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的超低價長距離HDMI線材? 有人使用過嗎?

lukia0326 wrote:
"你在中間講手機,0...(恕刪)


HDMI JITTER都出來了
...................


我....我也是學理工的

我只知道
眼圖有過就有過
沒過就是BYE....
lukia0326 wrote:
"你在中間講手機,0...(恕刪)


所以你懂我的意思了嗎??

以DTS為例
線材裡面傳的那個是壓縮檔

你壓縮檔裡面壞了一些bit,還超過了糾錯修正的範圍
就不是解壓後裡面文字檔內容變動的問題了
是根本解不出來,整個放棄

更無所謂雜訊崁入勒, 衰減細節勒....

我這篇口氣不好的文章
因為到你那邊沒有用好的網路線

所以你會少聽到一些罵人的話,

或者

罵人的話聽起來比較平淡......少掉一些細節


貼一篇個人積分3000多芬的M01網友的發表文字
Haily:wtote
不要相信沒有理論基礎的傳說.
SPDIF 再我們這一行, 時常接觸, 我手邊也有邏輯分析儀, 常幫廠商抓蟲.
由於它是屬於數位串列傳輸, 因此就算它的信號被衰減, 也不會影響它的傳輸.
如果有問題, 那就會如同摟上說有 jittert產生, 有可能會產生爆音, 或者被MUTE掉
光纖是用光當介質, 所以不容易被電器干擾, 也不像用同軸有共地的問題.

而光纖與同軸, 都是同一個信號用不同的介質傳輸, 所以不可能有哪個比較好的狀況.
除非你買的機器故意用不同的訊號設計?


如果傳輸光纖不正常你會明顯的聽到爆音, 或者斷音. 由於資料傳輸都是串列傳輸, 資料錯誤時可能發生於MSB~LSB之間任一點, 因此不會是只影響背景或者高低音...
樓上還有人說會影響音質, 如果以數位傳輸來看, 那台機器真的有鬼喔! 該送修了.

拿SPDIF來跟網路線做比喻, 如果今天網路線不通或者斷續, 你會換一條試試.
可是如果你的網路正常, 那麼拿條鍍金的網路線會不會提升網路速率?
還不如拿錢請網路公司提昇你的速率比較實在一點

簡言之, 我拿100元的光纖線, 不~拿隨手拿黃色VIDEO線接同軸, 所得到的數據是一樣, 至於樓上有人聽到有不一樣的, 我們給它通稱為鬼信號?
說真的, 影音數位化之後, 很多原本需要專業配線的人才都沒生意了, HDMI/SPDIF 這些都不需要太高檔的線, 就能無失真的傳輸到電視與音響之中. 中間的過程變的沒賺頭了! 而消費者只需花小錢就能得到更好的品質.

當然, 我們還是要留一些空間給線材公司, 人家高檔料理都能灑金粉了, 包個金鑲個鑚當然可以賣貴一點.


扯一些專業的名詞都可以
傳輸歸傳輸,時基偏差又一回事
訊噪問題又是一回事
其中的道理需要花功夫去了解
正好就是新手被唬很大的原因

但最後
關資料什麼事情??
A=> B , 若資料規格有設計過(ex.壓縮格式的DD HD), 有糾錯, 有修正機制, buffer, 重傳, 會有差別??

市面上要搞人的噱頭一堆
還光纖上金屬隔離層哩
同軸還可以上防彈遮光隔離層哩

最好各位音響發燒者,都把你現在電腦的SATA排線換成鍍金的,包上重重的鋁隔離層,機殼內EMI這麼嚴重,您們怎麼不怕??

對了對了~網路線也要上重重的隔離層,專利麻花編織
兩邊用鍍金的接頭, 還要有抗震測試,

不然你可能看到的這篇回文會不一樣喔

我本文是很和善的,若你看到諷刺的文字,絕對是線材的關係.....

ps. 怎麼每次最後都要扯到LP, 那是一種感覺, 可動態對比解析都很低的一種儲存媒體
你真的愛聽LP嗎? 你有經過那個年代嗎?? 我沒有,可對我身邊的玩音響的前輩而言
他們是回憶的感覺勝過音質
另外,他們對音質也慢慢不能要求了,高音也聽不太見
上次我們測試超高音時,在場只有我和另外一位20初頭的同好聽得見聲音
其他長輩..........買爽的.........

請自行去看這個討論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806550&p=4

音響界已經被弄成神壇界了

有些人一定要堅持,不然很多產業會垮台
沒有創造信仰者
怎麼會有人掏銀子??

說到最後一定是吵起來的

因為都偏離了根本的伊個單純問題
我管你兩邊機器是不是百萬等級

就是

有糾錯,重輸, 還是壓縮編碼的音樂格式

兩邊的資料到最後會不一樣??

看這頁65樓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806550&p=7

77樓birdlg網兄
至於你說價值一百萬的 CD 轉盤吐出來的數位訊號跟主機板內建的 SPDIF 有什麼不一樣, 也許前者的 jitter 是 1ps, 後者是 100ps. 對, 差了一百倍, 但是在一般正確設計的接收端上, 不會造成任何不同的.


發燒友們, 不要再把事情賴給 jitter 了. 那是十多年前數位電路沒現在這麼準的時候才能用的理由. 你們要玩電源線, 要玩色差線, 我沒意見, 但是搞到光纖或是 HDMI 線上來, 就真的太過火了.

題外話: 現在還有人在冰 CD 或是用奇異筆塗 CD 的嗎 ?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806550&p=8

138樓 birdlg:SPDIF 只需要走短短的幾公尺, 一個 bit 的 parity 對它來講已經非常足夠, 它只是沒有錯誤校正, 並非沒有錯誤偵測. 而且, 你真的以為 SPDIF 的收送端都沒在用 buffer ....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806550&p=14
143樓Chinook:SPDIF雖然沒錯錯誤校正(ECC), 但是有那1 bit的parity code去做錯誤偵測, 如果他傳的那一筆資料是錯的, 接收端根本不會把這筆資料往後丟, 會把這筆資料放棄, 所以你不會聽到爆音, 你只會聽不到任何聲音.....

鄉親呀, 現在的數位技術一直在進步, USB 2.0這種七年前規定的串列資料傳輸data payload都到192Mbps, 更別提SATA這種 Gbps等級的串列資料傳輸, 都可以掛保證每一個bit傳輸無誤, 你還會認定現在的技術會把10Mbps以下的串列傳輸, 可能把0跟1傳錯?


接下來這篇是一定要拜讀的
http://www.acanddc.com/dpage00.htm

Jacko網友分享的連結, S/PDIF
http://www.diyzone.net/article.php?sid=1148
Woody58 wrote:
請問大大
我把電腦解析度調到1920x1080
電視開啟120Hz(高倍密)
如果影片還能跑的話
就是1.3版了?


別稱呼大大
我只是個外行人

只是認同一些前輩的文章想法
努力找尋資料
寫出我自己現在相信的
音響線中又沒有DSP
還能把各種規格的數位訊號都修正勒.....DTS , DD , PCM .........高音都更清亮...真是厲害啊~


其實論點很有可能一夕翻盤
就如有人說音樂格式,若是不送clock訊號的 LPCM
用長距離的數位線材來傳,是很危險的
我是希望看到訊號規格表確認一下

就像網路線,傳那麼長,若封包設計沒有糾錯, 要求重傳,這些設計
網路世界早亂了

所以~
你的問題,我不知道答案~~
分享一些神壇用語

光纖理論上是比較好,但是由於速度反應極快,導致不少細節感被快速帶過..
古典樂是最能感受到差別的地方

各位用光世代傳的MP3有問題啦
去中華電信抗議一下,細節都沒了



儀器上看起來沒差,但"你"聽起來就是有差別的話,要相信哪個?
音樂是用示波器看的,還是用耳朵聽的?

如果真要有人回答詳細的理論,而這裡又沒有讓你滿意的答案的話
何不換個地方發問,或者直接找那些有在製作高價線材的音響廠商問呢?

你朋友都跟你講這是詐騙別匯款
可又沒有你滿意的答案的話
何不換個地方發問
去詐騙集團他家問一下呢?


要是堅持科學方法才是正確的方法, 那音響就變成電子產品, 非藝術品
音響該是介於電子產品與藝術品之間的東西


A:這個水瓶是藝術品啦,這個大師可是閉關很久才做出來的
以大師的地位,一個花瓶賣你200萬也不為過
B:.....可....我只是要喝水.....水裝進去會變酒嗎??

聽ZU混銀合線線配HD-650,聲音像羽毛般的柔細、凝聚感,速度不算快



梁老說:"音響學的基礎是欺騙
玩音響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自己騙自己。除了別人(音響店、雜誌主筆)在騙你,你可能也常常在騙別人, 此外你還得自己騙倒自己,這才算是高段"


我是親眼看見
一個社會新鮮人,被帶入音響店,開始敗家, 刷卡 , 喇叭一組換一組,線材一條換一條,換後級,
最後,還不出貸款
然後,轉行
開始賣音響...........
猴小孩 wrote:
我只知道
眼圖有過就有過
沒過就是BYE....

同意猴小孩的論點

我也只知道眼圖有過就是過
沒過,講什麼理論都沒用,出現問題(雜訊)的機率就會大增
眼圖過了會有雜訊嗎??
眼圖是指在線材傳遞中的損耗(閉眼)
線材可以把資料傳到下一個IC然後做放大或是分析
會不會有問題還牽扯到母座,IC與室內環境

假如確定IC沒問題,和母座的接合也沒問題
室內環境的干擾影響大的話,線材等級或許有差
只是,一般家用影音設備有多大的干擾!??
這就不是我能力範圍可以推算的了


我是水瓶子,請叫我瓶子,英文是叫不出來的啦,我什麼都沒掌握好,如今我能做的就是抓住騎單車的這快樂時光
omio wrote:
所以你懂我的意思了嗎...(恕刪)



所以就有必要這樣酸人、嗆人?
我有酸你嗎?有嗆你嗎?
這種口氣到底有甚麼爽的?

好拉你最厲害 這樣你高興了嗎??
祝你早日拿諾貝爾
HDMI 只是一個傳送資料的工具~~~
他的傳輸方式有點像LVDS的傳輸方式!!!
是一種包裝過後的複合式訊號~~~~經過包裝的數位訊號比較不容易被破壞~~
它的強項主要是在高頻率的傳輸下有較長距離的應用.

整個過程由訊號源將數位訊號編碼,經過HDMI送出,再由接收端解碼,送給反映端!!!
這個過程中影響最大的就是訊號源和接收端.HDMI只是確保資料不被破壞的運輸工具!!!

5M以下,不需太在意HDMI的價錢高低~~~選大眾牌便宜的買就對了~~
5M到12M,這個就要稍稍注意最好是選有認證的購買~~~
12M以上~~這個就要好好的考慮選擇的廠商和線材了~~~~~

另外,雖然說,在數位傳輸的情形下,資料的完整性變好,也不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但是影像和"聲音"是不一樣的!!!
所使用的喇叭是受干擾的重點所在,在一般的使用下,線材大部分都是相鄰在一起的,所有不經過高階包覆處理的線材所產生的高頻干擾或是EMI都有機會會影響到喇叭的聲音,所以好的線材為什麼貴,那些是賣給追求完美的人買的,在完美的理論下,就是所有的訊號都是獨立不互干擾,挑選好的線材,才有機會打造一個無EMI或干擾的環境~~~但能聽出來的又有多少人.所付出的代價直得嗎???


PS:一台100萬的DVD 播放器 接一條100萬的HDMI線,播放一部999的DVD版黑暗騎士,也比不上一台1萬的BD播放器接一條500的色差線播放一部999的BD版黑暗騎士~~~











lukia0326 wrote:
所以就有必要這樣酸人、嗆人?
我有酸你嗎?有嗆你嗎?
這種口氣到底有甚麼爽的?

好拉你最厲害 這樣你高興了嗎??
祝你早日拿諾貝爾


最近回文開玩笑的語氣都帶酸
的確不好
無冤無仇
跟你道歉~~


似是而非的理論
還是慢慢修正吧

我學醫的,不是學理工的
電學這部分你應該比我懂

科學的東西講求的就是實證

學了科學,希望多一點科學人的氣息
別讓路人被誤導,多花冤妄錢
ex. Haily大這樣業界地位高的前輩,都說用10元的線接數位同軸是沒有差別的
你家Giga-bit級的sata線,也是30元搞定,也沒隔離層,還放在電源超髒的機殼內,
同樣數位傳輸,我想大家就別再花大錢了

我只是因為一堆勸敗的人,常常坑殺新手,連數位線材還要繼續騙
想到就義憤填膺....

就這樣囉~再次因為口氣跟你道歉
omio wrote:
最近回文開玩笑的語氣...(恕刪)


用10元的線接數位同軸是沒有差別的~~~
這個比喻似乎不太好~~~~不要忽略了長度對資料傳輸有相當大的限制~不同長度有不同的價差~~
等等有人去買一條15公尺 999塊的HDMI線,因為相信數位傳輸不會出錯,才發現不能用 , 這樣就真的是誤導了~~~
另外用SATA比喻也不同
SATA線可以試試看超過2公尺的~~~~看會不會出問題~~~~
且資料傳輸跟影像播放是不一樣的~~~
影像播放有每秒必須多少頻率的限制,也不能忽快忽慢
資料傳輸並沒有限制~~~一下10M 一下60M 一下90M ,雖然這樣不會影響資料的好壞,但是如果是影像播放的話我看狀況就很多了~~


老話一句~~~短距離~~基本上無所謂~~~
需要長距離~~~這個就要好好的考慮慎選了~~~


omio wrote:
最近回文開玩笑的語氣...(恕刪)


不好意思 我口氣也不是很好
謝謝你的指教~

我原本也是都認為數位線材不同於類比線
資料的傳輸與線本身材質無關

但是是因為有自身經歷
附送的光纖線與自費大約近1K的光纖線
聲音確實不同

後來又換成同軸 才又發現聲音聽起來跟光纖有不同感
而且音響論壇這套雜誌本身也主張
即是到了數位時代 線材本身的品質仍舊會影響音質

然後有站也發生過不少原先使用平價HDMI線後來換掉後
畫質與音質確實有提升~
所以才有了這樣根深柢固的觀念在

也感謝各位大大的指教與批評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