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PO在發燒音響區不知道是不適合,畢竟全是土炮與閒置品的組合,完全不燒的一套音響,不過還是想跟音響玩家分享一下,就先PO在發燒音響區吧,若有不妥再請管理群移動,感謝。
 
幾年前開始學3D列印時,曾經有看過這樣一個鸚鵡螺造型喇叭,挺有興趣的,剛開始接觸3D列印就是甚麼都想印,不過以我當時用的機器大小與技術能力,要印出來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先擱置吧,然後這幾年印著印著,機器也越換越大台,突然就想到應該可以印得出來了吧!於是就上網找資料,想重現當年那一個鸚鵡螺喇叭,然後找到了這一個Youtuber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RSm97lkOU
 
看起來很簡單,照著做就好了嘛,但事實是......一開始就卡關了,影片底下的說明寫著
"Sadly STL files are no longer available"
"Sadly STL files are no longer available"
"Sadly STL files are no longer available"
 
無法取得箱體的STL檔(3D列印用的模型檔案)!這怎麼可能,雖然有提供一些類似的造型,但我想要的是影片裡的這一組啊,然後我搜尋到了這一個網站:
 
https://www.deeptime.limited/
 
商品化販售的鸚鵡螺小喇叭,所以呢,我做了以下猜測:這個鸚鵡螺造型的喇叭,可能受到廠商青睞而商品化,於是3D模型也跟著無法公開,不過都是我猜的,實際我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但對於有興趣的3D模型我一向都先下載,以便日後有空列印,或許在我電腦裡有這樣的檔案,噗!還真的找到了,不過還請大家不要跟我要檔案,我也不知道我這檔案哪抓的,既然作者都下架,我也不方便外傳,不過Thingivers上還有3吋單體的鸚鵡螺箱體STL可以下載,大家可以印這一個,在此提供連結: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4223615
(其實這一個三吋的模,其實我有做來看看,尺寸有點怪怪的,我在文末有說明。)
 
但我的目標是4吋單體,所以還是先印4吋的來試試看,有了STL檔、切好片就開印囉,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自製喇叭,所以先印一對,單純先組合看看,看看我的想法能否真的做出會發聲的喇叭。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由於料放得有點久、受潮了,印起來明顯有疙瘩,牽絲嚴重,不過測試用無妨,之後就加了一台烘乾機,邊烘邊印,成品好很多很多。先說明一下,如果要印鸚鵡螺喇叭,使用的3D列印機底版要夠大哦,一般小機器無法印得下,我目前用的3D印表機是Anycubic i3 mega X,非常好用的機器,底板面積夠大,但又不會大到難以調平,是我用過7款FDM 3D列印機中最滿意的機種,也是目前的主力,雖然淘寶有,但我是跟台灣的代理購買的,我第一次自己買機器就是跟他們買的,主要是當年還沒有買又還是嫩新時,詢問他們問題都願意回答我,這幾年來也持續提供技術支援,就一路這樣買下來了,而線料烘乾機也是請同一家代理商幫忙引進,還有繁體中文介面,最實用的除了烘乾PLA,還能夠秤重,價格又便宜,有在玩3D列印的一定要入手啊!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接下來就是按照Youtuber影片去做就好了,但我第一對試做版只是先做來試試看,過程中沒有紀錄,也做得很敷衍,基本上就是塞吸音棉、黏合、組裝就這樣而已。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雖然感覺很簡單,但我試做版採用的模型測試上、下對接型的,也就是整個箱體分三個部分,殼體左右各一,還有下部底座,日後正式版會改成把底部整合到殼體上,變成只有左右兩片而已。也還好我有做試做一號,我才注意到底部與殼體接合時會有誤差,導致難以完美接合,而這誤差不能打磨,試做一號我就是嘗試打磨到可以好好接合,結果磨掉的部分導致開口處大小不足(暈),總之製作過程遇到不少問題,真的也是從做中學。不過上下對接型的好處是,我印好殼體,可以利用印底部的時間來處理殼體,時間上比較好活用。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我說明一下我使用的零件:
1.單體:我先乖乖地按照影片買莞音的4吋全音域,淘寶貨,很便宜,一對1000台幣內可以搞定。
2.角錐:我本來在台灣買,但後悔了,賣家要求角錐跟墊片要一起買,不拆售,然後他的墊片中間有一個洞,所以角錐尖端還是會接觸桌面(我怕木頭桌面刮傷),太爛了,結果還是去淘寶買,品質一樣,價格便宜又可以只買角椎。
3.喇叭端子:蝦皮買的,但應該也是淘寶貨,便宜貨。
4.音箱線:我跑去音響店(嘉義醉音)要散線,因為我只需要一點點,網路上買加上運費不划算,還好嘉義在地的音響店服務還不錯,成功入手FURUTECH的入門散線,這真是一家好音響店啊,很阿莎力的給了我一條喇叭線,還支援了我很多製作過程需要的物料,不只喇叭線,還有熱縮套等雜七雜八小東西,真不好意思。
5.吸音棉:水族館買的,過濾器用的羊毛棉,跟水族館小哥聊得很開心,他推薦我的XD。
 
東西備齊後,組裝完就可以開聲了,這時候還需要一台擴大機,我相中的是S.M.S.L的SA300,雖然是大陸廠商,但他們家產品音質非常出色,CP值極高,而且還支援藍牙,有藍牙的話測試使用上很方便,不用繁雜的接線跟訊源,只要手機就可以搞定,只是我不知道我做的喇叭到底能不能聽啊,所以也買不下手,只好又厚顏無恥的去問代理商漢怡國際,是否能借測機器,結果......居然就這樣借到SA300!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收到時嚇一跳,太小盒了,實機也比想像中小,居然才巴掌大!超可愛的啊,趕快把喇叭接一接試試看,使用的喇叭線跟音箱線一樣,都是去醉音要的FURUTECH最入門的散線。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一聽,非常驚訝,雖然低頻沉不下去、高頻也普普的,但是人聲非常出色,定位清楚、音場凝聚,女聲聽起來真的甜,不過指向性明顯,要在皇帝位才會比較好聽,但是花費僅1000元的喇叭,有這樣的音色,真的非常驚人,我認為足以PK萬元等級的書架,既然確定這對喇叭有做的價值,我又繼續開工了製作試做二號機了,這一次就打算照正式版預計採用的工法去做,因為試做一號機讓我知道,事情沒有自己想像中簡單,所以先照正式的來做試做版比較保險,而且正式版我還在考慮要用哪一對單體,但這次想要上色看看,不上色真的超醜的,所以組裝完之後,先上一層水補土。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我希望稍做打磨、平滑化,但適度保留層紋,一來是比較有細節層次,二來是保留3D列印的痕跡,試做二號機我仍採用上下對接的模型,結合處要做打磨,所以接下來就是打磨地獄了!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除了接合縫要處理掉之外,由於底座與殼體的層紋方向不同,我希望接合處平滑處理,然後再慢慢漸變出層紋,所以就認真地磨吧!還好打磨的成果非常出色,上漆的成果令人滿意!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試做二號機我採用田宮的消光黑,噴漆跟水補土都是跟模型店硬凹優惠價購入的,做這個鸚鵡螺喇叭真的受到很多廠商的幫忙,很感激啊!
 
我這次調整了一下試做二號機內部用料,喇叭端子改用台製純銅鍍金製品,質感非常好,整顆沉甸甸,而音箱線改用47 Lab的單芯線,兩股對絞使用,沒有為什麼,只是網路上剛好看到有人賣喇叭端子,這類小東西能買台灣的我就盡量買台灣的製品,而線材是用手邊有的。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我還在音箱內部深處用德國黏土黏了一些壓艙物,一來調整配重,二來增加阻尼、抑震,減少喇叭端子處的震動,效果好不好我也不知道,就玩玩看。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其實這時候我只做好單聲道而已,而手邊剛好有德川音箱的音響入門誌(我擱置超久的......),就乾脆先接來試試看是否正常,當時就在辦公室測試,一開聲就讓人流口水...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我用了胡琳的Jazz them up!這張專輯做測試,前面提過這鸚鵡螺適合人聲,但測試的時候那個聲音甜到我捨不得關,不敢說真的多讚,只是在辦公室這樣隨便接一接,爛電腦直入廉價擴大機,就能有這樣的音色,是蠻讓我訝異的,雖然很想繼續聽下去,在辦公室能這樣聽音樂真的很舒服,不過還是只能默默關掉,接下來就趕快把第二隻打磨、上色,完成組裝,好發揮兩聲道真正的實力。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我把試做一、二號擺在一起,可以看到二號真的很粗造,難以入目啊......,但喇叭都自己做好了,乾脆連喇叭線也一起做一做好了,於是我又跑去醉音要散線,就這樣做好了一對FURUTECH單晶銅喇叭線,在地的音響店還真是大家的好鄰居(笑)。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我做的喇叭線是採用Furutech Alpha-S14,擴大機端用以前留下來的就波浪插,方便插拔,喇叭端則用裸線直鎖,這個鸚鵡螺喇叭因喇叭端子太靠近桌面,不太好用波浪插或香蕉插,雖說可以用Y插,不過我沒有便宜Y插,就乾脆裸線直上,也不太好意思再去要料件了,這次做這個喇叭真的受到店家很多幫助,其實我也知道大多數人對實體音響店印象很差,也有Youtuber在黑實體音響店,不過有良心的店家也是存在的,好的店家可以提供新手很多幫助,其實可以不用這麼排斥,我會建議新手玩家可以問老手當地是否有推薦的店家,減少走冤枉路。
 
總之,做好了鸚鵡螺喇叭與喇叭線,接下來就可以正式開聲了,之前把試做一號擺在地毯上其實是很差勁的擺法,不過是做一號只是測試品,在製作試做二號時,我同時也請朋友幫我製作台灣檜木(舊料)音響架,然後把S.M.S.L SA300跟鸚鵡螺試做二號合體: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雖然上圖除了迷擬擴大機SA300外,還有同廠的DP5跟M400入鏡,不過並沒有使用,目前單純只用SA300推我土炮的鸚鵡螺,DP5跟M400只是先擺在旁邊備用而已。雖然我有另一套要價更高的劇院音響,但我不得不承認,這一組才花了我1000出頭材料費,連擴大機都跟代理商借用、喇叭線去跟音響店要散線,這樣湊出來的一套音響,聽起來真的很舒服,沒有恢弘的氣勢、廣闊的音場,低頻也不怎麼樣,但聽起人聲就是舒服,聲音自然、寬鬆,而且只要開一個SA300的電源就可以聽了,相當方便,之前聽音樂我要開電源處理器的電源,串流播放機跟DAC會自己跟著開機,接下來還要開前級、後級,雖然也不是多麻煩啦,但相較之下這樣的確輕鬆多了,想聽就聽,不過這時候我是用iPhone藍牙連線SA300,直接線上串流TIDAL,光是藍牙就讓音質大打折扣,聲音較為粗糙,所以這時候我打算把我的數位流播放機跟DAC兄弟檔:S.M.S.L DP5跟M400,接上SA300,大家合體一下。
 
不過這合體也是一波三折,誠如照片所見,我音響架後方是CD架,並無電源供應,我翻出了舊的閒置排插但卻沒有夠長的電源線,只好跑去購買,個人偏好使用廠線,但我需要的2.5米是客製化長度,需要訂製,沒想到來的電源線長度錯誤,此時已經是除夕前一天了,看來要等到年後了......
 
過完年又等了好幾天,終於等到電源線,立刻開工!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聲音好上很多,整個更清晰、更上一層樓,細節也浮凸很多,這一套系統最大的缺點在於高、低頻稀薄,而且音場不開闊,不過中頻確實自然、好聽,定位清晰、凝聚,雖然這樣子聽起來已經很舒服了,但我的夢想並未因此止步,喇叭跟線都自製了,不可能就此滿足的,其實在過年前等料的時候,我也同時開工了擴大機自製的計畫,主要是希望實現一直以來的夢想,想要擁有一台真空管擴大機,可是主系統又不缺擴大機,現在有了這一套自製鸚鵡螺小系統,就可以弄一台真空管擴大機來玩玩,不過喇叭都自製了,擴大機也自己做做看,所以就上網找套件,價格放在萬元以內,畢竟喇叭才1000元而已啊......,可以的話我還蠻想找2000元以內的真空管擴大機,如果真的有的話,哈哈,不然擴大機比喇叭貴太多了,是說目前用的喇叭線,市價就比喇叭貴了......,搞到最後,擴大機:喇叭:線材的金額比例是8:1:2,超畸形的比例,總之,就這樣開始動手組裝了!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擴大機的製作比起喇叭難上百倍啊,還好有高人老闆的協助,才順利完工,當初購買時有確認老闆會協助,也是高手,不是那種大陸進貨售後不理的,所以才敢下手購買,完工趕快接上去試試,傳說全音域與真空管擴大機很搭配,早就想試試看了。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看著這溫暖的燈光、熾熱的溫度,我第一次知道原來真空管這麼燙啊,聲音呢?個人覺得中頻人聲非常好聽舒服,定位清晰,高頻有點乾,勉強可以接受,但是真空款擴大機相對於我原本的SA300,低頻表現好很多,雖然不沉,但是蠻Q的,聽起交響樂的話,氣勢普普,不過開大聲點也不覺得吵,可惜音像凝聚不開闊,雖然各部樂器定位清晰,但聽起來像是一組迷你交響樂團,在桌上演奏的的感覺,此外部分動漫配樂,比較偏電子樂的,個人覺得音量稍大時聽起來較為混濁、吵雜,個人覺得這套系統與爵士樂小品女聲較為合拍,聽起來非常舒服,音色寬鬆、自然,如果不到一萬可以搞定一套這樣的系統,個人覺得還真的蠻優秀的(自吹自誇),當然S.M.S.L. DP5與M400也為這套系統增色不少,它們兄弟倆視這一套系統中最昂貴的存在,Dp5負責數位流播放,當轉盤用,透過I2S介面傳輸給M400解碼,我目前主要是聆聽TIDAL,這樣可以無線控制TIDAL串流播放,還兼MQA解碼三層全開,不過I2S介面會直入DAC解碼,而沒有經過判斷線路,所以無法點燈MQA燈號,但就M400顯示的音訊資料,確實是三層全開,而且就我比對USB介面傳輸的感覺,I2S音質更為純淨、細緻一些些(也可能是錯覺,心理因素你懂得),主要是I2S可以拿一條舊的HDMI線來接就好,這套系統原本就希望盡量壓低花費,所以I2S正合我用。
 
基本上到這裡,這一套自製的小系統已經完工了,喇叭自製、擴大機自製,喇叭線去要散線自製,排插拿閒置的來用,目前還缺的就是訊源了,不過也有目標,只是還要再等等,下一步是要認真地,再製作一對鸚鵡螺正式版一號,單體鎖定台灣唐竹的Tang Band W4-2142,最近有試著去修改模型,希望過陣子有空可以開始印製箱體了,不過因為要工作的關係,非常龜速的製作中,其實光是試作一、二號我就做了半年半年,我都弄一弄就丟著,一丟就十天、半個月,若大家有興趣的,之後再回來更新進度。
 
最後再分享一些鸚鵡螺的照片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我有保留3D列印的層紋,有灰塵請勿在意,製作環境太髒了XD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從0開始的土炮鸚鵡螺與真空管擴
 
其實我在做擴大機的期間,也順便做了一對三吋的小鸚鵡螺,只做一對,單純做好玩的,但目前只做好一支單聲道,另外一支還在列印中,我的進度是真的很隨興又龜速,我前面有提到這個模怪怪的,因為我做好後覺得各種開孔口徑太小,螺絲位置也不對,反正一整個難做,我再也不想做第二次了,但重點是,我懷疑Thingivers上面這個模,是拿4吋單體用的模去等比例縮小的!也就是可以放大回去4吋單體用的箱體尺寸,但解析度會變差,我是有量過尺寸尺寸,不過各個不同部位量起來的比例不太一樣,還在思考怎麼放大列印測試,日後再跟大家分享三吋鸚鵡螺的心得。
很精彩的嘗試,我第一次把這麼長的開箱文看完,五分奉上
無話可說
太強了
還沒看完,先給讚
好強哦!我也想自己搞一台有空有閒亂搞搞
謝謝大家的稱讚
其實這套除了人聲不錯外
其他都差強人意
不過就是自己做的成就感很讚!
carry.923 wrote:
謝謝大家的稱讚其實這(恕刪)


樓主覺得聲音普通,是喇叭單體的問題還是這種鸚鵡螺設計的缺陷?

佩服樓主這種動手能力與實作精神,五分奉上
Robinnibor wrote:
樓主覺得聲音普通,是(恕刪)


一來是全音域單體先天劣勢
捨棄高頻與低頻延伸
但中頻表現極為出色
我曾經搬我的環繞喇叭PK
環繞喇叭定價2萬8(實售約2萬)、兩音路設計
這樣我價位差PK起來
高頻、低頻延伸確實環繞喇叭贏了
但中頻人聲卻是鸚鵡螺屌打它
而這對單體才176塊人民幣(不到台幣1000)
足見全音域在中頻的強悍

二來是擴大機吧
畢竟是新手做的便宜套件
而且我還做壞了,哈哈
找高手幫忙才完成

所以小尺寸全音域、便宜全音域聽起來大概就是這樣吧
carry.923 wrote:
 &nbs...(恕刪)
學會3D CAD的話,
就可以自己創作外型了。😆
如果不計成本高一點迷宮式喇叭箱真是小口徑喇叭的救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