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入手Squeezebox 3 整合數位訊源已好一段時間, CD收藏數位化一直只完成一半. 去年陸續
幾篇完美HTPC/NB/CD Rip 的文章看下來, 讓CD Rip 這項工作進度一直停滯不前, 直到去年
底在友站看到小葉站長對新版Olive 4HD 的介紹/團購, 引出敗家念頭一發不可收拾, 代理商團
購價一出來, 著實讓小弟陷入天人交戰, 最後不敵萬把塊的價差及Beatles Remastered 套裝CD
的誘惑, 趕在年底前請朋友下訂, 新年假期及合併Squeezebox Radio 交運的關係, 拖了近一
個月才到手.
廢話一堆還是要來個制式開箱, 心得後補囉...
===
膠帶黏了一堆, 像是垃圾堆撿回來的

Squeezebox Radio 及Beatles Remastered 套裝CD 同時入手

主角即將露臉...

主角現身, 附件排排站. 蝦密! 有HDMI輸出居然沒送HDMI 線!

似曾相識..., 猜猜Olive 4HD 騎在誰頭上...

移到測試定位, 無敵鐵金剛合體, 為了接LCD顯示, 暫時用AV Amp. 連接. 左邊是Squeezebox Radio,
想隨時隨地輕鬆地享受音樂, 是相當好玩超值的小裝備, 本篇告一段落再來介紹

切到電視畫面, 只有SD畫質, 被騙了...HDMI 輸出沒啥用, 還是直接用觸控面版好了

實際輸出畫面大小

Import 幾張CD, 三張都有資料, 但其中兩張專輯圖檔亂抓 (阿淘下課了/Chant et Dances D'Israel)

粗曠的阿淘變成新潮時髦的小姐...

阿淘的下課了顯示亂碼, 可能網路上文字為ANSI Big5碼的關係, 需自行在Web 控制界面修改


先下幾個簡單報告~
1. 設定功能不甚穩定, 一開始無法變更顯示語系, 設了網路後才有辦法再進入變更. 網路無法
自定IP, 每次設完儲存後又恢復成DHCP自動取得.
顯示畫面只能觸控顯示或HDMI輸出擇一, 設定時最好用觸控面板, 遙控器輸入要上上下下移許久
2. CD Rip 格式僅有MP3 / AAC /FLAC /WAV, 選擇FLAC 格式Rip 一片CD約6~7分
鐘, 估計CD長度若為60分鐘, 時間可能要上看8分鐘以上
3. CD 資料會上網搜尋, 但專輯圖檔出錯的機會不小, 且沒得挑選, 只能透過Web 界面修改, 若
取得的資訊不完整, 透過Web 界面後補資料可能會花許多時間
4. Web 控制界面相當陽春, 相較起來Squeezebox 的 SlimServer/SqueezeCenter 界面
彈性開放且設定多樣化, Olive 的Maestro 界面存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5. 機體上控制面版建議使用英文模式, 在執行設定/備份等特定功能時比較不會有奇怪的狀況.
在英文模式會顯示某些特定訊息指示下一步操作, 但在中文模式不一定會出現.
以英文顯示面版操作功能, 並不影響中文專輯文字顯示, 不過前提是Tag 資訊為Unicode/UTF-8編碼
===
Olive 4HD 設定篇
Olive 4HD 操控面板主畫面有四大功能, 雖然可以改變功能表為中文顯示, 建議先不要急於改變
設定為中文, 對接下來的設定操控可避免不少困擾
若有放置CD在機器內, 最上面還會多一個CD in Drive 功能, 顯示曲目資料, 按曲目直接播放,
按選擇鍵(OK)則出現播放/Rip/曲目資訊功能表


1.Music Library 內部硬碟音樂資料庫
可以依音樂類別/專輯封面/專輯名稱/藝人/曲目/自定播放清單等不同方式檢視/搜尋



2.Music Sources 播放音樂來源
選擇Music Library/CD 之外的音樂來源, 有Digital IN(當DAC使用), UPnP 資源(符合DLNA
規格的網路資源會自動列出來)

3.Internet Radio 網路電台
分Genres類別/Regions區域/Public & Info公眾資訊等不同分類檢視, 存取Favorites, 加入電
台 Add New Station

4.Settings 各項設定

(1) General Settings

(a) Set Date & Time 日期時間
(b) Set Alarm 鬧鈴
(c) Set Sleep Timer 定時關機時間
(d) Set Language 功能表顯示語言
(e) Power Saving 進入省電模式時間
(f) Switch Display 切換觸控螢幕/HDMI 輸出
(2) CD Settings 儲存CD 的音質設定/燒錄CD選項
(a) CD Import Quility
有WAV/FLAC/MP3(320k/128k)/AAC 128k等選擇
(b) CD Export
可設定燒錄CD時是否曲目間加入2秒間隙/燒錄MP3 CD
(3) Network Settings 網路設定
(a) Change Opus Name 更改Olive 4HD 命名
(b) Network Setup 網路設定
設定無線/有線連接, 手動/自動設定
(c) Network Information 顯示目前的網路資訊如IP/連線方式/狀態
(4) System Services 系統服務

(a) Backup 備份音樂檔案
經由USB備份, 於操作畫面提示時再接上USB硬碟.
硬碟無法用NTFS格式需用FAT32 分割.
備份時外接硬碟容量需大於Olive 4HD 已使用之空間, 外接硬碟若存有其它資料, 備份過程會被消除.
(b) Restore 回存備份的音樂檔回內部硬碟
(c) Software Update 更新Olive 4HD 韌體
可透過網路更新, 或至Olive 網站下載image 透過USB更新
(d) CD Batabase Update 資料庫更新(目前暫未開放)
因Olive 4HD 內部除有存音樂收藏之相關資料外, 亦存有一份如CDDB/FreeDB 之CD資訊資
料庫, 此功能可能做此更新, 但因資料龐大暫未開放; 亦可能為內部使用SQLite 資料庫格式更新)
(e) Calibrate TouchScreen 校正觸控面版
(f) Default Setting 回復為出廠設定值
(5) About Your Library 音樂資料統計資訊

(6) About Your Opus Olive 4HD 系統資訊
===
Import 音樂檔至Olive 4HD 內部硬碟
Olive 4HD 可透過網路連線, 將可接受的音樂檔案格式轉入內部硬碟
以Windows 作業系統為例, 方式為先建立網路連結/網路磁碟代號對應, 原廠建議方式是由
開始功能表->執行, 輸入 \\Olive_IP_Address\(由DHCP取得/自行設定的IP, 圖例為小弟自行設定的 192.168.1.225),
Vista/Windows7 不知如何使用叫出執行, 可以同時按 "Windows Logo"+"R"鍵啟動,

或者用建立網路硬碟的方式建立. 系統會看到共用資源名稱import

可將要匯入的檔案拉入這個共用資源, Olive 4HD 會自動匯入到內部硬碟, 若看到拉過去的
檔案從import 共用資料夾消失時, 表示檔案已完成匯入動作, 但若來源格式無法接受時, 雖然檔案仍會"消失", 但實際並沒有匯入.

目前常用可接受的格式從MP3/AAC/AAC HE/Apple Lossless/FLAC/WAV 都沒問題,
但AIFF卻無法匯入. 除了WAV 格式外, 其它格式若檔案存有曲目/演唱者/專輯圖檔 ...等Tag 資
訊時, Olive 4HD 亦能保留一併匯入. 匯入時無法讀取Cue Sheet 幫單檔分軌, 未帶圖檔tag的檔案
即便放入Cover.jpg / 曲目名稱.jpg, 匯入時亦不會做處理. 匯入檔案前先在PC上補足tag資訊
以Flac 格式分軌存檔, 會是較佳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