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如何改善人聲的聽感(Dynaudio X32)?

以目前設備進行以下A/B/C test聽不出明顯差異,所以日後會以方便的音樂串流取代機械式CD轉盤
1. CDP > 同軸 > DENON AVR4500H(環擴) > Dynaudio X32(落地喇叭)
2. PC iTunes(CD rip WAV/ALAC檔) > Airplay(有線網路) > DENON AVR4500H > Dynaudio X32
3. iPhone X Tidal HiFi App > Airplay(WiFi) > DENON AVR4500H > Dynaudio X32

目前音質聽感大致滿意,想升級設備讓人聲聽感更溫暖、有韻味和耐聽,同時能聽Tidal MQA Hi-Res音樂,想到的可能方案如下:
1. 支援MQA的網路傳流機(如: Aries Mini) > 數位輸出 > 真空管DAC > 現有環擴 > 現有喇叭
2. 支援MQA的網路傳流機(如: Aries Mini) > 類比輸出 > 前管後晶綜擴(如: SV-237MK) > 現有喇叭
3. 支援MQA且含前級音量控制的網路串流機(如: TEAC NT-505) > 類比輸出 > 純A類後級(如: Nature Audio A類100W) > 現有喇叭

聽說環擴的音樂性都不好?

有點擔心真空管需暖機和壽命問題?

聽說純A類後級有溫暖的聲底或管味?

改善客觀音質(低失真)自然能改善聽感(泛音、韻味)? 還是建議以潤色(加料)手段較明顯?

請問建議哪個方案? 有哪些設備可推薦? 預算5~10萬
TiiiT wrote:
以目前設備進行以下A...(恕刪)


最近剛好也在研究人聲的問題
Denon可以選擇Movie,music,game,直出四個模式
除了直出外,而每個模式又有立體聲,杜比,X,多聲道..等

測試到最後發現多聲道發聲竟然最好聽
反而立體聲模式……該用慘字來形容嗎?

不想花錢可以把所有模式都測一輪
至於真的想單用兩個主喇叭用立體聲模式去聽…說真的,環擴似乎真的不太夠力
聽音樂都是用PURE DIRECT 兩聲道模式模擬綜擴

hl su3a8 wrote:


最近剛好也在研究...(恕刪)
TiiiT wrote:
以目前設備進行以下A(恕刪)


近年出產的denon音色就是如此
也許配台後級有機會拉回來

不需要對真空管擴大機有太多幻想,想聽什麼請直接去店家試聽,
試聽只是基本服務,甚至可以要求到府試聽.
悠聆專業音響
TiiiT wrote:
聽音樂都是用PURE DIRECT 兩聲道模式模擬綜擴

Pure Direct 基本上就是喇叭聲音原汁原味了.

可以試試 奧德賽的付費 ($20 美金) 手機 App, 裡面有 EQ 可以調聲音.

如果還要加強人聲, 試試看管機綜擴吧...

我認為換喇叭才是差最多的. 但是照理來說, Dynaudio X 系列聽人聲應該本來就不錯的呀...
Q:聽說環擴的音樂性都不好?

A:理論上環擴線路比較複雜 聲音怕有染到

環擴雖有直通選項 但仍有等級之別


Q:有點擔心真空管需暖機和壽命問題?

A:後級才有壽命問題 前級、DAC只是調音 我的管子10幾年還好好的

暖機是必要的 開關機小心點就好


Q:聽說純A類後級有溫暖的聲底或管味?

A:聲音比較厚 但不一定是管味


Q:改善客觀音質(低失真)自然能改善聽感(泛音、韻味)? 還是建議以潤色(加料)手段較明顯?

A:一般來說玩家不喜加料 要改變聽感 喇叭的影響最大

你可以先試喇叭 或換綜擴 也許是喇叭推不好
\\聽說環擴的音樂性都不好?

我認為那大部分是人的問題,就算機器、設備不好也是自己買的......
TiiiT wrote:
改善客觀音質(低失真)自然能改善聽感(泛音、韻味)? 還是建議以潤色(加料)手段較明顯?

請問建議哪個方案? 有哪些設備可推薦? 預算5~10萬

改善客觀音質(低失真)是能改善聽感(泛音、韻味),但很花錢。

5~10萬價位的器材,通常是解析好的話,韻味就不太夠(解析夠好,但還沒好到可以散發出韻味,環擴通常偏向這樣);韻味好的話,解析就不太夠(犧牲解析,用加料的方式增加韻味,低階管機通常偏向這樣),兩者兼顧就要花大錢。不過沒去和高階器材比較的話,其實5~10萬價位器材的解析和韻味,對多數人來說應該也夠好了,像我現在用不到4萬的Denon AVR X4400H當前級,也是聽得很高興。

聽別人的建議會有個問題是,給建議者的標準和樓主可能落差很大,例如網友A說某器材韻味100分,結果對樓主來講只有50分,又或者網友B說某器材韻味50分,但對樓主來講其實有100分。主要還是看樓主自己的標準是什麼,最後仍得自行判斷。
改善人聲最簡單的辦法是買一台單端純管機。
但管機有它獨特的難度跟問題。

暖機沒必要,開了就聽,不用有心理負擔。
故障率比較高,就像白熾燈一樣會燒壞,但壽命比白熾燈長很多,運氣不要太背,用個5年以上沒問題。
TiiiT wrote:
以目前設備進行以下A(恕刪)


不曉得你的CDP是哪一台,應該有類比輸出吧
你同軸給AV擴,那就是AV擴負責DAC解碼
理論上CDP的DAC會比較好
何不試試類比輸出給AV擴呢?

通常AV擴的音響性比較好,人聲及韻味差了點
除非用到歐美AV解碼前級

也算老生常談了
要劇院與兩聲道音樂兼得
那就是CDP與AV擴中間加上2聲道前級或DAC前級
(要不要DAC前級看你CDP等級或未來是否有數位串流而定)
優秀的前級除了增加韻味與更好的動態表現外
那就有2個以上輸入功能
爾後前置2個主喇叭就不受限AV擴的輸出能力
可為主喇叭再添加後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