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電器行特別看panasonic G10的電漿,店家刻意選了Bravia demo片(motionflow 24p/200Hz),
沒想到G10的畫面抖的很厲害,而SONY Z系列與VIZIO 47吋240Hz的LCD看起來卻很流暢,另一台
panasonic J系列的LCD也有抖動的感覺,小弟對電視規格不是很懂,請問G10為何會抖的這麼厲害? 和頻率
有關? 這樣看影片抖成這樣怎麼看? 還請多指教。
目的是為了減少閃爍。(在某些畫面下,電漿會出現許多白點,BS夜景 會比較常出現)
而市面上常見的120Hz,是根據60Hz其中的A圖、B圖,插入運算出來的圖 A'B'
原本 60Hz 是 A->B->C -> ......,120Hz 運算後是 A-> A'B' ->B-> B'C' ->C ->....
而今年推出的240Hz 在 120Hz 運算中,再插入A -> A'B'之間運算出來的圖 A"B"
藉此增加畫面的流暢度,不過在畫面 超高速的橫向 或 縱向移動 時,效果會比較明顯

Mobile01系統服務員:
你也知道寫文章很不容易,麻煩您寫一些好文章,不要寫一些有的沒的,這邊是01,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網站 ...

如果原始片子就是60Hz,那120應是每幅畫面重覆2次,而240是重覆4次,600Hz重覆10次,PDP的600是為了眼晴舒適...,LCD應是為了沒有點滅而視覺殘留的問題...
所以片子使用24P,240Hz應是每片幅重覆10次,但這樣對LCD而言沒有任何意義,因為LCD不是點滅,而是直接到下一個畫面,除非是插黑,等於學PDP一明一暗的方式,但這樣晶體會更轉得來不及,不知道是不是關閉背光,但這樣背光模組要很強很亮才行?等於每秒要關開240次?...或者晶體轉速不管是由明到暗或GTG都需小於4ms...
S牌的示範片場景應該會設計灰階變化小,如24紅到58紅到85紅,慢慢地變灰階,讓晶體旋轉不要那麼累,或讓顏色變化不要太大,解決非點滅顯影視覺暫留的問題,來遮住LCD的缺點...
另外暗黑場景可能也沒有,應該多是陽光燦爛,色彩明亮鮮豔的畫面吧...
那位老板應是有意引導大大買VIZIO!...小弟的看法,要畫質就是PDP,液晶就買VIZIO,買國產品總比貴得要死又不怎樣的日韓S牌液晶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