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版上各位大大請教個問題
我目前在用的TEAC TN-300唱針斷掉了 (因為我手賤..跳針去調整那個唱針)..
因為身邊沒有人在玩黑膠,因此上來版上詢問
1. 撥放跳針的時候,會有需要調整唱針角度的時候嗎?還是都透過桿子配重還有唱盤防滑來調整即可?
2. 我看網路上在賣的唱針和唱頭選擇不少,如果單買唱針更換會有相容性的問題嗎?
3. 唱頭我看好像都是四條電路,如果直接買整個唱頭,應該是公規都可以兼容對嗎?
4. 正常來說,唱針的部分是否有使用多久就應該更換的時限呢?

不好意思可能問了些蠢問題,這些問題我都有嘗試過google或是YT上看影片,但是不是很容易找到明確答案...><

希望有好心的大大可以回答,先謝過了
SYehhh wrote:
1. 撥放跳針的時候,會有需要調整唱針角度的時候嗎?還是都透過桿子配重還有唱盤防滑來調整即可?
2. 我看網路上在賣的唱針和唱頭選擇不少,如果單買唱針更換會有相容性的問題嗎?
3. 唱頭我看好像都是四條電路,如果直接買整個唱頭,應該是公規都可以兼容對嗎?
4. 正常來說,唱針的部分是否有使用多久就應該更換的時限呢?


先說結論,樓主跳針的原因應該是唱片唱軌損壞或唱軌太髒。特殊唱片(1812之類)會跳針是MC唱頭的事。

1)hi-end的系統,除了針壓、抗滑,要調超距、垂直角、水平角,動一個參數,牽動其他的,唱片又分好幾種厚度,只好反覆調來調去,調到最後累了,妥協出一個結果。以上是調唱臂(非每隻唱臂都可以調那麼多),不是直接動唱針、針桿。

2)樓主的系統直接買原唱頭替換針換上即可,很簡單。

3)理論上是這樣,但樓主的不需要動到線,也不建議。

4)mc唱頭小心不玩壞幾乎乎可以聽過世。mm, 幾百個小時吧,壞的時候自然就知道了,樓主這種很便宜,不用擔心。
「玩音響」必須要具備一些基本條件及知識(解決問題能力…),黑膠系統尤是如此(真正需要“動手”的器材),看了樓主問題有點不知如何起頭,因為缺乏「基本概念」,就得從基本說起,內容冗長打字很累人;黑膠系統發展已超出一甲子的時間,其原理、技能真的不難,網路文章應該不致於艱澀難懂,整體且簡要的說,首先唱盤放置一定要“水平”,其次,得參考網路唱臂調整影片或文章“先求概略即可”,最後盡量保持唱針及唱片的清潔,that's all。
在問題之先的「“跳針”去調整那個唱針」,須知造成「跳針」的原因很多,從唱盤過度傾斜~唱臂、針調整誤差過大~唱針及唱片過度髒污…等等,可能單一也可能多重複合(機率較大)因素都有可能,只有找出問題所在才能解決問題,是吧!
問題1、由上述可知「跳針」和「唱針角度」或「防(可能係指抗)滑」沒有直接關連,和「桿子配重(可能係指調整針壓的唱臂尾端的重錘)」可能有關,一切還是得回原點,如前述的【找出問題】及【學會調整】。
問題2、「網路上在賣的唱針和唱頭選擇…」:【唱頭】概分MC、MM(MI相容)兩大部分,以樓主當前設備,MC另需增益或升壓(不討論),其他絕多數的MM類唱頭則是通用;但MM唱頭可替換的【唱針】則是不然,因為不同型式的針或與本體連接方式…不同,不可以隨意(會有標示)搭配使用;另,替代針價格往往佔總價七成左右,應該是更換整顆唱頭比較符合效益吧!
問題3、「直接買整個唱頭…可以兼容」,是的,但請注意四條線是有顏色區別(會有標示),必須相對應的連接才是正確。
問題4、「唱針的…更換的時限」:唱針更換一般需視「使用情形」也就是唱頭、唱臂的「調整」及使用頻率…等而定,如個人使用的幾顆唱頭最早從1980年至今,唱針(其他不談)狀況都還如新。
如果想要繼續播聽唱片,建議必備一些小工具,如:唱針放大鏡(最好10倍以上)和清潔(超音波)刷、液,黑膠系統的清潔工作很重要,可以減少雜音、失真和不必要的損耗。
如果一直跳針唱針的巡軌有問題,需要重新調整 “AB”點,如果只有那一個地方跳針還算可以。

唱臂跟唱盤如果是分離式的需要買一隻超距尺調整,你可以試著跟原先買音響的店家要看看有沒有已經印好的超距尺規,一般簡單的 A3 還是 A4 印好的附有調整 “AB”點 的尺規比較專業的店家會提供。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