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開箱了一篇 透天厝 , 不少網友詢問家庭劇院到底要怎麼設置
很多設計師是不太懂的, 都會推給屋主, 請屋主自己去找[專業]的音響店
問題是每一家音響店都說自己是[專業]的, 如果真的[專業]收費合理也還好
怕的是不專業但又海撈一票的, 屋主就是冤大頭了

我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事實上只要知道一些背景知識, 就很容易把自己的家庭劇院弄出來囉
不會很難的, 但一定要花一點時間看一下

1.家庭劇院就是可以在家裡看電影(DVD/BD)/電視/其他有畫面有聲音的東西

2.一台電視配合一台DVD player也是家庭劇院 (不少人這樣都看爽爽)

3.所謂 5.1 指的是 左右主聲道+中置聲道+左右環繞聲道+重低音, 但少一聲道會怎樣嗎?
在我家裡就只有 5 聲道, 少了重低音, 因為主喇叭已經可以提供我所需要的重低音了

4.所以 7.1 指的是 左右主聲道+中置聲道+左右環繞聲道+左右後環繞聲道+重低音
所以 7.1 比 5.1 多了左右後環繞聲道

5.我一定要 7.1 嗎? 除非你花大錢打造你的音響室, 或是家庭劇院, 不然 5.1 和 7.1 是差不多的
目前有 7.1 的訊源只有 BluRay Disc (BD), 所有的DVD都只有 5.1 而已哦

6.我現在要裝潢了, 要預留那些管線呢? 請看下圖:

[分享] 家庭劇院的設置

我留的是2英吋塑膠管在天花板裡, 然後用一個大曲彎管接到電視櫃出口
另一端則是留在投影機附近出口
裡面有二條 HDMI 線 (怕萬一有一條出問題, 再重拉很麻煩)
還有二條環繞喇叭線, 給左右環繞喇叭用
投影機那邊要記得留一組插座, 給投影機當電源
中置喇叭的高度, 建議離地30~50cm, 太高太低聲音都會很怪 (看電影在用的), 要一條喇叭線到擴大機
左右主聲道的喇叭線最好做成可以更換, 不要拉死, 未來不能換就不太好, 好的線都滿粗的
重低音可以在正前方任何一個地方, 需要的是一組插座和一條訊號線到擴大機

基本上要裝潢留以上的線就可以達成投影+5.1的家庭劇院

7.家庭劇院是以AV環繞擴大機為中心, 用它來控制所有的影像與聲音輸出
因此其他的訊號來源都接入擴大機, 然後由擴大機來控制輸出給投影機與喇叭

8.第四台只給我一條同軸線, 要怎麼接? 大多數人看第四台節目都是用電視機裡的選台器
而且也只用電視機的喇叭來看第四台, 殊不知用擴大機由主聲道發聲來看第四台才是最過癮的
此時接線方法有二種:
8.1 如果你用電視機看第四台節目, 而且電視機有聲音輸出(Line out)
可以直接用一組RCA訊號線接入擴大機的聲音輸入
如下圖中間有很多紅白的聲音輸入端子 (請自選一組, 例如 TV)
[分享] 家庭劇院的設置
看電視時, 把電視上的聲音切到最小, 然後使用擴大機的聲音輸出
享受一下原來看電視也可以這麼爽
8.2 如果你用投影機看第四台, 那麼你需要買一台選台器, 例如 Zinwell BLS-2500 (這台畫質很好哦)
就把同軸線接入選台器, 然後把選台器的輸出(最好用色差-紅藍綠三條線)接入擴大機
這樣就可以用投影機看第四台, 享受一下100吋的娘家與寬闊的音場感受囉

9.如果像我一樣使用衛星電視, 那麼就把衛星電視的選台器輸出接入擴大機即可

10.網路線多留一些, 現在太多設備要用到網路, MOD/PS3/Xbox360/HTPC/DVR/衛星電視DM500/...
我自己是留了8~10條, 反正線很便宜, 一次拉的工錢是一樣的 (若不夠未來就麻煩了)

11.AV擴大機的選擇
A.至少 HDMI 要有四進一出的 (現在新設備都是 HDMI, 像PS3/HTPC/Xbox360/BD Player/BS/HiHD/...)
如果你有電視也有投影機, 就要找二出的 (通常是五進二出或是六進二出), 另外接分配器就麻煩了
B.如果想接BS, 就找要有支援 AAC 解碼的, 日規的就有了
C.巿面上的擴大機像 Pioneer/Sony/Onkyo/Integra/Marantz... 都還不錯, 三四萬的機種就很不錯了
D.擴大機很吃電, 所以最好一組專用電源 (8平方或5.5平方專線)

12.我自己的AV擴大機的接線範例
現在擴大機功能都很強, 可以設定每一組輸入的影像來源 (HDMI/Component色差/S端子/Composite-黃色AV端子)
HDMI 最好用, 它包含影像與聲音傳輸, 因此有HDMI的設備只要一條線接到擴大機即可
A.衛星電視 (影像使用色差端子輸入, 聲音用紅白二色立體聲)
B.BS (一條HDMI搞定)
C.PS3 (一條HDMI搞定)
D.HiHD (一條HDMI搞定)
E.BD Player (一條HDMI搞定)
F.HTPC (一條HDMI搞定)
G.卡啦OK (影像使用S端子輸入, 聲音用紅白二色立體聲)
H.DVR (影像使用AV端子輸入, 聲音用紅白二色立體聲)

使用時只要直接用擴大機的遙控器, 就可隨時切換我要看的影音設備

13.電視櫃要注意散熱
電子設備最怕就是熱與溼, 看到很多人家裡的電視櫃都是密閉的, 容易造成壽命短及損壞
如果要求美觀, 那就要做好散熱設備, 例如抽風機 (小型10~14cm), 在設計時就要考慮進去

14.如果想用投機影, 建議要先買好一點的張力幕, 有固定及電動的 (106吋的約在三萬以下)
好的布幕可以用幾十年, 把投影機投出來的影像完美呈現
投影機每年都有新產品, 價格也不斷下降, 因此投資布幕是首要之務 (但也不用花到十萬那種貴森森的布幕啦)

15.主聲道的喇叭盡可能買落地型的, 國產的Usher就很不錯囉, c/p值很高
不要聽信音響店推薦的品牌, 隨便一組幾萬元, 實際上都是大陸來的, 品質很差
當然如果你已經是高手, 就可以自由組合了

16.環繞喇叭的位置
不少人是裝在天花板, 因為裝潢美觀, 但實際上效果不太好 (聲音飄在空中, 比較虛浮一些)
以我自己用的 JMlab 為例, 說明書中寫著建議離地 160~180cm
實際使用, 真的效果很好 (盡可能裝在後牆, 或左右二邊牆上囉)
在此不討論7.1的裝法, 因為會想裝到7.1應該都有一定的熱血程度, 隨便裝的7.1和5.1差不多

17.第四台的畫面品質很不好是為什麼? 不少人家裡的第四台畫面, 不是雪花, 就是鬼影
通常是同軸線的品質太差, 又分接太多, 要怎麼改善呢?
第四台公司從外面拉進來給你的, 通常訊號品質都在中上以上
因此你要做的就是改善家裡的同軸線, 建議用 Commscope 5740 這種等級的線
線材本身可能只要幾百元, 但可以大大改善第四台的品質哦

18.HDMI線會不會很貴?
我自己用十二米的 HDMI 線 (約2500), 跑1080P的訊號都很正常沒問題, 給大家參考
三米以下的 HDMI 線一條99元就有了, 跑1080P也是都沒問題

19.電視或投影幕的高度問題
很多人家裡的電視或投影布幕都掛得太高了
最適合的高度, 電視的中心點離地高約 90~130cm (坐在沙發上, 眼睛平視過去的中心點)
布幕的中心點會再高一點, 因為布幕等於很大台的電視
掛太高眼睛一直吊著, 或頭一直仰著, 很痛苦

2010.01.06 補充
20.線材的選擇
20.1 網路線: 用 Cat5e 等級已足夠, 我傳過 700~800Mbps 沒問題, 網路頭要夾好比較重要(可選用AMP頭)
20.2 第四台的線: 用 Commscope 5740 等級, 一米也不過13~15元, 大大提昇第四台的訊號品質

如果還有想到再來補充囉
小弟愚見, 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大大請問一下..天花板是留2英吋的管子可以塞HDMI線..那你的牆面也有埋管嗎?因為我想每個房間都拉HDMI,可是水電說六分管也塞不下..!!我只是想單純一個房間電腦播放影片其他房間及客廳的電視可以同時播放..大大有好建議嗎?
關於擴大機和喇叭,
不知道除了品牌之外,
大大能不能連型號也推薦一下,
尤其是喇叭,
真的要找起來也是蠻頭大的。
歡迎來我的部落格灌水、串門子 http://evachris.blogspot.com/
感謝樓主的分享
看內文相信這些都是樓主做過的功課加上實際演練而來的心得
對一般新手是很實用的資訊

我很贊同樓主的看法
其實現在有AV擴大機
天花板的埋管布線其實不用搞的那樣複雜
甚至其實只要留HDMI就可以了
之前看過朋友幾吋的PVC管理埋了一堆線
其實用不太到啦
( 色差 S端子 D-sub.......其實都可以通通接到擴大機去)

如果空間許可 主聲道買好一點的落地喇吧
不會後悔的

我個人聽過幾隻啦吧 有牌的沒牌的都有
自己喜歡的最重要囉
當然有牌的可能貴一點
但如果沒有經驗 那買個有牌子的求安心也是可以

天價的我沒有能力買 也沒有福氣聽
一般凡夫俗子努力工作存錢買的起的啦吧
我覺得還不錯的有JMLab, Paradigm, Dali, Usher.....

如果錯誤 請指教

超喜歡這棟四面採光的透天厝
這棟透天厝是位於台中嗎???
讚啦,正想要弄家庭劇院,看了這篇真是獲益良多。
有關布幕,現在比較好的就是日本的K牌跟O牌吧,但價錢真的很不敢領教,
不知大大用的便宜又大碗的是什麼品牌?
romario
補充建議..應該大家都知道

網路線最好都佈 Cat6 or Cat5e

可以的話可以獨立一組配電箱做電力分配

視廳室應該竟可能不要有玻璃櫃 ^^
car5088 wrote:
8.1 如果你用電視機看第四台節目, 而且電視機有聲音輸出(Line out)
可以直接用一組RCA訊號線接入擴大機的聲音輸入...(恕刪)

比較高階的電視都已經有光纖S/PDIF輸出, 拉一條光纖線到AV擴大機就可以囉.
大大真是規劃的很周詳.今天有去看一下 衛星的擺放位子很好很恰當.因為我家離你家超近.所以就去看一下了.
補充一下:
20.線材的選擇
20.1 網路線: 用 Cat5e 等級已足夠, 我傳過 700~800Mbps 沒問題, 網路頭要夾好比較重要(可選用AMP頭)
20.2 第四台的線: 用 Commscope 5740 等級, 一米也不過13~15元, 大大提昇第四台的訊號品質

有人說為何不用 Cat6? 錢沒差多少, 但真的沒必要
因為 Cat5e 我實測過已可跑到 700~800Mbps, 真正跟不上的是 PC/HD 的速度 (還有switch也要跟得上)
Cat6 線徑粗, 頭也不一樣, 所以施工難度高, 但重點是沒必要.. (未來幾十年我想Cat5e也夠用了)

HDMI 線不建議分接到各房間啦, 除非你有特殊用途 (有HDMI一對多分接器)

另外布幕我的是電動張力幕, 也就是說二邊會有張力線把布幕拉平整
價格約大廠牌的1/3 (請到google "電動張力幕"), c/p值超高

喇叭見人見智, 幾個廠牌是我熟悉的: Usher/B&W/JMLab Focal/Dynaudio/PMC
好叭太多, 但夠用即可, 不要去買到大陸做的幾千元賣你幾萬元的就好
不會選的就用 Usher, 保證物超所值, 台灣做的真的很好囉
原來有台中的鄰居...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60&t=1330268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