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見的組合: 用NAD M33 綜擴搭配 B&W 802 D3

JW75 wrote:
說起來簡單似乎又沒那麼簡單,那您就行行好,幫樓主來「鐵板神算」一下。


lingo大說的是,沒有實際舉個例子,抽像的講法確實讓人不易理解,那弟不才也做個簡單算數表明我的認知以就教前輩。

基本上假設是50瓦的純A類擴大線路,一般純A類擴大線路的能源效率大概在25%到33%之間,擴大機內的變壓器如果是800VA來說,這台擴大機的推力大概可以到4歐姆100瓦沒問題,但喇叭的電流消耗如果再繼續需索下去,那這台擴大機的電流供應就力有未逮跟不上了。以800VA的變壓器,每聲道可以分到400瓦的電力,擴大線路的能源效率為了方便計算就低一點假設25%好了,乘下來每個聲道能輸出的推力大約就100瓦多一些,差不多是4歐姆時候的輸出功率。而800VA的變壓器重量差不多8公斤,合理推論這台擴大機的重量起碼要20公斤重。

那假如說今天接低阻喇叭是消耗電源的大怪獸,全輸出時連4歐姆100瓦都還不夠它用,可能會下探到2歐姆200瓦的話,此時擴大機的變壓器大概要到1600VA(這有點太難了),或是用到兩顆800VA的變壓器(這比較常見)才夠用。在這種情況下每個聲道可以分到800瓦的電力,乘上擴大線路25%的能源效率後,還能輸出200瓦的推力給喇叭,這才撐得住低阻喇叭的電流,此時擴大機的重量正常會超過30公斤。

由上開舉例應該比較容易理解,要判斷一台擴大機的推力到什麼程度,最簡單的方法其實是直接看他裡面變壓器的供電能力,算一下差不多就估得出來,會有點落差但不會太遠。然而推力夠只代表喇叭不會因為播放大編制音樂時電流不足突然軟腳而已,不代表這就是好的擴大機,舉凡擴大機裡用的變壓器跟電容、晶體等零件品質與配對、線路佈局、甚至焊接方式等,都會影響到擴大後的音色及失真。推力的重要性其實是看後面對應的喇叭,推力不夠當然是不行,喇叭推不動聲音會直接扁掉不能聽,但電流只要夠就好超過太多也沒什麼意義;真正判斷擴大機好壞,讓各大廠牌彼此激烈競爭的的關鍵,最終還是要回來比較音色及失真才能判斷好不好聽。
apofirst wrote:
我試過加一顆重低音, 下盤厚度有增加


好奇你加入哪一顆重低音呢?
apofirst
低階的威力登.
1000K
威力登已經只剩下品牌了....現在不太敢碰
802用300W的會比較好,B&W的是電流越充足,低音越有力.
JW75 wrote:
推力的重要性其實是看後面對應的喇叭,推力不夠當然是不行,喇叭推不動聲音會直接扁掉不能聽,但電流只要夠就好超過太多也沒什麼意義;真正判斷擴大機好壞,讓各大廠牌彼此激烈競爭的的關鍵,最終還是要回來比較音色及失真才能判斷好不好聽。


正確,擴大機的設計師非常清楚自己要提供多少的力量

其實市場上不乏"低價高推力"、"高價高音質卻低推力"之類的商品,其實設計師心裡非常了然。

如果真要大推力,預算又要節省,近期Musical Fidelity M8xi,絕對夠大家拿去應付各種大喇叭(比800D3還大的也都夠了)。
但大家選擇擴大機,不會只按照推力去選對吧
8系大概803以下比較好驅動
803比較少見,沒認真聽過
804約200W可搞定
805看口味喜好了
而802以上包含800、801
對擴大機的需求是不同檔次
當然,跟空間大小也有關聯

至於加重低音呢...
過去玩過平價國產重低音
以及MK MX150
甚至西寧找人訂製18吋低音箱
配2000W PA後級+低頻管理器
只有看影片爽
各類音樂要能跟802銜接好
玩音響這途大概可以畢業了...
1000K
你是指推力嗎? Mcintosh MC462或MC611推800D3沒有問題啊!至於音色就見仁見智了。PASS的XA60.8的確推力也夠推800D3,但要說Mcintosh不如A類,這範圍太大了
vicence
不是說MC不好,只是對付低阻抗喇叭沒必要用這類擴大機,不划算
vicence wrote:
過去玩過平價國產重低音
以及MK MX150
甚至西寧找人訂製18吋低音箱
配2000W PA後級+低頻管理器
只有看影片爽


總結就是沒有找到可以匹配聽音樂的重低音嗎
(當然這的確是音響配置中最困難的問題。比玩一些玄學商品還難)
vicence
主要是劇院跟2聲道音樂類型的調整會有衝突,曾想過用車用可儲存的DSP來搞,可是想想位置還要移來移去,放棄! 當然,空間獨立且夠大,重低音可放主喇叭兩側,且好不只一顆可應付劇院音樂類型,那倒是可試試
vicence
不然呢,就是好好想一下怎搞定那送你的4顆8吋低音跟優秀設計的美美箱體
經過幾個月的操練, 802 D3 如絲綢流暢的高音, 和蜜糖融合般的中音總是不會讓我失望.

但是偶而軟腳的低音總是讓我心癢難熬, 加上聽說McIntosh產品快要漲價的消息, 終於狠下心把McIntosh MC462

(450W) 迎娶進來. 過程也是一番波折, 因為老婆又生氣了: 你不是說沒錢嗎? 怎麼小三完了又有小四?

我只能陪笑: 這些小三小四也會服侍你, 唱好聽的歌給你聽啊! 老佛爺就息怒了吧....

話說MC 462 接上開聲一星期後, 期待中勇猛的低頻終於出現了, 從此802 D3 的低音不但結實,

且是富有層次, 峰迴路轉的低頻! 我的音響系統主結構終於初步建立了....

如果要再進一步追求音質的話, 前級是未來可以考慮的部份, 但是以價位來講, NAD M33 以串流訊源+前級

的角色是對得起它的價錢的.
Volf
[讚][拇指向上][100分]
apofirst wrote:
但是偶而軟腳的低音總是讓我心癢難熬, 加上聽說McIntosh產品快要漲價的消息, 終於狠下心把McIntosh MC462


贊贊贊! 加分先!
我買二手的MC352, 每聲道350瓦, 重達48公斤, 搬到差點腰扭傷. 你的MC462重量超過52公斤, 我猜一定是有人幫你把小四抱進來的吧?



現在你有802D3, MC462, 那最不稱頭的就是NAD M33了. 根據McIntosh原廠, 跟MC462最速配的是C53, 這台是前級加上DAC. 以我擁有C2600的經驗, 我相信你買C53絕對不會後悔. 升級不要只升級一半, C53前級趕快買下去吧, 再不買就漲價了!
https://www.mcintoshlabs.com/brand/news/MC462-and-C53-Audio-Esoterica



話說我的C2600+MC352+805D3全部都是買二手的. 這些高級器材的前主人都很愛惜使用, 品項都很棒. 否則買全新的真的錢花不下去啊!
Volf
[讚][拇指向上][100分]
apofirst
C53 確實是我的夢想, 不過再讓小五這麼快進門的話, 恐怕不只是家庭革命可以解決的.[笑到噴淚]
Monte920 wrote:
話說我的C2600+MC352+805D3全部都是買二手的.


805D3需要用到那麼大的推力嗎!!
MC352這台有10多年了吧,如果保存好放到今日來看,外觀造型一點也不顯老。

聲音可能要適應一下,聽習慣今日器材,標準可能有所不同

那個年代的老麥是厚底,暖聲,強壯氣勢的走向,加上有輸出變壓器會稍微衰減高頻,整體會比較偏下盤 (鬆軟與否要看搭配)。

現在器材對聲音的標準不同了,很偏解析很突出的高頻表現,相對高冷硬調。

老麥乍聽會覺得解析比較不高,高頻沒有這麼張揚,甚至可能有點糊的感覺。相對不尖刺不生硬,要聽久習慣後會感受到那股老麥的韻味。

有機會可以對比新麥現在也是另一種味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