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消費級色度計跟光譜儀的差異在:色度計量測速度快,對暗部感應良好,但遇到不同的背光源或面板色域,譬如LED或aRGB等,就得對校色結果以Color Correction Matrix校正過才能有比較正確的量測結果。
光譜儀量測速度比較慢,對暗部反應比較差,但量測效果不受背光源跟面板色域的差異影響。跟色度計成互補關係。
色度計的濾光片會隨著時間老化。光譜儀的Sensor也會有老化問題,不過電子產品哪有不老化的?放濕度設定適當的防潮箱"應該"可以用比較久。
i1 Display Pro是色度計,ColorMunki Display也是色度計。i1 Pro/i1 Pro 2是光譜儀,ColorMunki Design/ColorMunki Photo也是光譜儀。XRite的命名方式常會讓人弄混。
Spyder 1~4都是色度計,DataColor說Spyder 4有六色Sensor。
以i1 Pro/i1 Pro 2為基準,i1 Display Pro量測速度非常快,ColorMunki Photo/Design量測速度也很快,"聽說"ColorMunki Display一個色塊一秒,我的 Spyder 3慢到會度咕,Spyder 4不知道。
i1 Display Pro/ColorMunki Display/Spyder 4有新設計,在軟硬體與原廠通用Color Correction Matrix的配合下,對目前CCFL/LED背光與sRGB/aRGB面板的校色,表現會比以前的色度計好。
螢幕百百種,通用的Color Correction Matrix(打字好累,以下叫修正陣列)畢竟只是夠用。要準,就得為各型號都生出專屬的修正陣列。
目前比較不錯的方式是,將色度計跟光譜儀的優點互補。從各自對特定螢幕量測的參數算出修正陣列後,再以色度計重新量測螢幕。速度快,暗部準確,量測結果也不受背光源與面板影響。
XRite跟DataColor(目前我只摸過這兩家產品)內附的軟體都不能生修正陣列。不過目前有套免費開源的校色軟體可以辦到,就是ArgyllCMS + DispcalGUI(下面叫A+D)。ArgyllCMS是一整套全包的校色解決方案,可以對螢幕、印表機、掃瞄器校色,不過都得進命令提示字元打指令。DispcalGUI則是針對ArgyllCMS的螢幕校色部分設計的GUI,介面友善多了。
A+D的修正陣列有兩種格式:CCMX跟CCSS。CCSS比CCMX多了光譜資料,目前只支援Spyder 4/i1 Display Pro/ColorMunki Display。傳統色度計配合CCMX也可以校正各種不同背光與面板的螢幕,未來的OLED螢幕應該也可以。支援CCSS的那幾個型號,用久了老化以後大概也可以用CCMX修正校色結果。
考慮到量測的準度、速度跟價格,目前C/P比較高的組合應該是ColorMunki Photo/Design + i1 Display Pro,軟體就用免費的A+D。兩顆校色器加起來的價錢比i1 Pro/i1 Pro 2低,暗部表現也比較好。
目前我了解的部份大概就是這樣,範圍只限於消費級的校色器。十萬起跳的等級沒機會摸,支援"硬體校色"的專業級螢幕也沒摸過。硬體校色的螢幕以色度計校色時,如果應用軟體或色度計本身沒內建支援這台螢幕的修正陣列,準度如何我是有疑問的。
ArgyllCMS下i1 Pro與ColorMunki的驅動程式是作者自己寫的。純以原廠軟體來講,如果已經買到i1 Pro等級的產品,原廠軟體超級簡單又輕鬆愉快。不知道是Xrite的演算法有獨門秘方,或者是在暗部偵測的硬體控制有留一手,得拿到原廠的SDK才能完全掌握?
就連原廠軟體功能超級陽春,沒有螢幕RGB調整,也沒內建Curve檢視功能的ColorMunki Photo,做出來的校色檔在暗部表現也很OK,不會像A+G那樣想暗部不偏色得靠運氣,動不動就凸一下凹一下…

A+D的價值在它不受原廠對產品定位的限制,可以將硬體原本可以做到的功能盡量解放出來。原廠的考量無可厚非,畢竟花多少錢買多少功能。而這也凸顯出ArgyllCMS的難能可貴,全都有,全都包,尤其是配合DispcalGUI的螢幕校色部分。
總而言之,如果預算不夠,一般用途,i1 Display Pro/Spyder 4夠了,尤其是Spyder 4 Express的限制,除了硬體本來就沒作上去的環境亮度偵測器,配合A+D根本小宇宙完全大覺醒!ColorMunki Display配合A+D也是,但不曉得偵測速度的限制是否也會一起讓A+D解除。
預算高一些,一般用途,想同時幫螢幕跟印表機校色,ColorMunki Photo/Design配合A+D非常建議。
預算再高一些,又想同時兼顧量測速度與準度還有印表機校色,i1 Display Pro + ColorMunki Photo/Design配合A+D。
預算充足的話當然就往業界標準的i1 Pro/i1 Pro 2衝囉~~~~~不過各型號的功能差別請查詢原廠網頁。
以上是對校色的一些經驗與看法,有錯誤跟不通的地方請不吝賜教,小弟也常在腦子裡質疑與修正自己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