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A-2010 超低音測試簡易重點介紹

takeone4345 wrote:
我64樓問你的問題很明確喔..
--------------------------------------------
不過你已經清楚說明你比較不喜歡聲學處理過的空間..
那對器材來說良好的空間你又要怎麼定義..?
你也是會做測量的網友吧..
希望你有空能清楚說明你的觀點..
沒空..也不用勉強..沒關係..
--------------------------------------------
原來你有空也不回應自己漏洞百出的觀點..
反而打些無厘頭的內容..
虧我還好好回答你..
真是浪費我時間..

哀..說的一嘴好球..真的都不堪檢驗啊汗(恕刪)


1.我不是在寫你

2.你的原文好像是寫

"不會回答(還是沒能力回答?我忘了)也不用勉強..沒關係.."

我看你那樣寫就決定不回你了,你哪裡"好好回答"了?

你以為偷改文章我不作聲就是沒看見喔?

話講的還挺大聲的...

3.你哪位啊?你問話我就要回?

不想理你,你就說我不堪檢驗啊?對照你先偷改文章之後又指責我不堪檢驗,這做法會不會太卑劣啊?要不要臉啊?

4.不想理你的原因
https://m.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60&t=5268791&p=26

被一群人圍剿都還可以硬凹

"現在"沒那麼多時間奉陪你啊

justthinking wrote:
是你對CEA-2010...(恕刪)
真的是不知道要怎樣溝通你才滿意??

要我滿意?你是打算說服我嗎?
難到達不成目的就要做人身攻擊?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
那種戶外測,還用那些測試儀器,難到不送測廠家做不到,要送給他們測...
說實話,有些程度的用家,那種測法自己做就可以了...
看看那個2010都測哪些超低音那些廠家願意送測就可以了解了...

我沒打算說服你,你要將這種測試奉為圭臬那是你的自由...
只不過隨便就會做出人身攻擊得人很不可取
自此不在回應你了.
李明益 wrote:
那種戶外測,還用那些測試儀器,難到不送測廠家做不到,要送給他們測...
說實話,有些程度的用家,那種測法自己做就可以了...
看看那個2010都測哪些超低音那些廠家願意送測就可以了解了...

你不會以為廠家不送第三方測試, 公司研發部門就沒有做測試了吧?

事實上, 每個廠家從產品設計開始到成品出籠整個過程一定有做內部測試. 廠家的測試儀器和使用軟體比第三方測試者高檔很正常, 因為這是生財器具. 當然廠家如何測試, 是否遵循 CEA-2010 又是另外一回事. 另外, 測試結果是否公諸於市, 也是廠家的選擇.

送到第三方測試做 CEA-2010 只是為了讓測試的結果比較能互相比較, 讓人信服. 我只跟你說 A 產品室內音壓高達 110 分貝, B 產品的室內音壓高達 105 分貝, 請問哪一個能夠催比較大聲?

拿一般喇叭來說好了, 你是在賣音響的, 你應該有看過或是聽過, 一些喇叭廠家官方喇叭的靈敏度和阻抗比第三方測試出來的數字高了不少, 或是一些擴大機廠家官方功率數據灌很多水的例子.

市場行銷的目的是要增加銷售額, 不是要說實話.

我記得以前我還在台灣時, 看到某個品牌啤酒的廣告說, "只萃取第一道麥汁"... 事實上市面上的啤酒大部分都是 "只萃取第一道麥汁"...

還有普拿疼的廣告詞說, "不含阿斯匹靈, 不傷胃"... 結果普拿疼主要的成分在身體主要是由肝臟代謝... 所以不傷胃但是會傷肝...

今天 品牌的行銷經費可以送到第三方做 CEA-2010 測試, 也可以送到 Stereophile 或 Sound & Vision 去 "買" 主觀的評測. 你會選哪一個?

李明益 wrote: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
那種戶外測,還用那些測試儀器,難到不送測廠家做不到,要送給他們測...
說實話,有些程度的用家,那種測法自己做就可以了...
看看那個2010都測哪些超低音那些廠家願意送測就可以了解了.


CEA-2010本來就是為了美國本土的超低音玩家以及廠商可以在比較超低音的時後有個公平的baseline而設定出來的測試基準

美國地大屋大 玩家庭劇院的人數眾多 你有空上avsforum看看那邊討論各種喇叭 器材 超低音的再來這邊說嘴不遲

不認識JTR, FUNK, HSU, SVS, PSA, Rythimk, Seaton, JL Audio等等為數眾多的美國品牌 是你自己孤陋寡聞

我倒是要請問你 你所謂的有品牌的超低音 指的是哪些 這些超低音又有多少有實測數據可以參考?

不用CEA-2010 你能舉出Quasi-Anechoic Chamber的測試數據就好

你再去Audioholic上看看subwoofer preview很多 真的review不多 為什麼? 因為那些所謂的廠牌貨 根本不敢跟這些ID品牌比C/P

自己去我上篇文章的連結 看看人家老美玩的都是什麼砲 看看人家是怎麼測試
justthinking wrote:
自己去我上篇文章的連結 看看人家老美玩的都是什麼砲 看看人家是怎麼測試

其實做 CEA-2010 測試很好玩的.

只是我們那幾次測試的產品幾乎都是 15吋以上的大砲, 重量都在 100 磅以上, 體積又龐大.

Marc 本身身體不好, 容易累, 旁邊還有他的小鬼在亂... 我都是下班後再殺到他家去做測試, 好幾次測到晚上11點.

可惜的是他家附近還不夠空曠, 有時還會颳風, 還有一次碰到鄰居游泳池的幫浦在運轉.

Puff Daddy wrote:
其實做 CEA-2010...(恕刪)


可惜我不在南加 不然也會去湊熱鬧的

話說 最常看到對CEA-2010的攻擊不外乎data-bass上面的資料少的可憐 只有測一些DIY或是ID品牌 再不然就是只有audioholics有在側 CEA-2010

殊不知 真的花點時間去google就可以發現這論點真是錯到不能再錯

data-bass上面有列的 是他們自己測試或是有被verify的測試結果 其他的超低音 就算沒有列在data-bass上 就不表是找不到CEA-2010的數據

像是AVSFORUM上面 不乏使用者自己測試的CEA-2010數據 另外不少公司自己也都會公布自家超低音的CEA-2010數據

除了之前提過的HSU Research, Power Sound Audio等ID品牌以外 這兩天又看到

XTZ

Monoprice Monolith 15

Outlaw Ultra-X13 SoundStage Review

Emotiva baseX S12 SoundStage Review


改用私訊
原文已刪
補字補字補字補字
瑞士刀達人虐的老莫嫑嫑der..
takeone4345 wrote:
怪獸線 vs 曬衣...(恕刪)


所以你用曬衣架當線材了,太幽默了,太搞笑了....

Puff Daddy wrote:
拿一般喇叭來說好了, 你是在賣音響的, 你應該有看過或是聽過, 一些喇叭廠家官方喇叭的靈敏度和阻抗比第三方測試出來的數字高了不少, 或是一些擴大機廠家官方功率數據灌很多水的例子.


我是賣音響的
但我還未碰過有廠商在靈敏度和阻抗這部分灌水的
我也實在想不出來,廠商在這方面灌水的意義何在?
靈敏度跟阻抗與喇叭性能優劣有何直接關係嗎?
是高的好還是低的好?

百思不得其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