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先進大家好,
目前小弟剛剛換了一個高音單體, 覺得原來搭配的還不錯的高音突然多出很多,想以換分音器電容的方式來抑制他, 或是再加個水泥電組 (但是沒空間可插了)。

原來的單體是 JBL 2404 (baby cheek)
改成 JBL 2405H (鋁頭的那種) 。
目前的高音部分分音電容是 WIMA MKP10 4.7uF。(單一顆)
中低音是 BENNIC XPP 6.8 *2並聯 (疊在一起)

中、 高音都有裝衰減器。

電容的金額, 希望每顆大概在1000以內, 超過一些也可以。

喜歡新單體的增加空間感,但是覺得有些吵,且音頻變高了,有些刺耳,希望各位先進提供建議, 如電容廠牌,及音色走向。 感謝!

若是新加水泥電組 (與電容串聯),建議的阻值是多少?

謝謝各位先進賢達。
文章關鍵字
大概了解樓主問題,應該不是要更改分頻點,不用更動電容電感。
正確理解是不同規格的單體效率不一樣,置換單體後反而造成高低音量感不平衡的問題。碰到這種情形,可以在分音器與單體間加上一串一併的電阻當作衰減器。

希望有幫對問題


luxor_w wrote:
大概了解樓主問題,應...(恕刪)

謝謝您的回覆, 我只想到一個串聯電阻(本來預計是加3歐或4歐), 沒想到再加一個並聯電阻, 請教: 並聯的效用是? 表中的R1、R2是電阻值? 我該如何取捨? 因為看到降1dB的R2要用到66.7歐, 這樣不是很大嗎?
那個叫L-Pad,具有電壓分配的功能,在衰減高音量的同時避免改變原本的分音特性。若只是串電阻非預期的狀況較多,例如分音曲線轉折角改變、頻率偏移等。(上圖列表是以8ohms喇叭為例)

只看高音部分,2405H算是超高音了,建議分音在7k以上/2階衰減。整體設計應重新檢討變更。
L大專業

單串一支電阻也可以喔。L Pad就是一個簡單的負載平衡,電阻串聯加並聯還是維持原有阻抗,對分音器特性改變小。

附上連結,可自行運用

L Pad計算器網頁

luxor_w wrote:
L大專業單串一支電阻...(恕刪)


謝謝兩位專業回文, 我的喇叭在出分音器後, 在高音與中音已各裝有 L-pad,目前換完單體後, 高音的L-pad 已經逆時針轉小到剩一點點, 我會先試著在單體前串一個5歐、6歐的水泥電組試試,若效果不好也好拆掉重換。


{電組串聯加並聯還是維持原有阻抗,對分音器特性改變小。}

請教,若是未改變原來阻抗, 對於效率高的單體, 能有抑制的作用嗎? 對音質的改善方向是哪一種?

謝謝
我要賺更多,為了身邊的人.
剛好就是JBL,在其大型喇叭都可以見到類似的attenuator衰減器設計 (設計可能更複雜)

如銘機JBL 4343上就可見,以下網路圖

sky7709874 wrote:
各位先進大家好, ...(恕刪)


原本OK,要調高音的量可直接加電阻,雖然書上說L形衰減是一顆串聯一顆並聯,實務上我聽起來用串聯就好了,水泥電阻很便宜,多買幾個值來試看看。

一般說來,約1歐姆降低1dB,如果你很明顯覺得高音多了,我會從3歐先試,在針酌加減1歐姆,等差不多了,再加減0.5歐姆試看看。

要衰減高音也可以從電容下手,原本4.7mF,可以換3.3m,但是加電阻還是換電容好就很難說。


luxor_w wrote:
剛好就是JBL,在其大型喇叭都可以見到類似的attenuator衰減器設計 (設計可能更複雜)

如銘機JBL 4343上就可見,以下網路圖...(恕刪)


這種做法比較不適合台灣海島型氣候,這種VR衰減器設計在台灣很容易導致接觸不良(傳統音量VR擴大機久不用一樣),導致輸出不精確,圖上不知是否也是如此都轉一擺了(打底了).....沒有實際量測怎知問題在那?
upsir wrote:
這種做法比較不適合...(恕刪)


高見
4343不是本來樓主要討論的主題,我是離題岔調。
圖註明是網路抓的,圖很模糊你很細心看,我都沒注意。發揮想像空間但沒人知道。
別在這死胡同糾結了。


——————————————————
高見2字收回,一時不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