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聊開始研究現在很夯的4K電視,但絕大多數售價較便宜的機種好像都是所謂的假4K???真4K的定義似乎是可以輸出4K解析度而且是60fps才算真4K,不知道這定義是否正確?而這問題的關鍵好像是HDMI2.0!一般1.4的HDMI因為頻寬的關係,只能輸出4k,30fps畫面流暢度則是跟晶片組有關?這我不太確定……我只知道台灣的廠商好像在晶片組的部分……不是很用心怎麼看都是6a918,有的甚至乾脆就不標了
evo1859 wrote:最近無聊開始研究現...(恕刪) 有HDMI 2.0 並不是絕對因為4K 60P YUV 4:2:0 也算HDMI 2.0 之一重點是要支援4K 60P YUV 4:4:4扣除掉那些國際大廠 新力 國際 東芝 夏普 三星 LG 等目前國產或陸產一般是用晨星的晶片主流是MSD6A918 MSD6A828 MSD6A928MSD6A928 確定可以4K 60P YUV 4:4:4MSD6A918 確定不行MSD6A828 陸廠有用 但似乎沒人可以證明能4K 60PYUV 4:4:4 估計是不行
其實我有兩個想法,一個是直接買所謂的國際大廠國際牌CX600,或是SONY,三星,LG的中階4K機種……再來是國產的高階機種,可是好像也沒高到哪裡去奇美跟郭董牌都是6a918………蠻囧的再來就是國產入門4K機種,SAMPO 50JT16D等……再搭配小米電視主機替代原本的晶片組使用,這台確定是6a928因為他是Mali760 4P,而不是Mali450………這樣好像蠻有趣的!?
evo1859 wrote:其實我有兩個想法,...(恕刪) 剛剛去看了SAMPO 50JT16D的說明書HDMI 1像素頻率可以到達594MHz看來確實可上 4K 60P 4:4:4不過USB 只有 2.0 而且安卓版本只有4.4不知是什麼晶片
就是不知道用啥奇怪的晶片,所以買個主機回來替換不過不過………這台用的應該最普通的IPS面板吧(可能是群創?),如果是VA就好了那這樣算一算大概35000左右,電視3萬+小米主機大概5000,跟買國際大廠中階4k相比………50CX600大概4萬,SONY好像沒這價位的?韓系真的不想挺,真要算也在4萬左右,這樣搭配有意義嗎?之前看到板上有篇50CX600的文,好像很多功能都是擺設!?
雖然日本各大廠都有支援4K 60P YCbCr 4:4:4 但都只有到8bit但4K 60P YCbCr 4:2:2 or 4:2:0 卻可以到12bit好奇的是目前世界上有哪一台 支援4K 60P YCbCr 4:4:4 到10bit 或 12bit 嗎
昨天去美麗華看星際大戰,也順便去看SONY的4K電視實際這樣看下去,60吋以下的4K其實都太小了就以常見的50吋4K來講,站超過一公尺左右其實就跟旁邊FHD電視沒什麼差別自己認為4K至少要打到100吋的畫面才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