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pei wrote:
各位好~音響...(恕刪)
看到有網友認為 Sonos 全套太貴、不符合預算,或說「慢慢組的聲霸後續反而最貴」,甚至質疑「不是只有 Sonos 可以慢慢組」,我覺得這樣的看法忽略了幾個非常關鍵的現實。以下整理幾點提供給原 Po,也給其他關心這話題的朋友參考:
首先,Sonos 並不一定貴,也不是高不可攀的系統。
很多人看到網路上所謂的「全套 Sonos」要十萬上下,其實那是選配最高階的組合。但 Sonos 最大的優勢就是它的彈性:你完全可以從最基本的一條 Beam 或 Ray 開始,之後再慢慢加後環繞、加 Sub、甚至再升級前方喇叭。這種按需升級、逐步構建的彈性,才是真正對預算有限的用戶友善。對原 Po 這樣預算約五萬的狀況來說,Beam + Sub Mini + 環繞就已經可以打造出非常不錯的效果,而且之後任何一個部分都能無縫升級,不需要全部重買。
再來,有人說「不是只有 Sonos 能慢慢組」,這說法表面上對,但實際比較下來,Sonos 的整合體驗是碾壓級的。
其他品牌像 Sony、Denon、Klipsch 等也許有支援擴充喇叭的機種,但往往有很多限制:要配特定型號、可能有連線不穩、系統之間不相容、甚至要額外買發射器轉接。而 Sonos 的每一台喇叭都是原生支援 Wi-Fi 傳輸、自動對位、音場調整、軟體控制統一,真正做到「加了就用、換了也能繼續用」,這種體驗是別的品牌模組化系統無法比擬的。
再來談談成本。
說「慢慢組的系統反而最貴」其實是一種短期導向的錯誤思維。傳統的一次買斷型聲霸,可能看起來便宜,但兩三年之後如果你想升級,就只能整套淘汰重來,完全沒有擴充空間。更慘的是,很多品牌的聲霸系列還會停產斷代,變成舊產品無法跟新環繞配對,只能硬著頭皮整套換掉。這才是最昂貴的使用方式。
反觀 Sonos,就算你 10 年前買的是 Play1,只要還能用,就可以直接跟現在的新款 Arc ultra 系列配對。前兩天最新的軟體升級居然還在優化十幾年前的設備體驗,其他廠商的設備不是已經壞了就是成為孤兒,只有Sonos的十幾年二手設備還能在市場上大量快速流通。真正能延續使用、支援長達十年以上的聲霸系統,市場上也只有 Sonos 做得到。
最後,還是要回到原 Po 的需求:你在意聲音的品質、想要實體環繞、空間不大、不想買一套壽命短的系統。這幾個條件綜合起來,Sonos 剛好完全命中。它可以精簡、可以升級、不佔空間、不怕淘汰,還能針對不同的使用情境打散重組,不管你將來要搬家、換電視、擴編還是縮編,它都能跟著你彈性變化。
簡單說,如果只是想一次買個聲音有出來、規格寫著 Atmos 的聲霸,那的確很多品牌可以滿足你。但如果你在乎整體聲音體驗、系統未來性、實體擴充能力,以及長時間的使用穩定度,那目前只有 Sonos 是完整解法。不是因為它「專武慢慢組」,而是因為它是少數真正把這條路走通的品牌。
有預算限制沒關係,但千萬不要讓「便宜一時」耽誤了「好用十年」的可能。Sonos 絕對值得你認真研究一次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