣, 至於樓上有人聽到有不一樣的, 我們給它通稱為鬼信號?
說真的, 影音數位化之後, 很多原本需要專業配線的人才都沒生意了, HDMI/SPDIF 這些都不需要太高檔的線, 就能無失真的傳輸到電視與音響之中. 中間的過程變的沒賺頭了! 而消費者只需花小錢就能得到更好的品質.
當然, 我們還是要留一些空間給線材公司, 人家高檔料理都能灑金粉了, 包個金鑲個鑚當然可以賣貴一點.
至於你說價值一百萬的 CD 轉盤吐出來的數位訊號跟主機板內建的 SPDIF 有什麼不一樣, 也許前者的 jitter 是 1ps, 後者是 100ps. 對, 差了一百倍, 但是在一般正確設計的接收端上, 不會造成任何不同的.
發燒友們, 不要再把事情賴給 jitter 了. 那是十多年前數位電路沒現在這麼準的時候才能用的理由. 你們要玩電源線, 要玩色差線, 我沒意見, 但是搞到光纖或是 HDMI 線上來, 就真的太過火了.
題外話: 現在還有人在冰 CD 或是用奇異筆塗 CD 的嗎 ?
138樓 birdlg:SPDIF 只需要走短短的幾公尺, 一個 bit 的 parity 對它來講已經非常足夠, 它只是沒有錯誤校正, 並非沒有錯誤偵測. 而且, 你真的以為 SPDIF 的收送端都沒在用 buffer ....
143樓Chinook:SPDIF雖然沒錯錯誤校正(ECC), 但是有那1 bit的parity code去做錯誤偵測, 如果他傳的那一筆資料是錯的, 接收端根本不會把這筆資料往後丟, 會把這筆資料放棄, 所以你不會聽到爆音, 你只會聽不到任何聲音.....
鄉親呀, 現在的數位技術一直在進步, USB 2.0這種七年前規定的串列資料傳輸data payload都到192Mbps, 更別提SATA這種 Gbps等級的串列資料傳輸, 都可以掛保證每一個bit傳輸無誤, 你還會認定現在的技術會把10Mbps以下的串列傳輸, 可能把0跟1傳錯?
Woody58 wrote:
請問大大
我把電腦解析度調到1920x1080
電視開啟120Hz(高倍密)
如果影片還能跑的話
就是1.3版了?
光纖理論上是比較好,但是由於速度反應極快,導致不少細節感被快速帶過..
古典樂是最能感受到差別的地方
儀器上看起來沒差,但"你"聽起來就是有差別的話,要相信哪個?
音樂是用示波器看的,還是用耳朵聽的?
如果真要有人回答詳細的理論,而這裡又沒有讓你滿意的答案的話
何不換個地方發問,或者直接找那些有在製作高價線材的音響廠商問呢?
要是堅持科學方法才是正確的方法, 那音響就變成電子產品, 非藝術品
音響該是介於電子產品與藝術品之間的東西
聽ZU混銀合線線配HD-650,聲音像羽毛般的柔細、凝聚感,速度不算快
lukia0326 wrote:
所以就有必要這樣酸人、嗆人?
我有酸你嗎?有嗆你嗎?
這種口氣到底有甚麼爽的?
好拉你最厲害 這樣你高興了嗎??
祝你早日拿諾貝爾
omio wrote:
最近回文開玩笑的語氣...(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