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達到聲音的極緻,我也跟其他發燒友一樣開始改裝音響插座,花了六千多元把所有的插座換成cooper,辛苦換完當聲音出來的那一瞬間,以為聲音變好了,連細節也變多了….於是邀友人星期五晚上到我家聽音樂。
就當自己陶醉在美聲之中時,我老婆竟然當大家的面吐我的槽說:咦,有變嗎?我怎麼覺得跟以前的沒兩樣?
友人一問之下,才知我沒有換器材,只有換壁插。友人玩音響也玩很重,就跟我建議說,真的要聲音好,換璧插之外,還要直上電源處理器才會好。
說完他就說要把他家的處理器帶來借我聽,機器長得像這樣,聽他說一台也不過幾千元。
http://www.belkin.com/PureAV_detail.process?Product_Id=178339
等裝完後一開聲的瞬間我才驚覺什麼叫聲音真正變好,那細節之多真是難以想像,背景噪訊之少的,我自己都很驚訝我的音響有這麼好?連我老婆都說聲音確實變好了。
友人之後又跟我說:那要不要把你原本的國際牌壁插換回去看看,只換一個來試試看有何變化?我心想一定是變爛的,但仔細比較過之後,我感覺不出聲音的差別,可以發現其實一般幾十元的璧插也不差,對聲音的影響並沒有我想像中大,頓時有點覺得自己浪費錢買那些Cooper璧插。
比較完我得到一個結論:改璧插大部分是心理因素居多,因為自己辛苦裝了老半天,內心總會說服自己聲音真的有變好,要不然幹嘛花錢換這些東西呢?事實上真的聲音有變好嗎?理論上是會,至於效果會差多少,那要看原本舊插座,管線是不是真的爛到不行,如果原本就是新屋的管線,像我家是三年新大樓,這種屋況的管線
不會太差,所以若你家也是新屋子,那請相信我,那差異是真的少到可以。
最準的方法就是請自己的老婆或不懂音響的朋友來聽,若連他們都聽得出差異,那你這錢就花得值得了。
不過等到兩個月後,因為一次停電,我才想到被晾在另一個轉角的IG8300,想說接上去等到電力恢復時看看,結果這次聽完之後,我就開始聯絡水電工討論專線事宜了。因為之前對於這種"電力影響器材"的說法,我總覺得是怪力亂神之說,而且市場上的確有不少產品,買來之後根本只是在說服自己有用而已,但是也有些東西是確實真的有效果但是沒辦法用消費者自己理解的知識去加以解釋,所以只能用經驗相傳,在旁人看起來就很像"玄學"。
anyway,剛換了cooper之後一開始會覺得低頻好像比較飽,可是要到比較細膩穩定我覺得還要一段時間,所以我建議把它拿去通電,過一段時間再看看吧。
如果將來玩到排插的部分,大概過一段時間又會發覺有穩壓和沒穩壓的聲音,又是一個差距。
https://linktr.ee/Feng_Jen_Wu
furutech要好聽的大概要三千元等級以上的 wattergate 381那些更貴要四五千元,換了是有差,但要看你的器材到啥等級,若總價三萬五萬的要你換一個五千元的壁插,可能就會想很久了
但玩音響器材搞到最後,你會發現搞半天都是在玩電,電源是音響之母,有些人更講究用到電源專線在加上隔離變壓器啦,或者電源供應器啦,要看個人預算而定
有些電源供應器幾千元就有,也有一台要十多萬的.......但似乎價格跟音響性會成正比喔......一分錢一分貨
個人是使用ps audio power plant premier,聲音是有相當的改變,但相對的器材等級要有相當水準才能顯示他真的挺不錯的,不然搞來搞去永遠沒完沒了
音響是永無止境的路...在花錢的速度上....個人現在是止步了,專心欣賞音樂就OK啦!
Eddychiu wrote:
其實我一直覺得換壁插...(恕刪)
換壁插在一般老舊的房子比較有用,
電力對於音響器材的影響是很重要,
但是對"一定等級"以上的音響器材才能看出效果,
以我的系統而言,
換壁插對電腦用Tivoli MODEL COMBO心理作用居多,
但對另一套MELODY+M30的系統就可以明顯感受出差異,
有些東西換上去其實當下感受不出多大差異,
但用了一陣子換回原本東西後才會覺得少了點甚麼。
不過坦白講,以Tivoli MODEL COMBO的價位和等級而言,
不論是升級壁插、電源線或訊號線等個人都覺得有點多餘,甚至浪費,
倒不如把錢拿來買好聽的專輯來的實在。
話說在電源處理器,個人最近也打算升級,
目前在NORDOST的QX4和PS AUDIO的Premier抉擇中...
至於ISOTEK...預算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