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看到,擁有百萬級以上音響設備的人都是聽交響樂(樂器)居多,而不是聽一般流行歌(人聲),所討論的歌曲都是某某交響曲..等。這是啥原因呢?雖說各人喜好,難道事業有成(有錢)的人都聽古典樂?或是高級音響設備並不適合聽流行樂?例如硬體構造..等。本身愛聽音樂,大多聽流行歌,對高級音響的聲音感到好奇..
沒吧應該是認為這樣比較有上流的感覺?交響樂除非是新錄新奏的,不然重製版音質其實差差的....(後面有人已經看了不爽,我補充一下,是指總是有些因為歲月原音源老化導致的雜音)交響樂的好處是聽到的樂器多,有高低起伏,但缺點就是如果不愛,就是一堆雜音偶的同梯是個多年的古典交響樂迷,他的音響也沒多好,萬元內的而已吧,CD應該有了幾櫃了......聽他講說聽過的曲,跟版本,還有心得,跟天書一樣....聽的是音樂的心,不是那自以為優越的虛榮感也可以播蔡琴阿,N年前很夯不是嗎喜歡也可以播初音阿播樂團也很不錯啊K'DASH wrote:因為交響樂比較有辦法...(恕刪)
autoskin wrote:聽的是音樂的心,不是那自以為優越的虛榮感...(恕刪) +100。這是聽音響的發燒友和聽音樂的愛樂者(如貴友)的區別,那些以百萬音響聽交響樂的發燒友,聽的是音響不是音樂,對他們來說,音樂是聽音響的工具,但是對貴友來說,音響是聽音樂的工具。一字之差,差以千里。
autoskin wrote:沒吧應該是認為這樣比...(恕刪) 沒錯...我也是大學買的雅瑟+Rtec擴大機一直用到出社會近10年還是頭好壯壯CD數量....2000張左右吧...不想去算@@聽音樂去
salo0801 wrote:在網路上看到,擁有百...(恕刪) 不是說用多多錢砸出來買設備的人就一定聽某些特定音樂。而且每種音樂都有自己的特質。有人說交響樂有歷史、層次、場面、etc...但電子樂也有故事、震盪、品味、靈魂、etc...重點不在玩設備的人聽什麼特定音樂,而是人用什麼設備去體驗自己所愛的音樂。
因為音響文化是歐美傳來的 ,後來再受到日本的影響 (日本人對西方古典音樂的研究之深,只看動漫的人難以理解) ,交響樂/古典音樂就是以前西方人的流行音樂 ,在音響萌發的年代 ,現在所謂的古典音樂其實正是西方人常常接觸的日常音樂 ,這點對東方人來說 , 難以理解 ,因為這些東西本來就不是我們的傳統文化 ,所以外行人因為聽不懂就酸那些人唱高調 (當然也是有很多假仙的 !!)談到音響 ,交響樂的編制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從低音澎派的鼓聲 , 到高音的弦樂器 ,音頻範圍廣 , 各種不同頻段的樂器都會出現 , 各種樂器一起發聲時的動態驚人 ,正是考驗音響全頻段表現跟動態的好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