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後級擴大機的電源線一般都很粗?

家裡的吹風機 1500W , 電源線比小指還細, 使用起來電源線也不會發熱.
以耐電流量來計算, 確實電線導體也不需要很粗.

大部份的擴大機, 耗電都在500W以下, 很多非A類後級甚至耗電100W以下.
可是後級擴大機用的電源線, 一般都很粗.
如果用細一點的電源線, 可能音樂會聽起來軟弱單薄.

我知道音響用電源線很多空間是以隔離雜訊的材質填充,所以會比較粗.
但是訊源用的電源線, 裝在後級擴大機上, 耐電流量也是足夠的,
為什麼會有音樂會聽起來單薄無力的問題?




文章關鍵字
不要忘了,後級輸出是著重在瞬間的瓦數. 就算是一百瓦的擴大機,瞬間瓦數的要求也有可能是上千的,那電源線本身還是要有點份量才行. (另外,擴大機裏的電容是否夠? 也是很重要). 至於吹風機則主要是連續輸出, 1500W/110V = 13.6安培, 一般不很粗的電線通常是承受15A,而家用開關大多可承受20~30A,還是可以應付的.

可是你用"聲音單薄無力"來認為電源線不夠粗,我覺得怪怪的. 我個人的經驗是若瓦數上不去,則會出現失真. 舉例而言, Telarc在1979年出的那張1812序曲, 若是瓦數上不去, 那大砲聲就會產生破音. 但若是瓦數充足的話, 則是結結實實大砲聲. 另外有的鬼太鼓的演奏也會有失真破音的情況出現,這時就要用真材實料的粗電源線來應付. 至於所謂"聲音單薄",我不是很清楚,應該是比較主觀的感覺吧?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家裡的吹風機 1500W , 電源線比小指還細, 使用起來電源線也不會發熱...(恕刪)




我家吹風機 1400W , 電源線明明就很熱啊!

是我家吹風機不一樣嗎?
訊源:Accuphase DP-70V 管機:Melody SP9-R 訊號線:TaraLabs The One 喇叭線:Shark 406、ATL

blackleo wrote:
我家吹風機 1400W...(恕刪)


同意,細細的電線用在吹風機上是很容易發熱的.
不用粗一點~~怎麼多賣你兩萬元呢~~???明明成本就沒多少....

大家去看看古早60~70年代的擴大機, 還不是一般的線而已

喇吧線也是一樣細細的一條, 還不是推得虎虎生風~~~一點都不會輸給水管線

別被眼睛看到的東西給騙了~~音響是用聽的....好不好聽決定一切~粗不粗不是重點.


marx.hsieh wrote:
不用粗一點~~怎麼...(恕刪)


說得有道理,不管是經典老麥或是山水,電源線都不粗,而且還不能換!



外面的線比擴大機裡面的電線還粗,不曉得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喇叭線比喇叭內部接線還粗,又是什麼概念?
(很多都比過分音器後的高低音線徑總和還粗,這就算了,端子進入分音器的線也沒比喇叭線粗)


主要是純度高線徑有夠的線材會有集膚上高頻傳輸的優勢,但是太粗中低頻段時間相位又容易失真(慢、糊..)...

純度不夠一昧加粗線徑也沒用...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牆壁裡面的電線、電線桿到自家電箱的電線、機箱裡面的電線
其實都沒有這麼粗

為什麼,我覺得是視覺效果大於實質效果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家裡的吹風機 1500W...(恕刪)


1. 看你的$力 跟金耳而定, 一般台電端進來的線大概是8mm2。比小指頭細一些。你看到的線可能只是外皮比較厚。
2. 電源進到裡面主要是端看電源板能力(變壓器容量、穩波(電容大小跟規格)、濾除雜訊)。拆開看就可知道裡面的線大小,
變壓器降壓之後比較需要粗一些的線(電流吃的高)。
3. 電路板跟電子零件的規格(這是裡面最細的地方(銅體積))。

電源線(粗)=======>電源板/變壓器(細)======>真空管(晶體)、走線(非常細)=====>喇叭線(粗)==>喇叭內分音(很細)===>喇叭單體(很細)


這樣大概就知道(只)能改善哪邊... 還有改的效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