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剛接觸音響

訊源是MAC 和DVD player而已

擴大機是谷津B90標準版

喇叭是usher CP-6311

最近才剛接觸,所以是好是壞根本無從比較。

最近爬文看了一下,因為我訊源還是數位為主。光纖給B90解

若要是想要提昇的話。我是要買DDC還是DAC呢

常聽JAZZ類的。目前配備讓我聽起來的感想只有分離度佳(比較一般床頭音響)

目前有看到谷津的C11 和pioneer 的n50


文章關鍵字

colin6667 wrote:
小弟剛接觸音響訊源是...(恕刪)


這樣要買dac才有效果
Ddc的功能是介面轉換,本身不會讓音質更好

BHMzero wrote:
Ddc的功能是介面轉換,本身不會讓音質更好


這樣說好像所有數位訊號輸出都一樣
應該先看樓主是否要繼續用B90的內建DAC,若要繼續用,就買台C11,以B90內建的DA來說但有點貴
或是買1-3K左右的是比較經濟的選擇,應該會比廉價DVD光纖輸出好

若覺得B90內建的DAC聲音不怎樣(您已經用DVD當轉盤聽過了),在考慮升級N50
或其他的USB DAC。

我覺得AMP內建的DAC等級並不會太好,大多是預算不多過渡時期用的
我短暫用過朋友的MOON 340i(這台AMP要6位數,DAC卡要10K以上另購)
跟QB9比起來真的差很多,但價格也是差很多啦。

TPSRA wrote:
這樣說好像所有數碼訊...(恕刪)


不同數碼傳輸效果的確會有差異(導線不同,結果不同)
但DDC目前多應用在支援沒有USB解碼的DAC使用
依您的狀況:
原來:MAC--光纖--B90
改成:MAC--USB--DDC轉換--光纖--B90
多了一道轉換,效果會比較好嗎??況且USB輸出品質是頗令人詬病
給樓主參考一下

我目前是電腦-> HUB 3.0 -> DDC -> 光纖或同軸 ->B-90 DAC ->AE NEO 1

若是不考慮花大錢的情形下 B-90內建的DAC實力很不錯的

之前在店裡試聽老闆拿的是一台4萬多的轉盤 跟內建DAC比較

轉盤是100分的話 DAC也有85~90分了吧 雖然相較於轉盤一定是比較數位聲 較乾扁

但我想一定的實力還是有的 若沒一定的DAC預算 我是建議無需另加DAC

至於光纖或同軸看你喜好 但我聽起來 我是覺得光纖明顯比較好聲 原廠也是建議用光纖

我光纖只是用一般的KingCable的線材 同軸我已經換到三千多一條 我仍覺得還是光纖勝出


DDC的部份我是用對岸的樂之邦 01USD 另外還有比較高階的 03USD

這二款蠻多人用 因為主打數位輸出 以DDC來說是還算不錯的選擇 價位也算合理

主要他都是用USB 3.0 聲音相較於2.0來說好上不少

加HUB也是為了提升音質 減少干擾 更費工一點就是用USB線做訊/電分離

這部份有個論壇 有一文章專門在研究USB訊源輸出 可以參考看看


先謝過各位前輩。

這兩天也有先電詢過音響店

大部份結果都是透過c11能減少底躁或干擾

我想用c11是想比較一下光纖和同軸的差異
畢竟網路和店家有比較偏向同軸較好的言論

或是toshiba的老光纖很棒。但似乎已無生產了
想要也是要等二手。


話說音響這東西真比相機難搞。要注意的眉角太多了。

說實在的。看完各位的建議,目前沒個方向。我怕我添購產品後聽不出來。除了換喇叭和擴大機外。有什麼立竿見影的升級方式呢

colin6667 wrote:
先謝過各位前輩。這兩...(恕刪)


我看到立竿見影 感受到渴望的心

==========================================

不過車再怎樣改,後面拖一塊漂亮的鐵塊

有從根本的地方做起嗎,還是說那天車會變成玩命關頭裡面的一票怪物車

那就無妨

=================================


你現在手頭上的搭配,加上全樓想要改的好了
依然紋風不動石沉大海

===============================

我的建議是不要朝這方面花任何錢了,把錢挪來多買一些音樂吧

570 wrote:
我看到立竿見影 感受...(恕刪)


感謝大大指教。

您說的根本做起,是意指我要從線材或電源著手改進嗎。

當時會弄這套組合。其實也是先從外觀及方便性為考慮優先。

但購入後,既然都進來玩了。就想要有進步的感覺。



搖啊搖.搖黑卡搖到外婆橋.搖什麼搖.外婆說我搖"尛" ~ 小小白.你腰身越來越鬆了.視力也越來越差
要提升品質,我認為應該從更好的 DAC, 擴大機,喇叭著手吧
拿一個中低價位的含DAC 的擴大機,然後在線材跟界面上花太多錢,我認為不值得。
就算換了比較好,效果也是有限。應該不會比直接換一個更好的 DAC,擴大機,喇叭來得直接。而且也許花的錢也不會差太多。

建議不要太衝動,多聽,多比較。
直接構想下一套更上一層樓的配備也許會好一點。
換設備要考慮長久性,多比較後,看準一點,把錢省下來,一次買一個更好一點的主設備,這樣也許比較不會花冤枉錢。也不用急,時間拉長一點,也許能找到CP值更好的組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