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們去的地方是位於天母忠誠路上的博韻音響。這家音響店之前沒有來過,但是這次聽到的STENHEIM喇叭之前在圓山飯店音響展的時候,就聽過了。之前在圓山飯店展覽的時候,老實說,沒有仔細聽,就只有感覺到整的展覽房間內擠了很多人在品頭論足,也因為現場太吵雜,並沒有多駐足。
這次,博韻音響舉辦了音樂講座,找來了雜誌社總編輯來談音樂,順便讓大家能夠有更充裕的時間來聆聽。本來,我朋友只有報名他一個人,到了現場,詢問老闆娘,他說我也可以參加,那就不給他客氣地進去享受音樂盛宴了.....

我們到場的時候,有聽到現場有人談到,博韻音響的楊老闆,本來是STENHEIM喇叭的經銷商,也是台灣最會賣STENHEIM喇叭的人,後來,乾脆就把STENHEIM喇叭給代理起來,可見對於這喇叭有多熟悉,有多熱愛。
這次音樂講座的喇叭: 瑞士STENHEIM ALUMINE THREE

稍微做一下功課,了解一下STENHEIM這家喇叭廠
Stenheim這家公司,成立於2010年,算是很年輕的HI-END音響廠商,五個創辦人原本都任職於金光閃閃的Goldmund,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與夢想,這五個人放棄了原本頂級HI-END大廠的光環,投身於Stenheim商品的開發,爾後,又吸引更多高手一起投入,在很短的時間內開創了Stenheim在國際音響市場的一席之地,真的是很不簡單。
跟更高階的Alumine Five一樣,這次聽到的Alumine Three也是以瑞士著名的精密金屬加工工藝所打造,雖然採用的是質地相對輕盈的鋁合金所製成,但重量也來到了70公斤。實在是又重又威的一對喇叭。
Alumine Three採用三音路落地式設計,每支喇叭設置有4顆高單體,包括2顆8″的低音、1顆5.25″的釹磁鐵中音與1顆釹磁鐵高音。高密度的全鋁合金箱體內其實分為三個獨立的箱室,搭配沉穩紮實的體積,把共振音染降到最低。


左右聲道喇叭的單體並非置放在正中間,而是偏向中心的位置,所左右邊可不能夠擺錯

瑞士的金屬加工很厲害,從外表,看不出來這對喇叭的內部分為三個腔室,正面與側面也沒有礙眼的螺絲孔,真的漂亮地跟精品一樣。
喇叭的最下方還有一到低音反射孔,讓喇叭可以好好大口的吐納呼吸。

喇叭的背面,就一對簡單的喇叭端子 (這年頭,Bi-Wire好像很OLD-SCHOOL)

喇叭線,楊老闆倒是沒有特別的介紹,但看起來還是很厲害,而且使用架高器來隔絕地面震動

博韻音響的空間,想必花了很多時間規劃與反覆調整,試聽空間裏頭,使用了大量的擴散板與吸音棉

牆角也注意到了吸音與擴散

背牆也配置了吸音棉
整個空間雖然開闊,但是聲音很自然,感覺很有水分,不會吸音過度而顯得太乾

這次的訊號源是AURENDER的A30,根據主講者的介紹,這台AURENDER的音樂伺服器非常的厲害。
AURENDER A30音樂伺服器,實在很強大。結合網路音樂串流、AUDIO NAS內部儲存,數位前級、高階耳擴,還內建CD-ROM,可以做CD-RIPPING。
考究的電路規劃與縝密的箱內隔離,雙單聲道全平衡式設計,以及多個獨立的線性電源變壓器,難怪號稱這台一體積的時基誤差幾乎渺不可聞。
根據現場的討論,很多HI-END音響會把個別的功能拆開,以求最好的效果。但是這一台AURENDER A30卻一傾洪荒之力,把電源、電路、隔離等做了最好的規劃,連操作APP都投注了相當的心血。
別看這台A30式一體機八十萬的售價要價不斐,如果認真地把每一個功能拆開來組合搭配,這個價位可能還湊不出這樣的音質與效果。
在分享會現場,我看講演者,要講述某一段音樂要注意聽的哪一段細節,A30訊號源可以提供很詳實、穩定又好聽的聲音,而且只要使用一台平板,用手指頭划一划、選一選,就算是指定某一個分秒,都可以用平板輕鬆撥放,真的是非常便利又好聽的組合。

(圖片摘自AURENDER原廠)
更多關於AURENDER這台重量級的音樂伺服器,可以參考一下: 專業雜誌評論
而這一次,楊老闆搭配AURENDER A30的是TAD的DA1000數位類比轉換器 (做為前級),以及TAD M1000立體聲後級擴大機來推動STENHEIM ALUMINE THREE喇叭。
TAD這家音響公司一直是很低調卻又奢華的品牌,另外一棟樓有網友討論日本的高級音響的時候,除了印象中的Accuphase與Luxman之外,很多網友也提到TAD的厲害之處,甚至是日系品牌中最頂級的Hi-End大廠。不只民用市場很受歡迎,連專業錄音室也採用TAD的設備來當參考級,是真正強大的高高手。

我查詢了一下這次博韻搭配的TAD DA1000與M1000擴大機,發現,TAD的評價真的很厲害,What Hi-Fi音響雜誌就給了TAD DA1000五顆星的好評: 點選看文章
爬文得知,TAD DA1000是TAD的中階機種,技術源自於更高階的D600訊源系統,但後面推出的D1000 / DA1000卻有著更靈活的輸出入介面與容易親近的售價。


(圖片摘自TAD原廠)
TAD DA1000把D1000的轉盤結構拿掉,但卻多了音量控制與耳機擴大迴路。所以,博韻老闆就拿AURENDER的A30的數位輸出接到TAD DA1000,使用DA1000當數位類比轉換器,同時兼前級音控使用。
而擔任後級放大的TAD M1000也是頗受好評: 看評論; 還有這篇
M1000採用D類放大架構,所以M1000不只能源轉換效率超高,纖美的體型下,卻能夠提供250瓦 / 8Ohm的的大推力,機構內大陣仗電流供應足夠,在4Ohm的阻抗下。輸出功率可以倍增為500瓦,能量可真是源源不絕。




(圖片摘自TAD原廠)
令人吃驚的是,這樣D類大電流設計的擴大機,聲音一點都不會粗聲,也不會生冷無情,反而整套系統搭配起來,不但活生感十足,空氣感也非常棒,可以聽出非常純淨細膩、安詳又穩定的聲音,透過STENHEIM ALUMINE THREE喇叭來撥放,高音細膩又飄逸不在話下,低音是又沉又Q,真的是好聽極了。
不知道這種俊俏好聽的聲音到底是訊源AURENDER A30的聲音源頭處理的太好,還是DA1000的數位類比轉換器與M1000的聲音處理太高明,分享的老師,講述著一段一段的音樂故事橋段或是錄音的背景等,都可以很容易進入到情境當中,分辨率極高,而且非常耐聽好聽。或許這是整套設備搭配得宜,前端訊源與放大的部分很優異,負責揚聲的STENHEIM ALUMINE THREE喇叭,就可以很輕鬆又優雅的唱歌。
問我對於這一套系統的感覺,我只能說: 真的是太棒、太好聽了。雖然從訊號源、擴大機甚至喇叭等,都不是各廠的旗艦級機種,但這樣搭配組合起來,就已經是超級好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