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板上各位專家, 現在松下電漿面板(Neo Plasma)跟夏普LCD面板(4原色)各有什麼優缺點?

以下兩台電視來說價差16000元左右(松下46000, 夏普62000),那一台更值得買?兩家廠商的保固和維修評價如何?

- Sharp LC-52W5T
- Panasonic TH-P50ST60W
kkao3 wrote:
請問板上各位專家, ...(恕刪)


電漿是自發光 所以色彩比較真實、色彩層次豐富 動態流暢 這些都是液晶無法比的 液晶就算是四原色或今年SONY高階TRILUMINOS技術 也是為了要向電漿看齊 但是還是免不了會漏光、死白(就算直下式高階機種也一樣)而且貴 另外像是4K技術 也只是解析度高(但現在缺片源解析度高也無法凸顯)還是免不了LED的缺點 各子家今年又為了cost down而不出高成本的直下機種 側光就又差很多了(那些液晶的先天性缺點一看就知) 但電漿的缺點就是會烙印、較熱 仍是現在還沒能完全克服的先天性缺陷(但跟往年機種已改善很多) 所以結論,要看色彩最自然最真實 畫質漂亮的還是要選電漿(適合看球賽、電影)等節目 而液晶則適合電腦文書網頁瀏覽等靜態處理 未來的OLED可望達到LED的省電根電漿的漂亮色彩 但也需要3~5年的時間 畢竟現在良率低 價位高 會烙印 不是一般人能選擇接受的
Sharp LC-52W5T
話說電漿只剩下國際了!不曉得會不會完全被淘汱喔!

1號藍色小精靈 wrote:
Sharp LC-5...(恕刪)

想請問淘汰會怎麼樣呢?
kkkno9 wrote:
想請問淘汰會怎麼樣呢...(恕刪)


因為電漿面板不易生產(不好做) 成本高 廠房營運成本之類的 且當初在液晶崛起時剛好 很多技術無法克服(耗電、熱、會色衰、烙印等) 所以多數廠商漸漸放棄 改換利潤高的液晶(相對利潤高、但投資面板廠的還是多數都虧錢) 液晶之所以崛起 是因為原先的小尺寸有突破 開始做大尺寸 隨著七代廠、八代廠、...十代廠的開發 大量生產製造 市場競爭取代原先大尺寸的電漿(42"以上當初只有電漿 液晶很貴) 但近五到十年液晶漸漸降價也就是這原因 到後來業經改採更省電的LED背光 市場就幾乎是完完全全投靠到這液晶 到最後有KURO級巔峰之作的Pioneer也放棄了(賣給Panasonic) 為獨Panasonic還有再繼續改良、研發新的面板 一直到今年終於有可以跟KURO級的水準媲美的VT、ZT系列機種 另外就是三星因為可以找到低廉的玻璃製作(相對松下) 所以也還有再做電漿(但台灣沒有引進 美國有) (台灣電漿市場更是相對美國小的)

淘汰也是因為市場趨勢而導致 多數人會認為 電漿這塊 總有一天會走到末日 但就看松下的決策了 如果他轉向高階市場 讓人聽到高級音響就會聯想到電漿 那或許是守住中高階影音市場的一條路 不過也很難講 之後OLED崛起 改善良率跟烙印問題或許真正可取代電漿的就是OLED
個人比較質疑大家真的有需要那麼在乎電槳與液晶的差別嗎?
若沒有專業網友提供專業技術與分辨
那些什麼色彩的真實與層次,動態順暢...
說真的,有幾個人會看得出來電槳與液晶的差別
今天若不告訴你,這是電槳,也不標型號品牌
我很懷疑有幾人能看出這不是液晶機種或非電槳機種...
大大可以搜尋版上ST50的使用心得

ST60的表現有稍微比ST50還更優

版上有很多心得分享文

大多數買回去都是非常滿意的
液晶電視 與 電漿

畫質 電漿勝出
價錢 液晶勝出

電漿柔和的色彩與超高的閃爍頻率
真的有自然光的感覺

小弟遇到假日基本上 整個下午都在看藍光片
晚上就打格鬥遊戲 幾乎0延遲
藍光配電漿 你的眼睛會告訴你答案
朋友來過我家打格鬥遊戲以後 每個目標都是換電漿
延遲這種東西 一玩就知道了 根本不用多說

四原色 單論色彩呈現就真的很搶眼
但是你眼睛能撐多久
要比鮮豔 有些國產電視更鮮豔 根本都失真了

電漿真的是很棒的一個產品
除非OLED良率能提高

對小弟而言 除了電漿 沒得選

上面一篇題到流暢度...
藍光電影裡面如果出現一堆細節的移動大場景
(EX取焦點於某物 開始移動或者旋轉)
液晶成像效果真的輸很多
再木眼也絕對看得出來

電漿最大缺點
也是致命傷就是
無法小於32吋
32吋已是電漿最小極限
這是競爭不過液晶最主要原因

耗電量和發熱已大幅改善
烙印機率也降低
但還是會
所以不適合圖片、電腦螢幕、電子看板
影音、遊戲、電影則勝液晶(日製夏普例外)
大推電漿電視,色彩層次真的很豐富
家中同樣的第四台訊號,和便宜LED比較起來真的差很多
如果不是國際慢慢好像不太做電漿電視了,可能要換電視時已經不做了
我下一台電視一定還是還是國際電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