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使用自動響度獲得最佳聽感, Auto Loudness (YAPO Volume), 手冊沒有寫, 賣音響的就算懂也沒想到教你, 國內外論壇似乎也沒人提的事

YAMAHA 退出國內市場, 蠻可惜的, 是個好音響, 但要會用,
決定還是提一下, 正確的用上天堂, 未正確使用轟隆隆。

Auto Loudness (YAPO Volume) 並非如說明書寫的, 只有開跟關。
YAMAHA 沒有教一般使用者如何正確使用, 單純賣音響的也不懂。
通常只會說, 聽起來轟, 就把 YAPO 關掉。

一切歸咎於 Loudness War (詳請自行估狗)
原理, 因為訊源響度太大, 所以相同聆聽音量必須調低撥放音量,
而調低撥放音量, 則會套用到較高的響度曲線, 造成高低頻增益過多。

解決, 響度正規化標準。
例如, AppleMusic -16 LUFS, Spotify -14 LUFS, Youtube -13 LUFS,
同一首歌, 在 Apple 聽, 和 YT 聽, 後者會比較大聲,
為了聽到相同音量, 會把音量旋鈕調小, 於是低頻自動增益了 3 LUFS (大致上是這個意思)

不同的 CD 也有不同響度, 為了聽到自然的響度增益, 不會轟轟轟,
每次都要調 Volume Trim 也是很累的事,
全部轉成數位音源, 進 Foobar Replay Gain 過水一遍, 標準化。

標準化餵給正確響度的聲源, 便會發現,
Auto Loudness (YAPO Volume) 是很理想的設計,
隨著音量旋鈕增益非常自然, 更不會轟隆隆, 是現代音響不能沒有的功能。

至於 YAMAHA 的自動響度設計標準, 是 -23 還是 -18, 似乎找不到相關資訊。
不過聰明如您, 應該也知道怎麼根據標準化了。

-------Bonus:
自動音場校正, 做了幾次還是聲音怪怪的或更差,
通常代表空間聲場有比較大問題, 系統做了過多的補償,
所以要先解決空間音場或擺位的問題。
自動音場校正是補償, 不是把有問題的變成沒問題。
yamaha 的YAPO校正起來的準確度還有進步空間,建議用手動調整會較佳!
嗯,大大

開小聲只是怕吵到人,沒有投訴的狀況下,

你看戰爭片會開到小嗎?

您的說法變成商業大片我必然要開小聲。


什麼volume啦,DRC啦這只是夜間貼心而已,跟混音動態壓縮手法毫不相干,況且正常都直通,OFF,鮮少套用DSP.這些設計都流於型式
開大小聲不只是怕吵到人或別人干擾你, 最在乎是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看Spotify平台如何調整音量標準化 : 在哪設定? 在App「音量等級」裡
響亮 (Loud) : 在比較吵的環境下使用, 音量調到最高 : -11dB LUFS, 並請使用限制器避免失真, 正常 (Normal) : -14dB LUFS, 安靜 (Quiet) : -19dB LUFS…
再延伸些說
‘’響度戰爭’’至今仍在持續, 並沒有因為串流音樂崛起而中止…
早先大家以為數位時代來臨, 手調EQ的年代已結束, 串流平台不管Spotify或Apple Music, 都試圖將音頻的響度標準化, ( 峰值與響度歸一, 好心的說是想讓你坐在皇帝位, 別老是起身為不同性質’ 不同製作錄音的音樂調音量’ 調清晰度… )結果? 業者自討苦吃, 少人領情
樓主說 YAPO Volume 手冊沒有寫, 那就推薦流覽Reddit網站看實際運用, 對音樂與音響大小事, 包括Yamaha「YPAO 音量」的問題, 還有那個Loudness, 古早年代擴大機上的雙向開關… 抱歉沒直接回答所問, 而是推薦瀏覽, 因為這議題討論的面相還蠻廣的, 得看看別人怎說( 進網站, 關鍵字Key入, 蠻多討論串 )
許多電腦前工作者聽音樂是用POTPLAYER 64bit播放器, 這裡不是說這免費軟體功能多優, 而是在他EQ調整設定相關響度’ 清晰度時, 會見到’’預設來源作為輸出’’及’’重低音與超高頻單獨或合併調整’’ 這些選項, 不管軟體或硬體配合, 其目的一樣, 為了將參數設定簡單實用化( 低頻關乎延伸’ 中頻反映人聲飽滿’ 高頻的空間感及樂器人聲高音延續) , 因為擴大機音壓不夠時耳朵聽覺也會遲緩…
當然像那個同步或延遲或提早0.05秒設定等項目, 也算是…此外看硬體, 某些擴大機例如黑格爾, 阻尼因子設計多大於1000, 用來控制和發揮喇叭單體的能力, 尤其是對低頻精準有力的反應’ 及音樂尾聲的延續….以下略
文章目的在表明, 響度標準不同, 會間接影響機器原設計自動響度曲線(loudness curve)的對應正確性, 而多數會造成低頻過度增益轟的問題。旨在使用者本身可透過音源響度正規化, 可解決此問題, 其餘不在原文要表明範圍。
這是我購買的YAMAHA第一台採用YPAO的器材

第一世代GUI YPAO DSP-AX1400
第二世代GUI DSP-Z11
第三是代GUI RX-V3067
我算是看著他長大的,最終的目的,對用戶有實槌助益就駐波抑制,其餘的RC視情況而
定就好。
這東西最後怎麼會跑到二聲道產品去呢,大抵不能說如同DOLBY ATMOS 跑到手機上
面去這種司空見慣的商業手法,但也大差不差了。
會有這種調控也就是市場上競品你有我也有大家就來拆分一堆
某某VOLUME 、某某EQ、某某DYNAMIC CONTROL 等等,骨子裡這東西其實很久就
有了,脫胎於DSP的權重,只是換個名字來包裝。

所以VOLUME、DRC就YAMAHA的立場來說,這東西對於PURE、STRAIGHT、2CH STEREO是不適用的,就像是你必須購買主險才能附加其他的保障。
可偏偏盡管在CINEMA DSP已有長足進步下,鮮少人會長久的去套用這些DSP音場模式。
============================================

所以令我覺得奇怪的是,響度功能雖說是為了補償生理在微小音量下對於高低音的鈍感

1.樓主大大您是用那台機器讓你得出,也就是您也知道的響度補償最大
化作用曲線下,『小音量』會有所謂的轟鳴感?! 小音量耶.....

最大化作用不代表補償是補過頭的,有那一台YAMAHA機器型號會這麼智障,補償都是自動偵測內容的,真的過衝會補少一點不會補到讓你聽不下去,可不是一刀切的只要你是10%,我就給你補90%,這個自適應不是這樣運作的,你這10%到底是鹽水還是清水還是可樂,機器都會去分析,而不是針對分貝數。
就連我現在用的yamaha電腦喇叭SR-C20A開啟STAND模式也會自動補償響度功能,­而且我聽得都是動態壓縮有多強就多強的內容,也沒有你說的那種轟鳴感阿????
(但是我通常不會用STAND,而且我也沒必要開到那麼小聲來啟動補償有感)


2.再者何謂標準的響度?

日本料理的響度、熱炒店的響度、素食的響度, 主流市場的響度??? 創作者的響度??

動態壓縮是吸睛的手段,不是趕客人走好嗎?


況且沒文化的我才真要說,很多古典樂大半時間喇叭是發出『蚊子叫』的聲音,來彰顯我
曲目的動態範圍,好假掰文青這算哪門子表達劇情?!
人耳本來大小音壓響應本不一致......做個動態補償或動態EQ.......
說到 YAMAHA 的 YAPO 設定
我的老 YAMAHA HTR-6230 環繞擴大機
在使用 YAPO 檢測後
都會顯示 Reverse PHASE
檢查線路(喇叭正負極沒接錯)也沒有接錯,到現在還是找不出問題在哪?
請問有網友前輩們遇過這問題嗎?
要如何解決呢?
謝謝
吉米Gimi wrote:
說到 YAMAHA ...(恕刪)

1.使用電池法確認相位,有無箱內線接反

2.AV機器堅持我沒錯,但是同型的喇叭都要有這樣的狀況,你只能心寬,不是換機器就是換喇叭。

3.同型喇叭對調互換、拿別的喇叭AB TEST

4.換喇叭線

5.移動擺位

大概就這樣
謝謝回覆 加分
試了不少方式,還是依然如此!!
大概就只能眼不見為淨了!!

570 wrote:
1.使用電池法確認相...(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