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群組, 常常聽到SACD / DSD....
突然想起網路上曾經有個傳說「SACD / DSD 是怎麼錄的?」
起源是有人問:
市面上沒有合乎SACD/DSD收音規格的麥克風
市面上沒有合乎SACD/DSD收音規格的監聽喇叭
市面上沒有合乎SACD/DSD收音規格的ADC
市面上沒有合乎SACD/DSD收音規格的DAC
市面上沒有合乎SACD/DSD收音規格的功率放大晶片
市面上沒有合乎SACD/DSD收音規格的 VR和各種switch開關
現有喇叭線信號線都不符合SACD / DSD規格
(合乎規格的是CAT網路線、HDMI線、USB線....)

但是有軟體和CPU可以處理 SACD / DSD的數據...

那....SACD / DSD 是怎麼錄出來的?
文章關鍵字
1.只要取其DSD疏密波量化的優點就好,不用糾結於有無滿足DSD公稱值

2.宣稱的硬體設備疑問清單部分有、部分確實沒有、部分是鑽牛角尖了。

你收錄自然界蟲鳴鳥叫,是可以有一條龍的重播方式,但是你要知道那些屬於原生設備,

3. 質疑的部分,別說DSD,所有商業競爭都是先射箭再畫靶。
其實音響的其他部分都不用說, 單單使用者的喇叭能夠表現的頻率響應, 動態範圍, 以及聆聽者環境的背景噪音等等, 都遠遠達不到CD所制定的數據標準(更不用說是SACD/DSD). 而且人耳所能聽到的頻率響應則更是狹窄.

這種各種先天限制難道會影響樓主的音樂欣賞嗎?

至於樓主如果好奇SACD/DSD如何錄製的, 類似像ChannelClassics的SACD後面都有紀錄錄音器材, 連用什麼線都有寫. 再想更好奇一點, 直接寫e-mail給他們老闆Jared Sacks去問. 我以前有問他別的問題過, 他都會親自回email給你.
沒有所謂的sacd錄製,AD/DA會是個問題,就算能錄,系統早就被拖垮了.就算錄音工業的Protools HD,也大多只是PCM的水準.都是最後再拿去用母帶機轉換而成的.
sbx700a wrote:
最近一些群組, 常常(恕刪)


硬體架構不盡相同。但就原理來講主要也不過就是編碼方式不同
以下圖片出自:http://www.dearhoney.idv.tw/?p=29

請搜尋:2024年 音響規格
me5888 wrote:
沒有嗎? TASCAM(恕刪)


有啊

之前的發文

SONY PCM-D100用了好幾年。可以錄DSD格式。
不過都用PCM格式,SONY隨附軟體不能編輯DSD,只能在機器上編。另外機器自己都叫PCM-D100了
DSD原理不難,所以錄音(這裡是指產出000111....的序列)很簡單

但大家要清楚DSD本身是不包含"音量"資訊的,這就為何DSD無法編輯混音等動作 (不能調音量混什麼)

甚至大家買支援DSD的DAC,要做音控的時候,"實務上"也是要先轉PCM才能作音控

DSD理想上只負責記錄頻率,轉成類比訊號後,音量調整等動作都交給類比線路負責

所以最理想的DSD處理裝置還是要透過一體機,DAC解碼後立刻交給類比音控和後級
沒什麼
特規的軟硬體與防copy
就是要你的錢罷了
中低價的SACD/CD機會故意把SACD做的比較好聽
事實上音質跟中高價純CD沒得比
SACD已式微,沒必要收藏
快速看了規格討論有點訝異,,
因為SACD/DSD相關的機器唱片,,, 大概都處理20~20khz,,, 超過20k 22k 以上都受客觀限制直接卡掉,,並非像宣傳的採樣率上限達2.4M,, 實際SACD/DSD處理的資訊量跟CD大同小異

甚至於...像前面網友說的...後來的PCM處理上限已經遠遠超過S/DSD格式,,

看著AKM 目前最旗艦的DSD512 ADC ,,, AKM4499EQ,,, 原來打從廠商設計晶片之初,就知道市場上說的DSD規格只是參考....

欸 ~ 電路設計有什麼高深莫測的地方方 ??? 非專家真的看不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