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類藍牙擴大機 Aiyima A80開箱(ESS9038Q2M+TPA3255D2)

看標題中華製就奇怪....真的是日本人嗎?
日本人在表明產地會用【中華】製來取代【中國】製還真沒看過
Mitsuaki168 wrote:
日本的音響YouTuber針對這台Aiyima A80進行了拆機及性能測試,影片如下
ghleu
日文的中華應該幾乎等同於"中國的"這個意思。最顯著的就是日本人對於中餐廳的稱呼就是中華料理。所以用中華這個詞應該就是這個東西是由中國過來的意思。
armiba wrote:
看標題中華製就奇怪....(恕刪)


日文字典對“中華”的解釋:
ちゅう‐か〔‐クワ〕【中華】
読み方:ちゅうか

1 中国人が自国をよぶときの美称。漢民族が自己を世界の中心とする意識の表現。周囲の蛮族(東夷(とうい)、西戎(せいじゅう)、南蛮(なんばん)、北狄(ほくてき))に対しての称。中夏。

2 「中華料理」「中華そば」の略。「—弁当」「冷やし—」

上述日文的中文翻譯如下:

1 指中國人稱呼自己國家的美稱。表現漢民族以自身為世界中心的意識。是相對於周圍的蠻族(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而使用的稱呼。亦稱「中夏」。

2 「中華料理」「中華そば」的簡稱。例如:「中華便當」「冷やし中華(冷麵)」等。
ovonel wrote:
疫情開始那時我買了Fosi Audio V3+P3+OBERON 1,
這價格不到15000元,
哪音質剛聽那人聲發出聲音,
耳朵會感到出油還會起雞皮疙瘩,
比我以前組了一組約5萬多的傳統晶體音響還好上好幾輪。


3255 的聲音是在2023年初被fosi bt20a pro和v3的調音做起來的 調成很溫暖的聲音。之前偉良就出了蠻多款,也沒這麼紅。連前一代的晶片 7498e 在fosi調音下也是暖聲。

買了fosi 之後,我就不再聽ab類了。未來D類取代AB類或ICEPower類的AD類,也不是不可能。

偉良有一款音樂盒a1 hdam 的AB類擴,就是fosi代工的

Wiim 那個很長的討論串

音色暖度 fosi (當然帶音染) > douk a5 或 d1 > aiyima (略冷但密實的聲音)
ts00937488
老實說,我覺得暖的是ZD3不是V3,我拿ZD3、WiiM Ultra、SMSL D6分別接上V3 MONO,WiiM Ultra和D6聲音明顯冷很多
ts00937488
你引述的那位是用P3當訊源,P3是管前級,聲音暖是正常的
機翻很普遍,多少會拿來輔助...不過整段翻常會亂冠主詞,意義相反、誤導...
料理或娛樂上常見中華、華流之類的這點還是知道~
疑問點在【表明產地】以【中華】製來取代【中國】製這用法,就像【草W】一樣會是網民特殊意圖...或是?
影片下有幾篇評論蠻有趣的
@nakamuratarobe
創造の館さんみたいな方が「中華」っていう意味、あるのか笑?
@olaf9090gogo
晩飯、中華や。

@kdkwakira
失礼かと存じますが、創造の館様も中華の・・・!
残念です!!!(お金ですか?)
Mitsuaki168 wrote:
日文字典對“中華”的解釋:
ghleu
對於大多日本人來說,可能看到中華這個詞就想到中華料理。中華這個字在日文來說也是文化的意思大於國別的意義。說到國別就一定是用"中國"了。用中華來指名中國製的HiFi可能只是創造館本身的創意=ChiFi.
armiba wrote:
機翻很普遍,多少會拿...(恕刪)


日本的YouTuber大多以“中華”來稱中國製産品


不明白以中華代中國的意圖,姑且問一下扣掰樂【為什麼許多日本Youtuber在介紹中國製器材要用中華製?】,回答倒是符合預期
### 用語與語感
許多日本YouTuber說「中華製」來指中國製造是因為「中華」聽起來比「中國」更正式或中性,語感上給人一種技術、傳統或品質感的印象。

### 政治與敏感性考量
「中華製」能弱化直接使用「中國」這個帶強烈政治或情緒意味的詞彙,降低影片觸及爭議或引發觀眾強烈反應的風險。

### 行銷與品牌認知
「中華製」「中華品牌」等說法可被用作包裝術語,讓產品看起來更具歷史或工藝形象,利於建立正面第一印象。

### 習慣與語言來源
部分影片主創或字幕翻譯受中文媒體、供應商或原廠標籤影響,直接沿用「中華」類稱呼,或是為了迎合中文觀眾而使用較接近中文語感的表述。

### 諷刺、幽默或刻意區隔
有些創作者用「中華製」帶有輕微諷刺或戲謔意味,用來暗示「中式仿製品」「非正牌」或區分原廠與山寨產品。

### 搜尋與SEO考量
影片標題與描述中使用不同詞彙(如「中華製」「中國製」)可以增加被搜尋到的機會,擴大流量來源。

### 小結建議
- 欲精準呈現來源時直接標示「中國製造」或列出生產省份與廠商。
- 若擔心敏感度或想營造特定語感,可用「中華製」但應同時在說明欄或影片內註明實際產地以維持資訊透明。
掐雞屁踢似乎也有踩到重點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也帶有文化語感差異的現象。日本 YouTuber 或媒體在介紹中國製產品時,用「**中華製(ちゅうかせい)**」這個詞,而不是直接說「**中国製(ちゅうごくせい)**」,其實背後有幾個層面的原因:

---

### 🈶 1. 語感與政治中立考量

在日語中,「**中国(ちゅうごく)**」不僅指地理上的中國,也強烈帶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政治意味。
相對地,「**中華(ちゅうか)**」聽起來比較文化性、柔和,也較不具政治色彩。
因此:

* 「中国製」 → 聽起來比較官方、政治化,甚至讓部分觀眾聯想到「共產中國」。
* 「中華製」 → 語感較中性、文化味強(像「中華料理」「中華街」那樣),更適合生活、消費產品的語境。

👉 所以一些 YouTuber 或電器發燒友刻意說「中華製」,是為了**避免政治聯想**、保持語氣中立或親切。

---

### ⚙️ 2. 行銷與語氣策略

在影音器材、Hi-Fi 或 DIY 圈中,「中華製」有時甚至被用來當成一種品牌風格代名詞。
例如:「中華製アンプ」「中華DAC」在日本網路圈中,幾乎變成一個固定用語,意思是:

> “價格便宜、規格很高、品質有時驚人但也有風險的中國品牌產品”

就像英文圈有人說 **“Chi-Fi” (Chinese Hi-Fi)**,日文圈的「中華製」就有這樣的味道:

> “性價比高的中國品牌電子產品” 的代稱。
> 這樣講比「中国製アンプ」聽起來更像是一種次文化圈內的口語、帶點幽默或愛用者間的默契。

---

### 💬 3. 歷史語感與媒體習慣

「中華」這個詞在日語裡,從明治時期就常用來泛指中國文化(如中華料理、中華文明)。
而「中国製」更多用在正式的產地標示(例如商品包裝上)。
在口語或YouTube這種輕鬆語境下,講「中華製」比「中国製」聽起來更自然、順耳。

---

### 📺 4. 例子

* 「この中華製アンプ、音が意外といいですね!」(這台中華製擴大機音質意外地好呢)
→ 表達驚喜、口氣輕鬆
* 「これは中国製の製品です。」
→ 書面或新聞式語氣,中性但比較正式生硬。

---

### ✅ 總結

| 用語 | 語氣印象 | 適用場合 |
| ---------------- | --------------- | --------------- |
| **中国製(ちゅうごくせい)** | 正式、政治中立但略生硬 | 報導、產品標示 |
| **中華製(ちゅうかせい)** | 口語、文化親切感強、帶次文化味 | YouTube、論壇、電器迷圈 |

---

如果你願意,我也可以整理一些日本影音器材YouTuber(如「フジヤエービック」「ガジェット系チャンネル」)在影片中實際用「中華製」的語境例句,來看他們是怎麼用這個詞的。要嗎?
利用AI翻譯了日本音響YouTuber的影片:

影片主題是介紹 AIYIMA A80 中國製數位擴大機,包含外觀、分解、測量性能與實際聆聽結果。

AIYIMA 是以高效能 IC 芯片打造高性價比產品的廠商,A80 現在價格約 24,000 日圓,2024 年上市。

主要規格:採用 TI 的 TPA3255 高效能數位擴大 IC,有 PFFB(後級濾波回授)技術,內建 ESS Technology 的高性能 DAC,DAC 信號可由 pre-out 端子直接輸出。

前面板僅有音量旋鈕,提供三組數位輸入與兩組類比輸入,AUX out 即為 DAC 輸出。
喇叭端子的螺母採透明設計,作者提醒是否易碎?要注意。附有簡單遙控器,但所有操作以主機本體為主。

配備高效氮化鎵(GaN)變壓器,規格為 48V 5A,插頭設計能承受高電流但較難拔除,插拔時需注意要先插好DC端之後再插AC插頭,以避免有火花。

開機方式為點擊音量旋鈕,旋鈕具備機械感。顯示部分為稀有的類比雙指針電表,可顯示音量等級,具備細緻動作與多種顯示風格,亮度與表頭類型都可調。

表頭刻度非傳統 dB 或線性,僅為符號,當滿刻度時自動切換刻度範圍,能呈現10Hz到20kHz頻率範圍。

分解展示金屬加工的音量旋鈕,部分運算放晶片(OP AMP)可更換,並展示 DAC 結構與啟動時繼電器聲,沒有會降低音的機械接點。
測試結果:4Ω 阻抗下最大輸出達 150W,隨附變壓器可穩定供應 135W,150W時音色有“破綻”?(直翻)。



超過1W時失真低,但噪聲偏高,這應是IC的性能,頻率響應接近全平坦,暫態響應也優異,無明顯音色染色。動態範圍最高約 110dB,足夠對應CD 格式需求的性能,線性表現佳。

阻尼係數(damping factor)高於 200,歸功於 PFFB 回饋設計,高頻略降仍屬足夠。音量電子調整些微有誤差。

pre-out 輸出表現全平坦,噪聲與失真極低,已接近量測極限。低頻阻抗略高,可能與耦合電容容量不足相關。
實際聆聽部分,原聲和擴大機聲音(編號1與2)盲測辨識,強調A80聲音頻率響應平坦、失真低,聲音幾乎難以分辨與原始訊號差距。

結論:A80展現Class D擴大機的進步,動態範圍到110dB均呈線性,特性良好、線性優異並足以取代類比擴大機,類比式的output level表頭和金屬旋鈕具獨特性,適合音樂欣賞及實驗用途,是同級產品中少見的高性能選擇。
小凡的凡凡
AI說150W 時會發生音質崩潰?那這產品包裝盒上印著300Wx2該怎說?推薦變壓器48Vx5A不是=總功率只240W?不是在挑毛病,而是設計製造測試行銷數據該一致性,再有AI會加註他未必正確
Mitsuaki168 wrote:
利用AI翻譯了日本音...(恕刪)


小凡的凡凡 我再看一次影片,人工修改了AI的翻譯,請參考.
不懂電學,還是問了掐機屁踢,回答說明的有模有樣,不知有無AI幻覺亂湊回答/正確與否,請自行判斷

【D類擴大機變壓器48Vx5A 可能產生300Wx2 輸出嗎?】...略
=>【峰值功率呢?】...略
=>【你說[除非直流電壓提高到約 69 V 或以上,或採用不同架構。]這裡指的是何種架構?】
...
我說的「不同架構」指的是在不單純依靠一組固定 48 V 直流電源的情況下,透過改變放大器內部的功率轉換或輸出拓撲,讓它在短時間內或特定負載條件下產生更高的有效輸出電壓/電流。
這裡主要有幾種實務常見的做法:
一、升壓式電源架構(Boost / SMPS with PFC + Step-Up)
...例如 ICEpower 700AS1(輸入 AC85–264 V,自升壓成約 ±70 V DC,單聲道 RMS 700 W)...
二、電容升壓/電荷泵式(Charge Pump / Voltage Doubler)
代表例:TI TPA3255 模組(標稱 48 V 供電下可輸出 315 W/4 Ω 峰值),實際是利用內部架構與極高效率,使其短時峰值達標;但 RMS 約在 150–180 W 左右。...
三、橋接或多相架構(Full-Bridge / BTL / Parallel-Bridge)...
效果:
在相同電源下(48 V),可比單端架構多四倍輸出功率(理論上從 V²/8R → V²/2R)。
不過這通常已被現成模組採用(例如 TPA3255、IRS2092 模組都是全橋)
...
總結
架構類型 是否能突破 48 V 限制 可否達 300 W × 2 成本/複雜度
單純 48 V 全橋 D 類 ❌ 約 100 W × 2 ★
升壓 SMPS(±70 V) ✅ ✅ 可達 ★★★
電荷泵/倍壓式 ⚠️ 部分可(峰值) ≈ 200 W 峰值 ★★
Class-G / H 動態軌 ✅ ✅(短時或持續) ★★★★
加大電容儲能 ❌(僅拉長峰值時間) 部分可(瞬時) ★★
mbacc99
3255晶片 4歐姆 52v10a 極限才是 300W*2 啦,以一般用途的48v5a 8歐姆 就110W*2 (48v10a 130w*2)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