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貼牆Toe-in的角度要怎麼擺比較好

空間的關係 導致我左邊的喇叭只能接近牆壁(有上腳架) 右邊可以拉開至150公分以上

如此一來 我Toe-in的角度還是一樣正三角擺法嗎?

有爬文看到 靠牆的那個喇叭可以轉向牆面一點

有大大有相關的經驗可以指導一下嗎?
Toe-in沒有絕對,喇叭等級高低也會不同!靠牆會more bass可以配合單體大小調整,沒有一定要150 公分也是配合距離去實際聽,高音太亮也不適合正三角的擺放。
正常還是以錄製較好的人聲做調整,可以選擇一個較瘦的人聲跟較厚的人聲對比。1mm都可以有大差別,人本身有高矮胖瘦,用自己的耳朵去慢慢調整,國外有針對你喇叭reviews 多少會說到擺位,那個參考價值比較大。
hbdnoct3 wrote:
空間的關係 導致我左(恕刪)


喇叭貼牆和Toe-in角度應該是兩個不搭軋的題材,特地分別拿一對輕便電腦多媒體喇叭和書架型喇叭試了一下,感覺真的是不搭軋、沒影響的兩個問題!

由問題的描述,猜測:
問題一、「喇叭貼牆」和駐波有關,最明顯是低頻表現;左喇叭緊貼側牆,右喇叭距離150公分以上﹙確實會造成失衡﹚,背牆距離則不明,當然不瞭解限制因素,想說都上腳架,左喇叭側牆多拉出一點距離不就可以解決?不然「拉出背牆」亦可,效果改善反而比較明顯,再不行就選「密閉式+加強箱體結構」喇叭,如果都不行就只有選「反射孔在前」喇叭,總之就是降低側、背牆的影響。
問題二、喇叭Toe-in角度﹙聲音指向性﹚和「結像」「音場」有關,轉與不轉、轉多少,及聆聽距離都有關係,好比在天秤上尋找平衡點,喜歡就好。
冀望以「問題二」來改善「問題一」,從上面不科學的測試,其實是緣木求魚,「側背牆」影響低頻大,「Toe-in角度」影響中高頻大,當然牽動彼此聽感是可能的,但實際幫助不大,建議針對問題解決才是根本之道。
一樣正三角擺法,但這樣反射條件不一,考驗使用者處理能力!
TOE-IN擺法,音場的高度比較難拉高起來

不要TOE-IN的話,音場高度比較容易拉高,歌唱者的嘴巴可以調整出真的就像一個人的高度在唱歌
可以的話是建議最好避開單側喇叭靠牆。
如果是監聽喇叭以外的家用喇叭,要不要擺正三角形看個人喜好,
但監聽喇叭因為有指向性,所以如果偏軸的話從300 Hz以上的頻率會有最多降低10 dB的狀況。


https://images.ctfassets.net/4zjnzn055a4v/72Rpvw9csgUOUWkC6KgIiq/beeec19b9e5ec9ae3ec91de799f11d43/8030C_horizontal_response.png
https://www.genelec.com/en/8030c#section-technical-specifications

以下轉自日本專業錄音器材專賣店的公關文章,雖然是公關、但還是有其專業度:
https://www.miroc.co.jp/rock-on/moniter-speaker-555/

文章裡喇叭設置環境是模擬一般3~5坪的居家空間,
喇叭使用小型喇叭架置於桌上,背面皆靠牆、有單支喇叭位於角落。

基本上喇叭背靠牆、靠角落無論如何都會在75 Hz跟150 Hz付近產生Peak,並在300~600 Hz這段出現Dip,
而且靠角落那側的音量至少會有3~6 dB的音量差,

從下面Adam T5V的原廠頻率響應圖跟實際測量圖做比較就能發現這點。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miroc-web-corporate-uploads/wp-content/uploads/2021/03/02193845/t5v.jpg


https://www.adam-audio.com/en/t-series/t5v/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miroc-web-corporate-uploads/wp-content/uploads/2021/03/02174139/corner1.jpg

順帶一提、喇叭若前後左右距離牆面皆50 cm以上時,
一般而言,這樣的環境會在70 Hz附近產生凹陷:

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miroc-web-corporate-uploads/wp-content/uploads/2021/04/08214648/50cm.jpg
https://www.miroc.co.jp/how_to/monitor-speaker-555/
lingo1388
喇叭「指向性」應該是型式設計﹙如錐盆…﹚問題,和是不是「鑑聽」好像比較沒關係;「偏離軸」衰減和單體擴散角度有關,好像數值也都不相同﹙網路搜尋各喇叭規格標示﹚。
lingo1388 wrote:
喇叭「指向性」應該是型式設計﹙如錐盆…﹚問題,和是不是「鑑聽」好像比較沒關係;「偏離軸」衰減和單體擴散角度有關,好像數值也都不相同﹙網路搜尋各喇叭規格標示﹚。

大部分的監聽喇叭有"公開標示"Horizontal directivity頻率響應圖者基本上都可以看到單體若沒有對準聆聽者就會從300 Hz以上開始衰退,
如下面這個Musikelectronic Geithain RL 906也是如此,它跟Genelec 8030C的設計不同:

https://www.me-geithain.de/en/assets/media/products/studio/RL906/en/RL-906-Freifeld-eng.png
https://www.me-geithain.de/en/rl-906.html

其它家用音響或多媒體喇叭是如何設計我沒有研究,但監聽喇叭不管哪一家廠商都在說明書上要求使用者必須將單體對準聆聽者,
這代表喇叭原始設計就不建議離軸聆聽。

另外Monitor Speaker在音樂製作領域翻成監聽喇叭是正確的用法,
這是因為它最原始的用途之一就是:
在控制室 Control Room "即時確認"麥克風收音與硬體器材前製 Pre-production後的音色,以方便調整收音位置與硬體參數,
因為它原始用途就是拿來監控收音狀況,所以翻譯成監聽在音樂製作領域才是符合原意。

也因此錄音師在挑選監聽喇叭除了音色中性外,第二重要的就是它能不能即時、快速、準確地反映"麥克風位置與前製硬體器材"等參數的變化,
不然如果麥克風換了位置但監聽喇叭上卻聽不出明顯變化的話會造成錄音後製上的嚴重誤差。
lingo1388
很多以訿傳訛就不說了,其實「"鑑"聽喇叭」主要用途是「混音」用。
miumiukuo
還是請蘋果另po一篇開示文
Kenai Tier 3 wrote:
可以的話是建議最好避開單側喇叭靠牆。
如果是監聽喇叭以外的家用喇叭,要不要擺正三角形看個人喜好,
但監聽喇叭因為有指向性,所以如果偏軸的話從300 Hz以上的頻率會有最多降低10 dB的狀況。



讚!標準擺法,不要離軸......
lingo1388 wrote:
意思是擺法並不分「"鑑"聽非"鑑"聽」!

目前我還沒看過有哪間監聽喇叭廠商在說明書上"不要求"將單體正對聆聽者,
或許您可以寫信去跟各大監聽喇叭廠商建議他們不要在說明書上將"單體正對聆聽者"列為唯一的擺設方法。

lingo1388 wrote:
不然B&W算"鑑"聽還是家用???

B&W官方網站分類是Home Audio。

lingo1388 wrote: 很多以訿傳訛就不說了,其實「"鑑"聽喇叭」主要用途是「混音」用。

您如果有在接觸音樂製作領域就知道監聽喇叭的用途第一是監控"收音與前製狀況",再來才是"後製混音"。
lingo1388
好啦!隨你意,只是在告訴你「鑑聽」是用途分類,喇叭﹙單體﹚本身並沒有區分,同個東西硬要說這要這樣那要那樣有點牽強,難道家用喇叭不能Toe-in嗎?←這才是原意﹙與問題有關﹚!
miumiukuo
蘋果!一般是Studio跟Home audio的分法,廠商習慣家用加 monitor 來凸顯,可能是翻譯的問題!所以監聽鑑聽很多說法套用到Home audio
基本上我前面第一篇文開宗明義就有建議樓主:
可以的話是建議最好避開單側喇叭靠牆。
如果是監聽喇叭以外的家用喇叭,要不要擺正三角形看個人喜好,
但監聽喇叭因為有指向性,所以如果偏軸的話從300 Hz以上的頻率會有最多降低10 dB的狀況。
但這邊還是額外貼一下ATC的家用喇叭與監聽喇叭兩者在說明書裡對擺放要求的差異,
可以看到ATC嚴格要求Professional監聽喇叭必須擺正三角形對準聆聽者;
但對於HiFi的規範就只有建議用戶不要靠牆。
所以樓主如果是一般家用喇叭只要不靠牆怎麼擺都可以,聽得高興就好;
但監聽喇叭最好擺成正三角形。

SCM20ASL Pro (Professional),第3頁,3. Monitor Placement:
  • Try to position speakers away from walls
  • Try to position speakers away from corners
  • Try not to position speakers exactly 1/4, 1/3, 1/2, 2/3, 3/4 between parallel walls
For stereo listening, the loudspeakers should be positioned so they form an equilateral triangle with the listening position (see Fig. 1). Loudspeaker stand height should be chosen so the acoustic axis is at ear level (see Fig.2).

SCM20 (Consumer HiFi),第6頁,1.Monitor Placement:
(第3頁Active 20的內容大同小異跳過不貼)
The subjective performance of any monitor loudspeaker will be fundamentally influenced by the acoustic character of the room in which it is used, and its position within the room. Most often monitors are installed in rooms which are comfortable to sit and talk in.A mixture of carpets, curtains and soft furnishings will help ensure that middle and high frequencies are reasonably well controlled. There may however be low frequency problems; either too much or too little bass. To minimise low frequency problems the monitors should be kept away from corners or walls. Start with them positioned around 1 metre from the side walls and 2 metres from the back. If the balance is bass-light, the monitors can be moved towards the back walls.
miumiukuo
您認為樓主喇叭是Studio monitor or Home audio monitor ?他所想要Toe-in….專業監聽一般我認知的是主動式美金5000元以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