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音響店本錢是不是要非常粗?

veryhappyman wrote:
人一多.被哪個阿貓阿狗壞了這廠商
可不是我樂見
...(恕刪)


對對對

代購好像只做你家生意就可以活下去
像你說見不得人趕快收起來,不要讓別人看見
Eddychiu wrote:
老一輩有錢人都玩到頂了,年輕一輩沒錢,...(恕刪)


這正是現在音響店的痛處!顧客消費情形也像『M型社會』,中階產品似乎不太好賣!
對於年輕一輩(30歲以下)而言,現在月薪4萬跟"10年前的4萬",價值完全不一樣。

但說實在的,重音效的電腦玩家也的確是個市場!其中一些人可算是未來兩聲道的潛在客源。
藍光城市 wrote:
其實這樣也不公平阿!
因為現在懂得人跟不懂的人能砍的%數不一樣,所以才會讓人覺得音響的利潤很高~
...(恕刪)



新手買比較貴, 老手買比較便宜, 有時候換個角度想, 就經濟學來講也有點合理, 因為多出來的利潤可以算在售後服務, 像有些軟體, 售價是統一售價, 但是把售後服務當成一個產品另外在賣, 老手因為經驗豐富 買了之後 除非重大問題 不然不太會需要客服人員來處理問題, 但是新手可能就比較頻繁需要客服人員協助, 所以 新手和老手 對於商家的成本是不一樣的.

就像你賣一台電腦給電腦工程師 和 賣給一般對電腦不太熟的人, 有做過電腦售後服務人員就知道了, 打來抱怨說無法上網, 然後電話線上用各種方式檢查最後是網路線沒插...


老手可以砍比較多趴數, 因為賣方知道對方是老手, 之後應該可以省一下一些售後服務的成本 所以願意讓老手用更優惠的價格購買.
看看那些 DIY 的 或 clone 名牌的廠機 一台賣不到多少錢
音響這東西 常常定價幾十萬 實售價只有一半價
這個策略 讓人對音響的價位沒甚麼信心
又例如 一隻日本耳機 到美國 買 含運 含關稅 含服務費 一支只要 21000.- 但台灣所謂公司貨一支 要 29000.-
日本買換算台幣也要 25000
但真正的價位?
應該比 21000更低
也就是 台灣賣兩支就可以賺回一支了 這還用零售商的價位推算
早就看透音響界的黑心了

如果能向筆電 或組合電腦 每個零件的價錢都估得出來 的精神看齊
那才是 誠實之道

我建議不仿 推一推 台製 所謂土砲
每個零件的價錢 你都可以去電子材料電買得到

物美而價廉
這些音響大廠 參考參考就好
ako wrote:
看看那些 DIY 的...(恕刪)

我同意你的看法,但銷量達到或接近筆電、組合電腦的一半也許還有可能。
重點是很多音響店不是每天車水馬龍,顧客絡繹不絕上門,
花點時間作生意留住顧客好像會要他們的命,還是花太少錢?我是不太懂。
但只有萬把塊,我的經驗是你愛買不買。
當然也有少數不錯的店家,目前還是不好的經驗居多。
音響界不知道有沒有聯合壟斷(抬高價錢)這回事?

半年前物色了對喇叭, 英皮陸貨, 算是入門級的.
問了好幾家, 好像都不屑賣(可能利潤低吧!)

後來去了一家網友介紹的店, 店面很小, 老闆獨撐大局, 也兼賣二手和維修.
老闆人不錯, 只要不是特別冷門的牌子, 都可以代購.

拿到喇叭後, 帖了個開箱文, 也介紹了些網友到他那, 也毫不避諱的透露了入手價.

後來輾轉之間, 聽說其他音響店和代理商告狀, 說他破壞行情, 結果他也被代理商痛批了一頓.

問題是當初那些"高級"音響店都"不屑"賣, 今天發現有需求了才眼紅.

所以我絕對相信那些"高級"音響店賺的肯定是暴利. 也許裝修店面和音嚮室花了不少錢,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 賣個幾套"高級"音響就賺回來了. 像我這種已經打定主意要買甚麼的, 希望有多幾家這樣子的小店, 讓我有價廉物美的選擇!

我只想說一直拿外國價錢跟台灣售價比的人可以參考看看

台灣的音響(娛樂用)關稅是30%

運費 MBL 9011 約一百多公斤,走海運就好 也要4萬元

不過我是不知道代理的底價,所以我只能說 如果是良心商人在賣 利潤真的沒有這麼好!

以前年代的喇叭隨便套牌子的 可能可以 現在應該就不能了吧 尤其是有牌子的喇叭
藍光城市 wrote:
我只想說一直拿外國價...(恕刪)

我知道你是好人

另外單只商品本身來說暴利我認同一半,放眼時尚精品界都是一樣的。
乎然想到聯發科的毛利算不算暴利阿,世界上好像也沒有哪個富豪是賣音響的
huankua wrote:
乎然想到聯發科的毛利...(恕刪)


高級音響本來就是小眾市場啦,價格混亂正常啦

玩diy有diy的好處,小錢就能得到超值的聲音
但壞處是花下去就是不見了,要賣要回收很難,除非是高手級的人物了(如阿仁、楊董等)
所以有好有壞,不要執意已見就好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