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udio Excite X36 +雅瑟R1.5 or 谷津U3 or Monarchy Audio SM-70 ?

ldw406 wrote:
非常同意,我覺得音響...(恕刪)


沒錯,我也常這樣比喻讓人家容易明白.

EQ 是強迫手段,限制範圍內的改變,其實喇叭擺位,更換線才廣義來說也是等化得一部分,都對這空間內的響應頻率有所更動.
不用EQ是保證最起碼器材的原始本質不會走鍾.尤其現在注重2聲道純聽音樂的用家.
tt_koupe wrote:
沒錯,我也常這樣比喻...(恕刪)


哈哈,如果用食物來比喻,擺位比較像火侯的微調,換線材比較像調味料,至於EQ,大概是前兩個都不滿意或不到味,只好直接灑味精下去了。
當然對米其林級的美食家來說,加味精調味是萬萬不可的,就是要吃食物天然的味道,就算加,也只能偷偷加,但對一般小吃,有人沒加還吃不慣。
Antus wrote:
至於EQ,大概是前兩個都不滿意或不到味,只好直接灑味精下去了。
當然對米其林級的美食家來說,加味精調味是萬萬不可的,就是要吃食物天然的味道,就算加,也只能偷偷加,但對一般小吃,有人沒加還吃不慣。

看怎麼用,EQ主要是把被扭曲的頻率響應調修回較正常的曲線,適度使用可以比沒用更接近原味,但如果是為了達成某種特殊風味而使用EQ,那就是灑味精了。
ldw406 wrote:
看怎麼用,EQ主要是把被扭曲的頻率響應調修回較正常的曲線,適度使用可以比沒用更接近原味,但如果是為了達成某種特殊風味而使用EQ,那就是灑味精了。(恕刪)


很難,畢竟不是科班或鋼琴調音師出身,往往這片子修到不錯,下個片子又覺得有問題,

尊如 CELLO PALETTE 調色盤名氣響亮又實至名歸的銘器,也是被搞得七葷八素的.
網路借圖
tt_koupe wrote:
很難,畢竟不是科班或...(恕刪)

有聽過有玩家是會跟據每一首的特性去微調,聽到滿意後分曲目做記錄,聽的時候就會翻出調音密笈,也算樂趣之一。

我覺得沒有不好,追求極致是Hi-End的精神。
tt_koupe wrote:
很難,畢竟不是科班或鋼琴調音師出身,往往這片子修到不錯,下個片子又覺得有問題

不管用不用EQ,都有這樣的問題,沒有音響是能把所有片子都播好的。

若目的是聽原汁原味,使用EQ時不應該針對特定的片子來調,而是要用REW之類的測量軟硬體,只針對500Hz以下的波峰和波谷來微調,而且調整幅度不要超過3dB,目的是"減輕"空間對低頻的影響(但無法百分之百改善)。

若是針對特定片子來調,每換一片就調一次,這就是加味精了。
講到EQ調音,請各位大大幫小弟分析解讀以下自動校正的結果?

以下是移動喇叭「之前(喇叭靠背牆)」自動校正後的EQ Check - AUDYSSEY


以下是移動喇叭「之後(喇叭遠離背牆)」自動校正後的EQ Check - AUDYSSEY


以下是移動喇叭「之後(喇叭遠離背牆)」自動校正後的EQ Check - AUDYSSEY FLAT


Q1: 以上曲線是指校正之前的喇叭頻率響應嗎? 還是指環擴將進行以上EQ調整?

Q2: 以上AUDYSSEY(圖2)和AUDYSSEY Flat(圖3)意思有何不同? (主要差異似乎在於Flat高頻高很多?)

Q3. 喇叭靠背牆(圖1)和喇叭遠離背牆(圖2)的低音差很多,如何解讀? 符合理論嗎?

Q4: 左右聲道的低音曲線差很多,我已將左右喇叭對調一樣,表示此差異主要不是來自喇叭差異,那是甚麼? 左右空間環境? 喇叭線左3M右6M? 擴大機? 符合理論?

Q5: 校正後聽2聲道比對DIRECT(未經校正)和STEREO(經校正),乍聽STEREO明顯比較清亮,高低音都變強而中音人聲變薄弱,這樣符合以上頻率曲線的校正理論嗎?
PY8888 wrote:
講到EQ調音,請各位...(恕刪)

X36的反射孔在後面,你要前後調到聽起來最自然的位置,後反的聲音一般是反向的,擺位上要多試幾次。
右邊低音被抵銷可以調整,左右不用對稱。
Antus wrote:
這個圖看起來左邊有低...(恕刪)

【圖看起來左邊有低音boost】
Q1: 意思是左聲道的哪段頻率太強?

Q2: 該圖是否表示校正以前喇叭的頻率響應曲線?

Q3: 是否每次調整喇叭位置後,就執行一次自動校正,並觀察喇叭頻率曲線圖,頻率響應越平坦和左右聲道曲線越相像,就是最好的位置?
Antus wrote:
X36的反射孔在後面...(恕刪)

【右邊低音被抵銷可以調整,左右不用對稱】
這句話是甚麼意思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