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不想打擾到家人和鄰居,所以客廳的落地大喇叭完全不能用
如何能有落地大喇叭的效果,然後沒有落地大喇叭的音量
想來想去,大約就是把書架型喇叭擺在靠近離自己1公尺左右的距離,再轉小聲。
這樣就可以了。
1公尺的距離,細微的音量下,要有臨場感,要有包覆感,要有好音質。
我沒這種喇叭...
既然條件已經開出來了,於是照這設定,自己開始設計一組能在深夜聆聽的迷宮喇叭箱
我是這樣想的,要簡單一點,要適型一點,要好聽一點,最後是便宜一點。
我不想做分頻,因為那會越搞越大...
我要擺桌上,箱體能小就盡量小...
我要好聽,要是難聽,我只好乖乖戴耳機去了。
我要便宜,因為我很窮

今天座在桌前,弄一晚上,算來算去,算出來了
我不曉得自己有沒有算錯
還特別去把國中數學課本給翻出來用...
在那邊算圓錐扇形面積,吐血!
我製作的是迷宮喇叭箱,做這種音箱,只要能注意兩點後大約就可以做得成功
第一是自己手中的全頻單體,它的各項數據,能掌握便盡量去掌握住
第二是算數,用計算機去算公式,畫出音頻曲線,有了曲線,才能開始設計音箱。
以上兩點是比較難的,這裡是勞心,都在燒腦袋
只要將曲線算出來,再畫好設計圖之後,剩下來的就是花錢去切木板了。
切木板,這事是木工師傅的事,我只管付工錢和材料費給木工師傅就好,這裡沒我事。
等一塊塊的木板裁切好之後,也沒我事,先去打混個一個月之後再說...
因為木頭有甲醇味...要等那味道消散,散好之後才能開始製作箱體
各位先看音頻曲線圖...

迷宮音箱,裏頭的氣道,不能隨便繞來繞去,不是繞的長就可以的
必須要繞的合理,繞得恰到好處,我指的是"長度必須得配合單體"
像我的單體不太好,它的低音最多只能下沉到65HZ,所以我如果去設計一個能下潛到50HZ的箱子,那是一點意義都沒有的
再來,迷宮氣道的長度,它只有保證了下潛的HZ數值。可是能不能一路潛的乾淨,不拖泥帶水,去除悶聲,拉提速度。
這就要看音頻曲線了
音頻曲線,這東西要怎算出來呢?
理論上...
要從全頻喇叭上的震動面積開始算。
喇叭的形狀,大體上都是圓錐狀,我們要先去求這顆喇叭的震動面積到底是多少
國中數學課本有教過
如果不想算,要偷懶也行。
三寸全頻的震動面積大約是25平方公分,八吋約是250平方公分
同此寸的每一顆單體長的都不一樣,因此數據會有差別,要自己拿尺去量,或者看原廠數據就知道了,要去找來看
為什麼我們要先去求震動面積呢?
因為迷宮音箱有氣道,會在音箱內繞來繞去好幾圈,每一個轉彎的地方都會產生截面積
基本上是一個轉彎,有三個截面積,看我畫的圖就曉得了
我圖裡面,紅色線,就是截面積
我設計的這個箱子裡,在六個彎道中,共產生了17個截面積。
大家看我圖裡的左上角部位
那裏有幾個數值,意義如下...
A是第一個截面積的意思。
3cm是指這個截面積的高度是3公分。
60cm平方是指這個迷宮音箱的內部氣道寬度是20公分,因此截面積就等於3cm的高度乘以氣道寬度20公分,所以第一個截面積A的數值就是60cm平方。
還有一個0,那指的是,此處是迷宮氣道長度的計算起點,是第0公分。
在我的迷宮箱中,共有17個截面積。
每個截面積,我賦予它一個英文單字代號,由A到Q,共17個。
最後一個的Q就是氣道的最末端處,那裡是第135公分,該處高度為10.1cm產生了202cm平方的截面積。
在我的圖裡,每一個截面積高度都不太相同,由小漸大,它必須得這樣來設計
每一個截面積高度該要設計成多少,會考驗每一位設計者的的巧思
這裡就是決定迷宮箱成敗好壞的地方
設計良好的截面積高度,再換算為音頻曲線之後,應該是會呈現出一條優美的拋物線之樣貌
圖裡的英文單字是截面積的實質落點,紅線則是理想的夢幻數值

我畫的這個迷宮音箱,由於有大小限制,我希望不要做得太大箱,選用的木板厚度是1.7公分。整個箱體的體積,高度是45公分,深度是33公分,寬度是24公分。
大約有24公升左右容積。
為了要達到我的全頻單體的下潛極限65HZ。
所以我必須要將迷宮氣道,拉長到130公分左右。
有一個公式,可以用來計算多少長度能得到多少的低音下潛數值
"340除以迷宮氣道長度再除以4就等於下潛的HZ數值"
以我這箱子為例...
340/1.35/4=62.9
340是大氣常數
1.35是我的氣道長度
4是公式裡的四分之一的常數
62.9是這顆音箱的理論下潛數值
計算下潛數值很容易,只要去拉氣道長度就好了
不過在這彎來彎去的氣道中,要如何去安排每個截面積的高度,那才是傷腦筋的地方...
通常,我們可在掏寶上發現,很多漂亮的迷宮音箱。
可惜不是每一個賣家都有按照公式去計算出正確的數值,很多人都隨便亂彎,彎的時候沒有去注意到該遵守音頻曲線的弧度法則。
有些迷宮箱子,甚至,裏頭的氣道是"等距的寬度"...
那真是浪費木材啊~~~
我設定的這箱子,並沒有遵照"截面積必須要大於或等於喇叭的震動面積之法則"
因為我要"小箱子"....要能放桌上的...要書架型的...不要大落地...
如果說我完全遵照法則來設計的話
那第一個A處的截面積將會是250cm平方,因為我的全頻單體是8寸全頻,8寸全頻的喇叭震動面積大約是250cm平方左右
那是多大面積呢?
250/20=12.5
我的第一個A處的截面積將會是12.5公分
而接下去的16個截面處高度,每一個轉彎處,都不能低於12.5這個數值...
這樣大彎道!
大家自己目測算一下,那要怎裝得進去我的這顆小書架箱啊?
故我才在,我的第一個A處的截面積,設定了3cm的截面處高度。
問題是這樣做行嗎?
基本上是不行,那不合線性傳輸的法則!
可是我看過很多大廠出的官方廠箱,他們的第一個A處的截面積,往往也都是縮小版的數值...
比如Fostex FE206E 8寸。這顆的官方迷宮廠箱,理論是240cm平方左右,但實際卻是140cm平方。
像這樣的例子很多...
我也把自己給縮小了
好家在,我本來就是設計來用於深夜聆聽的喇叭箱
我應該不會看見,我的喇叭震動面積上面,會有巨幅的震動起伏才是的。
目前我的音頻曲線的弧度,尚不太完美。
如果各位能幫我,再改出更好的數值那就太感謝了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