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A-2010 超低音測試簡易重點介紹

李明益 wrote:
除非是一定要買CEA2010測式公布過的機種
不燃測試過的數量那麼少...要買的機種未必有,怎麼做的準...?

新年大禮裡面有提到..brent butterworth的測試環境有點怪怪的..
那就算超低音產品有CEA-2010的數據..數據&測試環境沒經過送禮者的檢驗參考價值有多少..?

台灣產商如果自己做CEA-2010 DATA測試..送禮者可能也會對其數據存疑..到時可能又是..

CEA-2010(CEA = Consumer Electronics Association 美國消費電子協會)通常只有美國在做..
難不成歐洲日本中國的超低音通通不能買嗎..?
takeone4345 wrote:
至於你說一樣的器材擺在不同的地方(視聽環境)聲音就不同,這話也太過了

在一個重低音的討論串的第四樓看到這個就知道多說無益了...

takeone4345 wrote:
THX標準好歹是盧卡斯影業(Lucasfilm)制定的,CEA-2010測試連維基百科都沒資料


在第五樓還看到這個... 拿 THX標準 和 CEA-2010測試 來比較... 噗噗...

想到以前也是有人拿 THX標準 和 DD/DTS 來相提並論...
重看了黑暗騎士..
雖然經過10年了..此片不論是畫面還是音效都還是維持在高水準
但此片最精采的地方..還是小丑..小丑就是小丑..
一部戲沒有小丑出現..怎會精彩..
去逛逛英國德國的論壇,CEA2010數據也是被拿來作為選購超低音喇叭的參考,玩的超低音喇叭品牌也有psa、rythmik、svs,是""覺得可惜""願意跟進做CEA2010測量並提供數據的製造商不多,而不是覺得CEA2010無啥小路用。

更多的廠商願意跟進,甚至能強制廠商標示CEA2010數據,對消費者才是好事。長期以來消費者會覺得數據無用,是以前標的數據遠不夠用來了解音響產品,就像只看身高體重大頭照遠不夠用來了解一個人。

我不會鼓勵大家只買有CEA2010數據的產品,但是當大多數的消費者只挑選有CEA2010數據的產品時,製造商會深刻意識到"市場是消費者在作主的"。

越多的測量檢驗,雖然說不單製造商越少有誇大產品性能的空間,連消費者也越少有誇耀音響系統表現的空間,但是覺得後者才是奇妙之處。

data bass網站不只有cea2010數據,還有其他的測量,只拿音壓能力比大小很可惜。一些ID品牌旗艦級的超低音喇叭,音壓能力對多數家庭用戶是夠用的,A-sub比B-sub多6分貝能力:一個抵兩個,A賣3000美元B賣2000美元:2倍能力只要1.5倍價格好超值啊,但是多出來6分貝的音壓能力用不到時,事實上是多花了1000美元。非線性失真對聽感的評價影響不高,影響聽感時失真已經高出一個限度了,這是為什麼要強調音壓能力夠用、失真度夠低就好。
Levelzero wrote:
去逛逛英國德國的論壇,CEA2010數據也是被拿來作為選購超低音喇叭的參考,玩的超低音喇叭品牌也有psa、rythmik、svs,是""覺得可惜""願意跟進做CEA2010測量並提供數據的製造商不多,而不是覺得CEA2010無啥小路用。
更多的廠商願意跟進,甚至能強制廠商標示CEA2010數據,對消費者才是好事。長期以來消費者會覺得數據無用,是以前標的數據遠不夠用來了解音響產品,就像只看身高體重大頭照遠不夠用來了解一個人。
我不會鼓勵大家只買有CEA2010數據的產品,但是當大多數的消費者只挑選有CEA2010數據的產品時,製造商會深刻意識到"市場是消費者在作主的"。
越多的測量檢驗,雖然說不單製造商越少有誇大產品性能的空間,連消費者也越少有誇耀音響系統表現的空間,但是覺得後者才是奇妙之處。

呵呵..我才覺得你有奇妙之處..回那麼多篇文想幫CEA-2010背書..結果全都是空話..

Levelzero wrote:
data bass網站不只有cea2010數據,還有其他的測量,只拿音壓能力比大小很可惜。一些ID品牌旗艦級的超低音喇叭,音壓能力對多數家庭用戶是夠用的,A-sub比B-sub多6分貝能力:一個抵兩個,A賣3000美元B賣2000美元:2倍能力只要1.5倍價格好超值啊,但是多出來6分貝的音壓能力用不到時,事實上是多花了1000美元。非線性失真對聽感的評價影響不高,影響聽感時失真已經高出一個限度了,這是為什麼要強調音壓能力夠用、失真度夠低就好。

便當(超低音)好不好吃值不值得買你列了七種評分標準..
以下全都是你自己打的(105F)..幫你整理如下..
1.估算的份量(音壓能力)
2.衛生條件(非線性失真限制)
3.營養成份(高低延伸)
4.營養均衡(頻率振幅一致)
5.店名(廠牌)
6.包裝(顏值)
7.主觀質感(口味偏好)
你要不要說說看CEA-2010包含幾項..?分項各佔總分多少%..?

主觀質感(口味偏好)是什麼..?這CEA-2010測的出來..?
你是不是知道大師是誰所以不敢講數據..?

你的問題就像問別人的"身高"有多少"公斤"一樣,我不必依你給的問卷格式填上答案,不理你或另作說明(不依你預期的方式或風向回答)你也不會滿意。

真的有興趣討論下去而不是以打臉cea2010為目的,將你看過的cea2010資料重新細讀幾次,把data bass上的圖表稍作理解,再來出題考試、挑文章毛病也不遲。

另外請問有什麼超低音喇叭比databass上有測的在台灣也玩得到的,例如rythmik的fv15hp、svs的pb12-nsd pb13-ultra還要更好又更便宜,以及""如何證明""。
Levelzero wrote:
你的問題就像問別人的"身高"有多少"公斤"一樣,我不必依你給的問卷格式填上答案,不理你或另作說明(不依你預期的方式或風向回答)你也不會滿意。
真的有興趣討論下去而不是以打臉cea2010為目的,將你看過的cea2010資料重新細讀幾次,把data bass上的圖表稍作理解,再來出題考試、挑文章毛病也不遲。
另外請問有什麼超低音喇叭比databass上有測的在台灣也玩得到的,例如rythmik的fv15hp、svs的pb12-nsd pb13-ultra還要更好又更便宜,以及""如何證明""。

思考兩天只能給出這種回應..那我覺得跟你沒什麼好談了..
反正你什麼東西也沒有只會扮演高人卻沒有實質上的內容..呵呵

便當評分方式是你自己訂的..怎麼會變成好像我挖洞給你跳..
超低音失真%也是你提不要超過人耳感知即可..也是你提的..連這也不敢回答..呵呵
超低音的質感也是你提的..那超低音有音質上的差別也是你說的..呵呵

你是友站阿信吧..?
高手天天在友站出沒..你應該熟的哩..?
你可以不用回答..

真奇怪了...

討論串主題 和 樓主的意圖完全不相干.

只看到樓主想要全盤否定 CEA-2010 的功用. 問題是樓主的等級又不夠. 基本聲學概念也不足. 所以他的臉像氣球一般, 腫了又消, 消了又腫...

一些等級夠的同好發表意見, 卻被樓主挑語病, 耍嘴皮子... 搞得好像他才是真理.

事實上樓主只是唱衰. 這種人職場上多的是... 只會批評, 挑剔, 否定別人的建議, 要他提議卻又提不出像樣的方案.

簡單的說, 現今除了 CEA-2010 外, 並沒有其他可信度比較高的公正測量準則. 信也罷, 不信也罷.

CEA-2010 就是一個客觀的比較平台. 其他就只剩下主觀的 原廠/代理商/經銷商 的官方數據, 銷售手段, 或是一些聽眾的聽感了.

台灣買得到的重低音產品中沒有幾台有測過 CEA-2010, 對消費者來說絕對不是好事.

就讓此串沉了吧...

大谷拿下勝投..
救援投手很重要..
隨便派一個被打爆的出來..
大谷會爆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