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小弟的系統如下:
電腦-接光纖至DAC(SMSL M500)-
前級(年代久遠,沒有型號)-後級(Crown DC-300A)-喇叭(ATC SCM7)。

想請問,我DAC有音量控制,是不是可以
直接跳過前級,直接接後級? 
這樣會影響音質嗎?
 
初入被動系統,請各位大大指教,感恩!
文章關鍵字
建議連同前、後級是哪套都要說清楚

FreeDomMen wrote:
DAC有音量控制
耳擴DAC一體機,通常都只對耳機做音量控制

FreeDomMen wrote:
直接跳過前級,直接接後級?
可,不過音量控制就只能從電腦上做了
FreeDomMen wrote:
目前小弟的系統如下:(恕刪)


最好不要這麼做,當然執意如此也不是不行。

雖然不知道器材廠牌型號,但按常理來說,《前級-後級》等級要比《SMSL M500》低的機率幾乎是"零";比較合理的作法是DAC跳脫「音量控制」,做為單純「訊源」,將音量有關問題交給專業的來吧!。
lingo1388 wrote:


最好不要這麼做,...(恕刪)

 
系統品牌規格秀上去了,不過前級太久了,
看不到規格型號。

SMSL M500 好像沒辦法設定bypass。
FreeDomMen wrote:
目前小弟的系統如下:(恕刪)


現在DAC前級當道
純前級的定位已經很模糊
前級除了訊源切換外
還有很重要是當作訊號來源與後級之間的增益匹配
如果你的DAC前級不足以完全驅動後級
(轉到最大聲音量還不夠大,聲音纖細低頻不足空靈感)
那可把前級加上試試,然後將DAC前級bypass(不是最大音量喔)
這樣聲音會比較厚實飽滿
如果DAC前級已驅動不錯,那就省了

電腦數位輸出部分應設於100%輸出
他的音量調整是演算出來的,會破壞音質
葉月·八月 wrote:
建議連同前、後級是哪...(恕刪)

  
我的DAC是可以直接對喇叭調整音量。

在想說跳過前級,直接入後級,這樣音色
不知道會不會有落差。
FreeDomMen wrote:
我的DAC是可以直接對喇叭調整音量。

在想說跳過前級,直接入後級,這樣音色
不知道會不會有落差。


這題一直有人問

比較好奇的是,器材不就在手邊嗎? 試一下不就知道自己器材音質如何,反而請網友隔空抓藥。

除非是對電器不了解,莫名擔心接錯會燒掉、爆炸,另當別論。
vicence wrote:
現在DAC前級當道
純前級的定位已經很模糊
前級除了訊源切換外
還有很重要是當作訊號來源與後級之間的增益匹配


不僅僅是如此,所有DAC「前級」只是"附帶"功能,一般僅止於堪用,不加贅述;而前級除上述功能外,還會在「音量控制」方面下功夫,經常可聞「ALPS」音量控制VR便是其中發燒基本款,名聞遐邇Accuphase的AAVA更是撐起半天,這些絕對不是DAC前級功能可以比擬的。

附加,TO樓主
「前級太久了,看不到規格型號」嗯…用DAC控制音量好像比較有安全保障。
拿PA擴大機來推﹙crown印象中是,家用在台絕跡很久了﹚,聲音不會粗嗎?
可見【耳聽為憑】是什麼 「 爛 論 調 」!!

有這麼容易嗎?而且還是基於固步自封的狹隘心態
真的是「天才」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只有陷溺在雲裡霧裡,伸手不見五指,永遠受到有心人的操弄
可憐啊





另外回應樓主:多多閱讀擴大機的相關文章,自然就會有答案
請搜尋:2024年 音響規格

lingo1388 wrote:
名聞遐邇Accuphase的AAVA更是撐起半天,這些絕對不是DAC前級功能可以比擬的。


AAVA大概是現在看過最浮誇的音量控制,說浮誇,這可不是一般DIY可以仿效的出來

由幾十顆OP組成65536階細微音量控制,全平衡左右分立。概念上可以看成一個音量一個前級放大單元。完全不用VR電阻衰減,直接利用OP IV/VI轉換 (算增益控制? 好像也不是)

只試聽過幾次,還沒有什麼心得,還不知在音色上有什麼特點或優勢?有沒有用家可以分享

這個陣容別說前級,比一般後級還誇張(sorry,用上『誇張』,12顆1萬微法的電容)

------
抱歉,離題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