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覺得USB線就像耳機升級線,有些人覺得差很多,有些人完全無感。
像朋友就建議可以先借一條來 A/B 比較(或搭熟悉曲目做對照),再決定要不要投資。
改天想試試 SUPRA Cables USB 2.0 A-B EXCALIBUR 鍍銀版 USB線
來自朋友的線材建議
(圖片來自網路)

也是很多網友會討論到的
還有推薦什麼值得一試的線材嗎? 或大家的心得嗎?
-
以下是朋友的建議:

「如果你目前已經有不錯的 DAC,搭的耳機或喇叭也有水準(例如 KEF、Focal、Dynaudio 等),那試著換一條好的 USB 線,體感上真的有可能感受到:

1.背景更黑
2.聲音更乾淨
3.高頻更滑順細膩(些微)

但這種差異大多是微妙的提升,不是劇烈改變。」
Hunter275397 wrote:
有些人覺得USB線就...(恕刪)

我聽不出來有什麼差別,但目前還是在用這條線



不要比較沒有傷害 SUPRA的高頻 這條算還可以 中頻加厚度 加甜味 背景黑度不太夠 多樂器編曲背景會亂會雜 好處是沒有厚聲線降速度感 甚至速度感維持中性偏快 但是如果想讓高頻延伸去得比較盡 不要看他鍍銀好像高頻好 一句話 不可能 他高頻收得更快 簡單說 10萬元以下系統 或主動喇叭 可以搭這條 CP值高 超過那界限 有可能是拖垮你系統的那條線 會變成樣樣都接近及格 但都不行 像你說的買到FOCAL喇叭 906以上的型號 用這條就是拖慢速度 [FOCAL喇叭可以推到更俐落 更快] 降解析 高頻延伸變少 背景不夠深黑 只起到加中頻厚度與音樂性 但肉感 水分基本沒增加 聲音不會加密度 只是加厚變鬆
Jeffrey456121
講得真好! 5分獻上
看樓主你的器材大概是價位多少的?
樓上的大大說的很棒,10萬內系統搭這條 SUPRA Cables USB 2.0 A-B EXCALIBUR 還可以
10萬以上可能就要換線
nike6453
我也用過比下面好ㄧ咪咪的組合,大約40萬但我還是沒有天份聽的出太大的差異就是了,不過我還是會用就是了
李奕文
你說這話 其實也沒多不好意思 呵 不過你能把系統搭到線聲音感染不到 也是很厲害 我花30萬 買了快七八萬用線調音 你花30萬買了省心 證明你聽不到線改變的聲音 值得尊敬
李奕文 wrote:
不要比較沒有傷害 SUPRA...(恕刪)

這是我的器材,說真的跟很多01的人比是上不了台面的,個人也用過千元到萬元的線,但我真的沒什麼感覺,真的不好意思,下面目前是正在聽的組合,之前也用過ELAC314跟DY C1跟其他人比不貴一對20幾萬,這些喇叭我在01跟巴哈都有開箱文,這些只是我玩過的冰山一角真心不騙,你在01看我發的開箱文就知道我沒在騙人,連我自己都會怕
喇叭-ProAc Tablette 10 Signature
擴大機-naim SuperNAIT 3
串流機-先鋒n70-AE











nike6453
算了,是我太玻璃心了,先去聽我的ADAM了不聊了
lingo1388
慢走,改善一下喇叭位置先,否則糟蹋了鑑聽特質。
nike6453 wrote:
喇叭-ProAc Tablette 10 Signature
擴大機-naim SuperNAIT 3
串流機-先鋒n70-AE


真要說

30萬系統你換線聲音出不來 所有線都是嗎? 那還蠻慘的

常識 你喇叭 英倫系 微暖 高頻不會暗 但相對圓滑輕柔 音樂性高
擴大機 英倫系 暖聲經典 聲音都在這被定型
Pioneer N-70AE 也暖聲

暖+暖+暖


你這套換線 真的有可能是換漂亮辛酸的 恭喜啊 首發就是絕張 英倫美聲一如到底
李奕文
如果這些圖裏的系統都你的 那我是佩服的 你玩法是台灣老派的 系統聲音也是老燒友愛的 但是卻又不配線 最後你的喇叭暖 是比較級 你的喇叭音樂完整度高 他比較活潑高音相對好 也是跟其他英國系喇叭比
nike6453
是的,這是以前發燒時候玩的,玩過很多國家的喇叭聲音各有特色,有的中性精準有的人聲很讚,但我沒有不配線歐,我的線材現在也有2大箱了
還有 你PO的喇叭 我可能都不會用你的擴大機來推 自己的系統最大程度花費都在前端....

考慮近場聆聽 喇叭不需要大音壓 只要 高頻夠清亮 延伸好 解析要高 中頻乾淨 所以買了906

但我前端與擴大機花的是喇叭五倍以上的價錢 一樣述求 中性 解析 推力夠用就好 調音不需要豐富 甚至沒韻味聲音單調偏冷薄

但擴大機環牛與電容數要明顯超過同等級 就像你的機子可能是我擴大機3倍價錢 我機子基本都輸 更輸在前級與其他內部線材 最大程度輸的還有調音 隔離躁訊 但有一點環牛卻差不多大 電容數 我的機子比你多

從一開始掏寶 YYTCG線 到台灣買線[其實繳學費時期] 再用代購買線 線你說一條一萬你系統沒差 一萬是台灣買還是生產國當地

抱歉 在你看來可能不入流的系統 隨便一條線 最低價 在台灣都接近破萬

更別說我RCA或喇叭線 一條可能在台灣價錢都不止你破萬的價 可能是數萬跳....以玩線燒友來看 雖然還是價格偏低的入門線 但線一分錢一分貨 過去在台灣一分錢可能買到1/2貨 1/3貨 現在相對透明

你則崇尚中高階銘機 英倫厚聲韻味 後端喇叭價值最大化 單價高 別人看到都說這對喇叭讚

把一對不適合放在桌面的高階大書架 放桌面 求爽度 雖然有腳架 空間擺位 相對忽略 聲音平面 距離太近 可能低音轟腦 所以有看你腳架放軟質吸音墊...............那樣雖防震 比較不轟 高頻更收 中頻更重也更密 但你以為變的比較鬆 因為你過去沒放墊 音壓太大

我很懷疑你到底知不知道你系統有多暖聲音有多密 特色有多重 舉例:你聲音僅有的線條感基本都是高強度密度帶來的 因為你系統所有硬件都是強調高音樂性 高自然度

簡單來說你想要表達的 你想要說的是 我這種等級都對線無感 你那小玩意系統說線有感?


但事情不是這麼簡單啦 如果你PO的圖片系統真的都是你的 也是老玩家了 也不需要別人多說啥了 開心就好


保持下去 那就是你 線是沒用的 但你可能會懷疑 為啥別人中低階系統 卻對線這麼敏感

沒差 相信自己 你行的 你是成功的 你把線作用玩成沒作用了
nike6453
以前在追求這些會影響細微改變的東西還蠻好玩的,但聽感就是沒那麽強烈,每次換線都會正經八百的檢視有沒有更好,所以根本也沒好好的在聽歌
nike6453
總之發燒友玩音響自己聽的開心就好囉
字數過多打在這

對你這幾套聲音偏厚實又重 暖到底的 高音樂性的系統 換線可能改變幅度不大 高頻也不會有太大差異 但對其他系統 例如高透明度 高解析 過冷的系統 換條好或是適合的線 是維持解析與高頻延伸的同時 又增加中頻密度 音樂性與韻味 避免了中低頻與高頻聲音斷裂 聲音融合性更好 那就不是差那一點而已


簡單來說 你的系統染色過重 加暖加冷 可能因你的聽感改變幅度都很小

但你不能以此認知其他系統改變幅度也差不了多少 至少我系統差很大 聲音走向是完全改變 大到沒聽音樂的人 盲測都分得出來 甚至線材互相搭配都會改變音色 與中高低頻的變化
nike6453
我從頭到尾都沒有以此認知其他系統改變幅度也差不了多少,我不是有說線材會影響但我聽不太出來是我個人的問題嗎
這條可以入歐,CP值高,之前是看音響媒體有評論,入門音響到中階都還夠用
高階音響用這條感覺是拿來測試這條的極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