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發明了電視,就是個方正的盒子,也就是映像管電視,經過了幾十年,從曲面進步到全平面,但是映像管電視尺寸最大只能做到38吋左右,體積已經是龐然大物了,因此內投影電視又誕生了,實現了大尺寸大畫面的震撼效果,但是仍然有缺陷存在,體積依然龐大,視角有限亮度不足,解析度不佳,燈泡壽命短仍然是致命點,接下來出現革命性的產品,就是液晶電視及電漿電視互相競爭,也同時在搶奪電視市場 。
為何說是革命性的產品,這兩款電視,都擁有超薄的體積,高亮度高解析畫面,超寬視角,不同的是液晶電視需要背光才能發光,色彩較鮮豔亮度高,優點是省電,電漿則是主動發光,色彩較自然接近映像管,亮度適中,缺點是發熱耗電,這也是電漿的致命點,經過10年的競爭,很明顯的液晶電視以各種技術與價格優勢勝出,取代了電視所有市場,中間還出現了OLED有機發光顯示器,擁有更薄,更省電,對比更高,不需背光不殘影的優點,但是價格高昂也是致命點,因此暫時無法完全取代液晶電視市場,後來的液晶電視也發展出LED背光,讓液晶電視也更薄更省電,所以目前的電視市場,由液晶電視和OLED各佔一部分市場。
目前似乎尚無其他顯示技術能夠取代液晶及OLED,只能朝更高畫質發展,從早期的480,進步到1080,再到4K,甚至8K,電視畫質已經到了接近人類視野的最高境界,請問液晶和OLED真的是顯示器終極產品嗎?以後不知會不會出現超超超劃時代的產品出現?
bbvvccjojotv wrote:
OLED有機發光顯示器,擁有更薄,更省電,對比更高,不需背光不殘影的優點,但是價格高昂也是致命點,因此暫時無法完全取代液晶電視市場,後來的液晶電視也發展出LED背光,讓液晶電視也更薄更省電,所以目前的電視市場,由液晶電視和OLED各佔一部分市場。
OLED 貴不是致命點, 有機材料 會烙印早衰才是致命點. 所以全球最大品牌三星,遲遲不願意推出 OLED TV.
全球每年銷售2.1億台電視,其中只有 300萬台是OLED TV, 僅占 1.5%...
現在有 mini LED背光, 也有 dual cell 背光, 可以大幅提升 LCD對比值,讓畫質逼近 OLED.
5年後, micro LED TV 生產成本大降後 ,會逐步取代 LCD TV ,OLED 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