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QD-OLED產品的價格越來越明朗
Sony美國官網雖然尚未出現A95K價格,
但已經提供Sony Reward點數,
根據點數跟售價為1:1,
可以得知A95K的銷售價格為:
65" - $4,000 USD
55" - $3,000 USD
這個定價其實就跟一年前A90J 剛出來的時候一樣,
當然台灣肯定不會賣這麼便宜,
但可以預期在台灣價格可能會落在 $16萬跟 $10萬台幣
(其實台灣A90J現在也沒降多少)。
所以如果你本來對Sony A90J有興趣也有預算的話,
搞不好可以等A95K出來用同樣預算入手QD-OLED。
另外另一款QD-OLED產品價格也公佈了
Dell的 Alienware 34" 曲面QD-OLED電競螢幕售價為$1300 USD,
比LG的WOLED電競螢幕還便宜。
值得一提的是Dell有提供三年的烙印保固,
但Sony的QD-OLED沒有。
整體看起來QD-OLED似乎跟WOLED面板價格打得很激烈,
對消費者來說當然是好事。
反而Sony X95K miniLED 65"/75"/85" 上市定價 $2800 / $3800 / $5500 USD,
比A80J / A80K 沒散熱版的OLED電視還要貴很多,
這樣真的推的出去嗎@@?
雖然高亮度場景還是miniLED表現比較好,
但即使是Netflix大多影片都還是HD或4K UHD,
多數使用狀況下OLED體驗還是比較好。
今年高階miniLED像QN90B和X95K售價都正式超車同尺寸的OLED,
除非到時候評測發現表現真的非常接近OLED,
不然miniLED的價格定位會很難讓消費者願意買單。
相較下QD-OLED價格上直接跟WOLED廝殺,
先天性能又比WOLED好。
LG每年面板改良只僅僅增加一些些巔峰亮度,
剩下的都是著重於面板壽命管理,
價格相近的情況下QD-OLED會很有吸引力。
QD-OLED目前窘境是良率低、產能少,
但製程逐漸改良成熟後是很有可能超車LG的WOLED。


個人積分:297分
文章編號:84289415

這問題我認為是可彌補的,但是2種顯示技術就是有其物理限制,比如要比全黑這點肯定是OLED勝出因為是像素點自發光,但是要比最高峰值亮度這點會是LCD陣營會勝出,以目前的三星QN90A來說就已很強了

峰值亮度部份即使是目前最亮的A90J也只有小範圍在vivid模式將某些數值調最高僅能維持短時間的1400nits,更別說在全屏下的亮度會因ABL而大幅減低,所以mini led背光做的好的是有機會一拼

ray84081569 wrote:
理論上x95k 用的調色技術以及調教等等都遠高於A80k 這樣還是不至於彌補OLED 及mini led 之間的差距嗎?
至少在X95K還追不上OLED
目前初步的消息是X95K控光區依尺寸不同大約是400 ~ 700區左右,
雖然比起X95J是大幅度增加控光區數 (而且價格也是),
但這樣的水平還是會有光暈存在,
miniLED真正要跟OLED一搏可能要5000分區以上吧...
不過LCD潛力比OLED高,
OLED技術要持續突破只有像QD-OLED那樣整個顯像原理大改,
至於未來是否還有重要技術突破就不知道,
不然每年都只有少許亮度提昇。
LCD則是可以讓背光越來越細小、控光能力越來越強,
這個研發方向是比較具體可行且穩定在進步的。
現階段miniLED背光模組成本和控光運算的技術成本還是高於OLED面板,
所以造成同尺寸OLED反而比miniLED便宜的詭異現象。
但很多電視廠還是有壓在miniLED上,
畢竟miniLED高亮度和不會烙印仍是有很大賣點,
如果能把對比度拉近到接近OLED且價格降低相信LCD就能再取回高階市場優勢。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