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迷參加名琴的身世與身價講座

dirtsa wrote:
到底是在聽錢還是聽聲...(恕刪)


樂器好聽不好聽是主觀認定的
這個講座讓很多人理解名琴的起源,還有價值所在

名琴在維護良好的情況下有好聲音(鍾顧問說都是幾百年來修出來的好聲音)

名琴blind test跟 盲測幾位大牌歌星唱同一首歌是不是很像?
Truth shall set you free
名琴厲害在演奏聲量要大要乾淨,穿透力要高
這樣坐演奏廳後排聽眾才能聽的清楚
廉價的琴只要聲音柔順舒服,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好聽過名琴
但上了劇院級演奏廳呢?聲音小能量不足連機會都不給上啊
小型演奏會就不錯
挖洗不良中年
名琴共鳴好, 聲音柔和不刺耳, 但老琴的大小聲動態其實不一定比較好. 廉價琴要看廉價到什麼程度, 一定等級以下的琴, 要多好聽也是很難.
yngwiemore wrote:
穿透力要高


我老婆練二胡, 在二樓把門關起來練, 我躲到地下室, 把一樓和地下室的門全都關起來, 她那拉起來淒厲的二胡拉弦聲仍然穿透到已經被多重門關起來的地下室裡, 清清楚楚, 我在家裡都找不到地方可以躲! .

當年我女兒小時候練小提琴時也是相似的情況.

該不會是她那把二胡或我女兒的小提琴是樂器商看走眼的稀世珍琴吧?
CS_TANG
音響可調整大小聲,但樂器好像不行,小孩學提琴時從未在集合式大廈的家裡練習,音樂教室也因鄰居抗議搬了兩次,現住宜蘭在夜間有其他棟鄰居彈鋼琴也聽得到,但我在二,三樓音響開得較大聲,出來室外還真聽不太到.
we543543
好多年前問過專業的(solo樂手),音量大真的是重要的好琴要素(講法接近樓上說法)。當然,居家環境,隨便一把琴都夠(太)大聲了。音色,樂手個別差異影響比琴大(以相同技術水準來說)。
多發一篇重複了,刪!
例如100年前,當年全球生產了1000把琴,這1000把琴之中,有的好聽,有的難聽
難聽的自然被淘汰,能留下來的,自然就是好聽的

一把琴是先有好聽的音色,才會被流傳下來,流傳下來才會有所謂 「歷史價值、血統、品相...」
就像一位名師,一身中製作了100把琴,前面50把可能不太厲害,後面越做越好,流傳下來可能只有10把,不夠好聽的,自然就都失傳了
thxman.tw wrote:
老琴、名琴、好琴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post/95833498


小提琴作為一個商品的價值
https://thhttps://thxisf.pixnet.net/blog/post/95833483xisf.pixnet.net/blog/post/95833483



Preferences among old and new violins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post/95835190


Stradivarius Violins Aren’t Better Than New Ones: Round Two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post/95834662


Listener evaluations of new and Old Italian violins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post/95833768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