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此文用意不是引戰, 而是良性回饋. 這半年來升級過程中, 從網路得到許多幫助, 讓我這個Hi-Fi 音響小白錢花在刀口上, 能得到有感滿足升級. 這次來談個人換電源線經驗.
設備: TEAC NT-505X, AQ C2820, AQ A80, B&W 803D2.
Gain值: NT-505X 關閉前級功能, C2820 -18dB, A80 -3dB
電源線:
1. Furutech FP-314Ag-II OFC + FI-15 Plus 無鍍層 (商家出借)
2. Furutech FP-TCS21 Triple C + FI-15M-N1(G) 鍍金 (商家出借)
3. Furutech FP-TCS31 Triple C + FI-11M-N1(G) 鍍金 (商家出借)
4. Furutech DPS 4.1 OCC + FI-50M 鍍銠 (自購)
5. AQ APL-1 (A80 附贈)
A80 接線: (1) 高音尖刺不耐聽. (3) 聲音結實, 低頻太有力胸口會被震到. (5) 中規中矩無個性. (4) 是被小李老闆勸敗, 音場左右擴大, 縱深加長. 人聲向前與伴奏增加距離感, 交響樂結像定位更明顯, 解析度改善, 聲音力道有節制地控制, 不會像 (3) 有時不受控制暴衝. 聲音比 (3) 變寬鬆, 低頻變薄.
(4) 才 run 約 5 hr, 但已感受到優於 (3). 不過我偏好鼓聲厚沉, 經過不同組合, 得到:
聽交響樂: NT-505X 插 (5)/C2820 插 (3)/A80 插 (4) 是個人滿意的組合.
聽 JAZZ/人聲: NT-505X 插 (5)/C2820 插 (4)/A80 插 (3), 因人聲磁性會被 (4) 削弱.
最後發現 A80 輸出瓦數有明顯變化, 先前 NT-505X 插小黑線/C2820 插 (2)/A80 插 (3)時, 瓦數約 0.02W. 換成 NT-505X 插 (5)/C2820 插 (5)/A80 插 (4)時, 飆高到 0.4W, 這難道是 (4), (5) 還沒 run 開的因素 ?
經過一番組合測試下來, 才知道為何發燒友手上有那麼多線材, 不同組合的確帶來不同的音感.
下次就要測不同訊源線差異: AudioQuest Red River XLR, Neotech NEI-3001 III XLR, Furutech FA-αS22 XLR. 這陣子先用中低價線材撐住, 等1年後女兒執業, 不用養她付學費, 搞定試聽室+音響擺位, 了解更多資訊後, 再來升級喇叭+線材.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好的音色, 器材線材不分貴賤, 組出自己滿意的聲音, 就是好器材. 等到自己欲求不滿時, 再升級滿足. 但擴大機/線材無用論者, 你我玩的境界是不同的, 不用張牙舞爪批評他人.

但考量到差異度/價格的CP 值還是決定寄回去…雖然說加起來也沒幾萬塊,但理性面還是覺得算了不如存起來下次升級喇叭或買個DLBC來玩

tedliu1024 你的選擇是正確的, 我的經驗是先搞定擴大機, 讓喇叭發揮應有的能力, 接下來才是換線材做調音動作

TcM 也把音場再往外擴, 而我一直搞不清楚何謂 "線條感", TcM 讓我聽到了. 我以吃麵感覺來比喻. 原先狀態是吃切仔麵, 麵條一坨黏在一起, 要邊吞邊咬. 換上 DPS 4.1 後像吃日本拉麵, 一口氣 5,6根細麵條吸進來. DPS 4.1 + TcM 就像吃烏龍麵, 麵條厚實彈牙, 條條滑溜吸入.
這種改變在聽交響樂時特別分明, 各部樂器聲獨立辨識感加強, 音場包圍感增加, 號角/定音鼓力道加強, 而這種加強感不是加大音量那種大聲但不結實. 還有 R&B 女歌手 (黃小琥, 日本 Misia) 聲音也變得更有感情有力.
我感覺換電源線比訊源線, 有更明顯的改善, 換上 TcM 後, 應該好久不會再去動電源線組合. 最後一個問題: 我會一直試電源線, 就是想適度加厚低頻. 為何 AQ 28xx/38xx/3900 沒有像 E470 的 Bass/Treble 調整功能 ?

個人積分:1744分
文章編號:89838777
stevenkc888 wrote:
就是Power Source嗎
不是同一條電源線, 2024-05-01 他推出最新款電源線: Golden Signature Double Plus, 可以用臉書聯絡老闆, 安排免費在家試聽. 等 N-01XD SE 到貨後, 我也想借他的 Golden Signature Plus 訊號線來免費試聽.
兩光騎士 wrote:
slitech 要從大山開始才能玩到slitexh家的精髓
這是我最頭疼的地方, 絕大多數商家沒出借線材試聽的, 尤其是名牌如: Slitech, Nordost, Cardas.而線材又不是越貴越好聽, 跟整套系統配置與個人聽感, 有高度依賴性.
無法事先在家試聽, 一對線 10 幾萬砸下去賭運氣, 尤其想到 9 對線就可以買 B&W 802D4 時, 我真的下不了手.

但是“爲什麼”最後1米的電源線會影響音質音色?假設同樣AWG, 最後"1米"用普通的銅, OFC銅, 鍍銀的OFC銅, OPOCC銅, 電壓/電流在進入主變壓器的那ㄧ剎那即使有非常微小的差異, 經過變壓器, 再經過穩壓整流, 最後流入功率電晶體時, 就SPEC而言, 電壓/電流的差異真的測的出來嗎? Google 好久還是沒能找到能讓人信服的答案... 不知版上有沒有大大可以幫解惑一下?
有圖有真象, 雖然小朋友出走了一些, 但系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 功力連生好幾級, 太值得了!


小惡魔新聞台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