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HomePod當作音響來聽。。。

昨天到直營店詢問店員了
1 iMac上真的無法直接當電腦立體聲喇叭使用
iTunes上音源輸出,雖然可以切到立體聲HP播放
但CD時無法使用
2 店員說最多可以接到六顆
但我看了店頭用來播放的iPad上有抓到10顆
加上播放都要密碼
就不想麻煩店員了
因為店員早已經被我問一些使用問題問到不想理我了
3 目前市面上AirPlay2的產品
照道理說應該可以用HP當作喇叭
不過店員不敢跟我掛保證
zuzu wrote:
昨天到直營店詢問店員...(恕刪)

以目前了解,有些所謂支援Airplay 2應該只有Airplay 2接受功能,沒有發送功能。



哈~已經勸敗三位朋友成功,一位以前曾想入門發燒音響,玩一陣子後但最後放棄,現在用HomePod重拾聽音樂的樂趣。

一位是攝影師,買來放在平日看書的角落處


(C) Jimmy

另一位本身有在玩老音響,本來想收他的二手,以為這麼低階的應該很快就會拋出,但他卻說蠻有樂趣不想拋售


(C) Kim

希望這產品能讓更多的人,開始有那種多花點錢,能聽到更棒的聲音的想法⋯⋯



再推薦一首
Chris Botti - No Ordinary Love
這首的低音Bass在Homepod非常舒服好聽

入手第二顆HomePod!

短期應該不會取代二聲道系統,主要用在多房間播放系統很有趣,客廳房間各一顆使用,當作平日背景音樂喇叭非常稱職。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ricky_lin wrote:
入手第二顆HomePod...(恕刪)


我想很認真的請問

版大買了第二顆homepod後 試用它來當立體聲時

聽起來的感覺如何? 或是會很推薦買過的人直購第二顆嗎?

我是上個月剛入手第一顆的小小愛樂者~
baby2406 wrote:
我想很認真的請問 版...(恕刪)


我是沒買過,正在做功課,但您問題的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買兩顆。 因為要放一起,或是分開放 皆可,隨心所欲。 Youtube上面很多分享,自己聽一下感覺就知道答案了。
baby2406 wrote:
我想很認真的請問 版...(恕刪)


建議買入第二顆

台灣上市就買一顆
後來隔個禮拜又增添成立體聲
使用了一個多月下來
發現因為轟趴要有網路環境
沒有網路環境根本無法使用
還有非常吃網路頻寬
像我的是用第四台最便宜的
因此跑起來有點吃力
偶而會斷線
還有我試過將一顆放在客廳
一顆放在房間
房間那顆常常會無法正常播放
因為離無線基地台有點遠
所以我兩顆都放在客廳電視旁
當作立體聲劇院

其實一開始聲音沒有很漂亮
不過就像有些音響喇叭
聽久了聲音就會出來
還有有時候覺得他的重低音太重
不自然
建議家裡有蘋果產品再購買
否則他不是一般藍牙喇叭
擴充性不夠

如果在大台北地區
可以到直營店聽兩顆效果
當初就是這樣被電到的
YouTube可能比較聽不出來
那種被聲音包圍的感覺
請問樓主 背景不是牆是大片玻璃適合嗎?
ricky_lin wrote:

入手第二顆Home...(恕刪)
z8892960 wrote:
請問樓主 背景不是牆...(恕刪)


我覺得背面玻璃不是很合適,HomePod必須依靠背後牆面的反射效果會好很多。

HomePod需要二個因素提高聲音,目前我最喜歡是放在流理台上 -
1. 下面墊材是人造石,低頻比較扎實,不會有太氾濫的問題。
2. 牆壁黏的是厚玻璃(跟玻璃窗音質不同),能改善中高音稍悶的問題。



baby2406 wrote:
我想很認真的請問 版...(恕刪)


簡單回的話,跟zuzu的建議一樣,可以買!
建議可以直接在官網買,官網買可以退貨的,若你聽了覺得還好的話。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聽說,桌面是木質的話 會更好 ???? 嗎 ???


快速試聽了一對HomePod,一起談單顆與一對HomePod的感覺,雖然我之後主要是單顆的情境使用!

對比我的二聲道系統為

DAC + 前級 - Marantz HD-DAC1
後級 - DA&T XP-200 mono mono
喇叭1 - AE-1 Classic
喇叭2 - Usher S-520

說明一下對比的系統,HD-DAC1對於AE-1系統算是等級低了一等,之前走全部高解析的風格,換成HD-DAC1雖降低了解析度,但音色舒服細節也算不錯,所以就一直留下來用。Usher S-520原本是放在房間搭配U1使用,U1賣掉換了顆HomePod,用單台XP-200其實效果比mono mono合適,單台XP-200搭配S-520聽起來比較寬鬆。



1. HomePod對我最大吸引力就是音樂表現的完整度 - 低頻超越大部分中低價位的書架喇叭

每個人選擇喇叭的哲學不同,對我來說會盡量的選擇低頻夠的書架喇叭。大部分書架喇叭的缺陷就是低頻,低頻不夠每首樂曲其實都聽不到完整的狀態,這也是我當初選擇AE-1的原因 - 6萬元左右的書架喇叭,給我很好的低頻表現。

HomePod的低頻下沈的能力很強,甚至微優於AE-1。低頻的量方面,多於AE-1,而S-520的低頻下沈與量就差多了。但它的低頻有時會量太多而掩蓋了中頻,當然在低頻的密度與Q度上,大概中規中矩,離AE-1優異的低頻品質就差了二階以上。



2. HomePod最大賣點,還是在於它的空間感知技術自動調整音效



以我目前的環境問題,AE-1系統缺點在於聲音的包圍感跟延伸音不夠,雖然也有HD-DAC1水準不高的原因,對比之前的二個居住環境聲音是比較差,但我也不喜歡為了音響去搞一堆影響生活空間的東西。這時HomePod的空間感知自動調整,讓一對HomePod在包圍感上優於AE-1系統。



3. HomePod因為價格定位,在細節解析度上並不出色

因為我的AE-1 / S-520都是解析度高的喇叭,所以一對HomePod暫時不會取代我的二聲道系統。因為我沒有長期使用非高解析的喇叭,所以比較無法談大概在多少價位喇叭的感覺,但以細節表現的話仍是滿清晰的(在低頻量有搞定的狀態下),但跟細節很多的AE-1來比較,比如鋼琴大力彈的那種力量感覺,HomePod可以表現出來,但之後尾音的那種些微振動與延伸,在A-B Test下就聽得出差距不少,而小提琴大提琴的弦樂細節更是差距滿多。

當然跟AE-1這種超多細節的喇吧比太嚴苛,但跟S-520相比而言,HomePod也是細節少了些,但以一二萬的價位來看,我並不覺得特別差。



4. HomePod的音場定位,單顆有音場,一對有更大音場與雙聲道的定位

單顆HomePod音場左右大概42"電視機的寬度,但樂器的定位仍然是單顆喇叭的感覺,沒有左右位置的清楚定位。

但一對HomePod聽來就有雙聲道音響的感覺,音場寬度會大於二顆的寬度,包圍感更佳,樂器的定位算中規中矩。如果以AE-1也擅長的音場定位(以聽Miles Davis的Kind Of Blue中Flamenco Sketches為例),左右分為7-10個位置的話,一對HomePod會稍模糊,大概表現5個位置的感覺,在樂器的位置感上,偶而會有些為飄移的感覺。



5. HomePod單顆跟一對的差別

以HomePod給我的驚喜,仍然是單顆最讓人吃驚,畢竟一萬元能買到這樣科技品質的"音響"讓人不可置信!單顆的音色乾淨無味,低頻下沈能力驚人但量稍多密度稍鬆,音場與包圍感佳,Run-In一陣子後,中高音明亮不少,但仍不是那種女毒或明亮的音色。若在大空間播放爵士樂或古典樂,因為音量調到70%以上,控制力變弱不少。

當作雙聲道的一對HomePod,則音色走向幾乎一樣,音量大概會增大至150%,控制力變佳低頻比例降低,所以三頻更為平衡,樂器定位感算中規中矩,但二萬元的價格,我覺得也沒有其他二聲道音響的綜合評價能高過它的。



6. HomePod在低音量下仍然可聽

身旁有些朋友喜歡全音域喇叭,因為在小聲量的狀態下仍然好聽,而一般的發燒音響要搞到大聲好聽而小聲也要很棒就非常的困難。HomePod的特別優點就是低音量下仍然好聽,中高頻清楚外,低頻完整,這應該也是歸功於透過晶片的聲音強力運算所產生的優點吧?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