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問各位玩音響的前輩們,八、九年前DENON的旗艦機AVC-A1SE(日本內銷機)值得花4萬元購買嗎?

= =
我建議去買新機~
不是說他不好~是那人二手PO太高了
都幾年前的機種了阿....
又不是經典款~+上使用狀況未知
其實不怎麼需要看了......
DENON這個品牌在十萬以內的都不錯
CP值很高
但是超過十萬以上....
像他的現役旗艦.....要價四五十萬
MBL綜擴 7008表現上就勝過他了

我沒說他不好啦~
我自己有一台2809跟現役旗艦.....
只是我還是把他歸類在劇院擴大機上
而劇院擴大機這種東西
跌價很快
原來DENON AVC-A1 系列這麼好,921地震後接收了一套,目前使用中!整個推動的功率蠻滿意的!不過和現在可以有HDMI的產品來比,他真的老了!沒關係!用到他壞為止!
solomonqoo wrote:
感謝各位的實在建議,...(恕刪)


t4_9056 wrote:
沒玩過旗艦A1系列....(恕刪)


"一樣米養百百種人"…

也感恩大家對我的指教~~~

A1系列 vs 次世代…我覺得聲、質大不相同的
有機會如果周圍朋友,或是可以借聽的到 A1 系列的"發聲"話,你會了解其中這些老朋友著迷的原因。

就好比,結婚後吃著老婆的愛心飯菜時,常常還是會想著…
"嗯!怎麼飯菜味道還是媽媽的好吃呢!" (當然老婆的也不差啦!)

另外,恭喜solomonqoo能有那麼大的決心及手筆入手那麼多好玩的銘器!
ESPECIAL...MPS-2510...這款主動式專業版的 S-150 ,她也是我心儀的升級對象…
但好在她是主動式SPK,不然用 3803 推是有點可惜及勉強~~~
而且買 3803 了,怎麼沒有考慮 A1SE or A1SR(USA是5803) 呢?價格不好嗎?
有機會、有"臂力"…真要去扛一台 A1 系列回來餵餵 MPS-2510 哦!

另外 SUB 的話,可以直接考慮 MX-350 了!哈哈哈…我了解到的價格約 NTD 90000 左右
但那個效果連 MX-150, 250 可能都只有她的一半功力了!

這裡給你參考~~~
M&K - Dream Home Cinema

加油!

我的 A1SR 獻醜了~~~






YeLo is 3C man...Nikon-D700,MK-S150,Denon-A1SR,SHARP-46GD7T,PS3,iPad,iPhone4&Mil
不好意思,多po了一次!不好意思,多po了一次!不好意思,多po了一次!不好意思,多po了一次!不好意思,多po了一次!不好意思,多po了一次!不好意思,多po了一次!不好意思,多po了一次!不好意思,多po了一次!不好意思,多po了一次!
感謝各位的回覆,也感謝yellowhuang的說明,訂証一下:MK MPS-2510是被動式的,MK-2510P才是主動式的。

其實建構系統在選擇器材上,我想了很久,MK喇叭是我喜歡的品牌與聲音(很可惜MK倒了,後來被丹麥的廠商接手),因此我才預先收購了MPS-2510的喇叭(因為房間空間的問題,故出售改換S-125*3),並且準備入手第二套,雖然這個價位有很多選擇(入手11萬,若是台灣代理商的價錢,可能要到18萬),但還是考慮到未來住家的空間與搬動時的問題,希望是個子不大又能發揮足夠能量的喇叭,這成為購入MK的主要的原因了。

發這篇文的時候,根本沒有想到會入手MK MPS-2510這款喇叭(也是運氣運氣,朋友買新屋裝潢,陪朋友添購家庭劇院設備時,剛好遇到的),而且也沒有想過要前後級分離的設計,也是陪朋友購買喇叭時,順便在賣家的視聽室,試聽了MK S-150的喇叭搭配THETA Dreadnaught II 225w*3的後級,以及denon AVR-3808兼任前級的搭配,覺得應該是很不錯的搭配,至於目前次世代的音效與視頻,應該還是不太普及,因此在擔任前級擴大機的角色,我選擇了僅具有AC-3(杜比數碼)與DTS解碼功能的denon avr-3300,然後preout到THETA Dreadnaught II的後級,我想目前這樣的建構,對現在的我就非常足夠了。至於為何要選用THETA的後級呢?當然在第一眼時,就被他的身軀所吸引(當然它經常出現在各大音響展的現場)、它的可抽換式模組(雖然後來應該不會在添加了),以及試聽過後,回家上網找尋各評論資料時,如以下這篇(如果違反站上規定,還請提示刪除):http://primeav.audionet.com.tw/0AVReview2002/074/Equipment/Theta%20Intrepid.htm

我想我就決定選擇它了,所以現在托朋友幫忙找這一台後級擴大機(如果各位網友有便宜的管道或二手要脫手,請幫忙提供資訊呦!先謝謝各位大大了。要THETA Dreadnaught II二代機,以及225w*5聲道)。

而重低音當然也選用MK系列, 當然我知道MX-350是非常棒的逸品,但考量預算與空間因素,我會先試用MX-250,看看有沒有機會找到品相好又價美的二手品。

我想以一個上班族來說,建構一個自已理想的視聽室,難度應該不低,所以我現在是逐一的慢慢購入,一件一件來,金錢上較不會有壓力(應該比買了不是自已想要的設備後再升級來的省錢吧!),所以順序就是:
1、5.1的5顆喇叭:MPS-2510
2、後級擴大機:THETA Dreadnaught II 225w*5
3、重低音:MX-250
4、前級擴大機:目前denon avr-3300先頂著用
5、投影機與布幕:未來好久的事情囉~~~~~~~


現在偶爾看一些之前蒐集的DVD,AC-3與DTS的音效就已經非常滿足我了(等之後不滿足時在升級吧!)。

非常感謝各位網友的建議,若未來器材有增加時,會在與大家分享。只不過音響器材買越多,我的nikon鏡頭就一顆一顆離我遠去,目前買了MPS-2510的喇叭,故要出售nikon 17-35 f2.8這一顆來補一補現金缺口,嗚嗚~~都是音響惹的禍!!
solomonqoo wrote:
我的nikon鏡頭就一顆一顆離我遠去...(恕刪)


哈哈哈…看到這一點實在是和我一樣的"遭遇"~~~
而且我是前前後後出了四顆好鏡…
Carl Zeiss 50mm - F1.4,
Nikkor 85mm - F1.8,
Nikkor 70-200 - F2.8(還是灰白色),
SIGMA 100-300 - F4.0,
~~~~~手邊就留幾顆實用好了

但為了自己另一個理想生活,我想這樣的犧牲是值得的!

看來我們還有幾處相似之處…
男人嗎!有了正常工作、收入後,生活就是玩玩單眼、音響、3C產品、手錶…再有能力就是玩車…這樣才有樂趣嗎!

再一次為我們加油!!!

PS1. 朋友啊!再一次證明…M&K是會讓初聽她表現的人深深著迷的,你要試試嗎?!
PS2. Solomon 記得如果買了MX-250之後,鄰居來抗議時要好好請人家進來坐坐,順便欣賞M&K的表現,這樣他們下次再聽到"轟轟轟"的低音炮聲音,他們會一笑而過的!
YeLo is 3C man...Nikon-D700,MK-S150,Denon-A1SR,SHARP-46GD7T,PS3,iPad,iPhone4&Mil
更新:
上回提到,家庭劇院的設備選擇,現在來更新一下(當然不是開箱文啦,有的是買的時候有照一下,有的是直接取得網站上的參考照片,還請見諒):

■我的喇叭MK MPS-2510(被動式的) ->>第一套已經在家裡了,第二套,這兩天天人交戰中,要買兩套來組5.1聲道嗎?哎~~~~貴呀!今晚po完,明天應該就會去拿回家吧~~我冏了

第一張是當初在賣家處開箱的唯一照片,之後就封裝回去了,因為房子還沒有買,所以.......又冏了




■我的後級擴大機Integra Research RDA-7.1 150w*7 ->>已經在家裡了(本來要買Theta dreadnaught II 225w*5,但是...那天剛好賣家有新貨到,我被這一台吸引了,聲美,細致,做工精致,打開來有電腦設計的感覺,而且也是模組插卡式,當然有人說其低音的部份較弱一些些。另外本來也考量了lexicon lx-7 200w*7,不過感覺上不合自已的調性,所以就放棄了)

當天是用mk s-150作為前置喇叭(L、C、R),後面則是一般的環繞,前級是denon ,後級擴大機則是theta dreadnaught II 225w三聲道,使用的測試片是DTS測試片-Demo 9(5.98G)英雄(萬箭齊發),我們三人閉上眼睛聽,特別是箭射中趙國練字房中的燭火台,那犀利的射穿聲,真是銷魂呀!但是當下並沒有要購入,只是請老闆幫忙找五聲道的dreadnaught II,如果有找到,那就會搬回家......................

過了二週後,陪友人去買環繞喇叭,剛好老闆有新貨到,也就是integra research RDA-7.1,身上也帶了錢(本來是要將另一套2510帶回家的),想說就試聽看看吧!反正後級也還沒買,一打開箱子就被其精致的外觀吸引,仔細看了他的架構設計,真的是太符合自已想要的,模組化設計,超大散熱片,以及那隱藏在機殼下方,隱約可見的「Integra」字樣,還有還有那超重的重量(52.5kg),怎知不聽還好,一聽就中箭了,比起theta更是鮮明,還要利索!一樣的閉上眼睛,當箭射中趙國練字房中的燭火台,我們三人聽的太認真了,竟然被嚇了一跳(快速的刺入燭火台,被其快速與力道驚嚇到了),試聽完當下就決定選擇這台了。

當然不免俗的,我們也試聽了lexicon lx-7,在感受上就沒有這麼的強烈了(當然這是個人的觀感,並沒有說哪一台好或不好,而且器材是要長時間聽才會發覺更多的小細節與器材的特色,當天我們只聽了2個小時而已)。因此很高興的(也很辛苦,因為實在太重)抱了Integra Research RDA-7.1回家,MK mps-2510就只能等下次在來抱回家了!

<Integra Research RDA-7.1>







<Theta dreadnaught II>






<Lexicon LX-7>





■我的重低音MK MX-350 MKII ->>8/20左右會到貨(考慮了很久威力登 VELODYNE DD12與mk mx-350,最後還是決定採用同一品牌系列,搭配上較一致 ,友人選擇了Velodyne DD15,屆時在跟朋友借來試聽一下),這筆錢也準備好了!






■我的前級,很有可能是美規pioneer SC-05 ->>未入手(與台灣的LX71是同規格)




#############################
這裡補充一下Integra Research RDA-7.1的相關資料。

Integra Research RDA-7.1
RDA-7.1是HI-END級品牌Integra Rerearch的第2代產品,其通過了THX Ultra2認証,具有150W×7ch,8Ω/300W×7ch,4Ω兩種輸出模式,總輸出功率超過了1000W,就算是應對THX Surround EX系統下更高性能的揚聲器也是遊刃有餘。此外,RDA-7.1對稱雙極型電路結構,還具有大電流輸出級,高達600焦耳的能量儲備,確保具有足夠的驅動能力,足以符合任何揚聲器的規格要求,提供更佳的揚聲器表現。為了獲得更加優化的信噪比和動態範圍,RDA-7.1還特別採用了低負反饋線路設計,使音色有更佳的純凈度。同時機器內建有3組增益級放大可減少音染,使聲音更真實自然,大大改善了空間的營造能力和空間感表現力。

#############################
前面這些器材,就把我的錢搾光了,實在是花太多錢了,線材的部份也還沒買呢!我想前級可能會先暫停一下,緩一緩吧!女主人現在還在澳洲遊學,等她回來發現我花這麼多錢買音響,她一定會殺了我!我最好趁這段時間,趕快把錢賺回來,存回銀行去,不然............可能會面臨離婚的可能性呀!音響玩不得呀!我想最多就只能花這麼多了,不能在搞下去,會鬧家庭革命的!

PS:如果之後整套買齊後,我會在回來更新、一一開箱,以及安裝試聽後的心得分享!謝謝各位。
solomonqoo wrote:
更新:上回提到,家庭...(恕刪)


恭喜網兄入手了好機器!
不過小弟更期待屆時網兄的MK MX-350 MKII 與Velodyne DD15的試聽分享~
以前的頂級機,雖然就現在的眼光來看,音效/影像規格技術全都遜掉,但老機並非完全一無是處
我那台近10年的Marantz SR-18EX(當年算是Marantz老二哥),電源線圈,又粗又大顆的電容等,讓它的機身足足有25公斤的份量
就現在而言,若僅接一般CDP訊源,其實還是相當不錯的組合,畢竟Marantz本就以音樂性為取向

不過如果是現在的預算要購買,其實還是買目前的中階機會比較實用,不建議回頭買老機皇
我也剛訂了RDA 7.1, 跟你同賣家, 看這台很久了. 沒想到被你先買走. 前級也在等Integra DHC 9.9. 剛好也在考慮MX350或DD15或SVS. 改天交流下心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