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_0301 wrote:
2013 AV8801 雖非殺手級產品, 但國外討論相當熱烈, 週週有人開箱
反觀 Taiwan .........zero, 必有其它因素 ?
...(恕刪)





====================================================================

個人見解如下


1.價位合理,台灣在貴什麼東東,且米國AV二手流通相當快速,造就常常開箱.....

2.32bit DAC.

24BIT DAC 精度數據已非現在喇叭器材可以分辨的水準,都要用儀器去測量了

何況是32BIT,都是心理影響居多。


UPSAMPLEING CIRCLE : 只能說個人口味不同,好的設計頂多讓你聽不出來,聽得出來的

都是不自然居多。

3. 那你給我這兩樣價昂花車要幹嗎,只剩HDAM模組的歷史資產繼續包裝消費


4. 集團併購邊緣化定位不明,內建的奧德薩與DENON,ONKYO重疊,分散MARANTZ客源


高端型號調音部分 DENON: D.D.S.C AL24'32 ONKYO: VLSC MARANTZ : HDAM

三者架構在奧德薩修正後出來的表現。

不若 SONY , PIONEER , YAMAHA 有自家鮮明色彩

5. 炒作話題前車之鑑,先前INTEGRA 平衡前級 兩大網站商家網友紛紛抬轎高價出場,

東西本質沒話講,但國內玩家心態(本質學能不夠)不對,造成最後不到數年低價退場 ,

此番8801價位更高,但預期心態使然,只有如宅爸手骨大碗的用戶等級面不改色
570 wrote:
價位合理,台灣在貴什麼東東,...(恕刪)



呵呵,現在消費者精明, 按 : 老樂迷也粉精
碰到國內外價差不合理的商品, 大家都有對應之道, 不用擔心

Surprisingly 宅爸發現一個消費世代缺口, 30~40 ?
30 歲以下 人生未竟目標眾多, 影音先有功能即可,不急著揮霍有限預算
=> 570 兄 本區有專題支援年輕初哥

30 後, 經濟基礎日漸穩固, 消費財陸續升級
比如當寶貝的野狼 125 就賣了吧 ? 花個幾十萬弄部中古車
親友牌,學長牌,電子街牌音響 順便換新
這是一個 range, 30~40 歲的升級之路, maybe older

50 以上, 通常不太熱衷新事物 什麼數位流 ? LP,CD 順順聽就好.
頂級市場仍固定有精品流通 ...天價品的客層,與經濟好壞無關.


邊際效應一定遞減,百萬音響音質不會是五十萬的 "兩倍", 可能好 5~10% 最多
消費者自行斟酌

這個 30~40 世代若消失 or 高比例不在台灣,
音響消費層直接掉到下一個世代 .....學生族群
M01 目前看到這個趨勢 ?
畢節望族後裔
我想開版大應該認識的燒友並不多,這些大論應該貼到兩大站才對.看看跟開版大志同道合的人有多少。我們就能知道市場到底景不景氣。在01開版大的文章大部份都是1個人唱獨角戲,肯定讓人覺冷清。到兩大站至少回覆人數多些。


這題有印象 ......

發現 M01 沒人試過 DTS streaming, 宅爸接著就到 MyAV 提問
DTS 音樂串流

想說 MyAV 的玩家,店家 比較多 & 專業
結果更慘 ...... 0 回覆

p.s
MyAV 店家 AVR 此起彼落的開箱文 比客人還多,感覺景氣涼到腳底了 .....
陸續移轉 M01 掛牌上市,另起一片天, 加油啦 !
畢節望族後裔
宅爸說的很中肯,最近兩大論壇都冷.反爾談天說地或是七嘴八舌的地方較受歡迎.音響不知是不是玩的人少還是東西太貴.很多老玩家都不見了.而小弟以前燒滾滾,現在心如止水。
很少燒友會選擇使用日系AVR聽音樂,而且內容不吸引人自然不會有人回覆
退燒玩家 wrote:
宅爸說的很中肯,最近兩大論壇都冷.反爾談天說地或是七嘴八舌的地方較受歡迎.音響不知是不是玩的人少還是東西太貴.很多老玩家都不見了.而小弟以前燒滾滾,現在心如止水。
很少燒友會選擇使用日系AVR聽音樂,而且內容不吸引人自然不會有人回覆


景氣不好,器材還是一樣高價,只聽過漲,沒聽過跌,玩音響的人自然少了。
以宅爸所言現況一般中產階級30歲~40歲的人不是在存錢買房,就是在存錢還房貸,音響?就真的只能想想~音樂畢竟也不能當飯吃。

回歸宅爸發文內容,小弟也是用日系AVR聽音樂看影片(P家SC-LX75),常常看到宅爸發文,也有不少收獲,沒回覆的原因只能說小弟本質學能太差,還沒資格跟宅爸討論,只能在旁偷學幾招。

小弟倒是不認為宅爸發文內容不吸引人,一方面有這個財力玩到宅爸這種階段的想來不多,一方面內容太專業,算是M型的另一端吧,能討論願意討論的人更是不多。還請版上各位前輩多多發文,提供一些不同的論點給大家參考也是好的。


年少一夢,一星如月 -- 東海十三郎 --
音響價格不透明, 日系機種機海戰術令人眼花撩亂, 廠商要明確讓消費者了解各產品定位和差異, 消費力其實還是有, 但是大家寧可花25000去買一台手機, 確不想花25000買一台環擴, 為什麼?

以小弟的觀念,術業有專攻.宅爸所討論的器材都以AV為主.如果要拿來比擬同價位帶2CH器材.在純音樂的表現上一定差很多.但是2CH的器材也絕不會有AVR看電影時的劇院效果.今年出現不少數位串流的播放機.利用網路將電影透過網路直接由音響器材播放,透過網路將音樂以音樂播放.而且聲音並不差甚至算的上好聽,關鍵在於DAC。AVR研發時以劇院為導向,2CH只是其中一項不能少但是又不強的功能。
友站對DTS數位流之所以沒啥人有興趣, 補充幾點個人看法~
1. 劇院機可能沒辦法滿足二聲道燒友的聽感
2. DTS 純音樂的訊源不多, 未來發展及競爭力可能也沒高解析數位檔樂觀
3. 音樂對劇院的燒友而言,通常不是追求的重點

p.s.
哈! 回覆時末篇是Antus網兄,發完文發現樓上的退燒玩家也提了類似觀點
因為買手機比較有共通的話題 (或者講得直白點,比較好show)

當小明花了25000買了新的五代,女性友人會說
〝哇 超新超正的啦 借我玩〞
七仔會說
〝我就知道你對我最好了 買這個給我〞
男性友人會說
〝告訴我好不好用 交你這個朋友果然是對的〞

但是當小明花了25000買了新的avr,女性友人卻可能會說
〝avr?那是什麼?可以吃嗎?
七仔會說
〝你買那個黑黑大大的鐵箱要幹嘛,為什麼不買五代?
男性友人會說
〝聽mp3幹嘛要花25000?電腦喇叭不是才一兩千塊?〞

所以 大部分的小明 都跑去買五代了

----------------------------

扯遠了,小弟想說的是,開版大講的50世代的玩法
圈子已經越來越小,
或者說 人到了一個歲數 已經覺得過了玩音響的年紀
系統到了一個程度 每天做的事就是晚上坐在視聽室兩個小時
而不會上01每天看有什麼新東西 常常想著要升級

而20世代
一方面口袋不夠深 一方面一大部份缺乏音響的知識與鑑賞能力
(沒有打翻一船人的意思 厲害的還是有 我講的是普遍的情況)
網路數位content的方便 以及1-5代強勢的結果
讓這個世代普遍要的是方便酷炫流行知名品牌
重點是要能搭配1-5代使用
這也造就這幾年耳機 尤其是高價耳機 如此蓬勃發展
以及各家avr 所不斷努力強調的空氣玩功能

小弟身邊有朋友大學小孩
真的願意暑假打了兩個月的工換五代跟beats
不會知道 即使知道也不會花25000買avr
太遙遠了某種程度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