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吋 4K 電視作電腦螢幕適合嗎?

會強調「距離」「一眼望盡」「壓迫感」的人

是以「娛樂」「玩遊戲」「看影片」角度為出發點,

此類需求的確需要一眼望盡才能「掌握全局」。

================================


但若以「工作」「作業」「工具」來使用

以檢視「文字」「線條」「按鈕」「色階」「細節」「大量物件呈現」

同樣大小的字體,就得用同樣的距離使用,

離遠遠的,字看不清,圖看不清,

把字圖放大,再坐遠看,也失去大呎吋螢幕的意義了。

================================

以教室黑板來說,整面牆大的黑板,與白板大的小黑板

同樣大的教室,同樣距離數量的學生,

教師離黑板都是一支手的距離,寫的字大小也差不多。

大黑板好用,還是小黑板好用?

當然是大黑板能同時呈現更多的內容,及靈活的運用。

================================

說大螢幕傷眼的,

應該更注意太陽光造成的傷害,隨處可見,強度破表。

現在的螢幕製程已經大幅改善,低藍光,不閃爍,低發熱

不像以前近距離使用幾乎在烤眼睛。

傷害是長時間使用,沒休息造成的,無關螢幕大小。

以前螢幕做那麼小,不是為了保護眼睛,

而是因為大螢幕成本高啊。

亮度才不會是問題
重點在於 觀看距離,能不能夠看到全螢幕~~
不然螢幕要從左右看到右上,不是轉眼球,而是要轉頭就累了~~

視角搭配距離:在不同距離下 不同尺寸螢幕給的畫面是一樣的(以上同解析)


視野:進入眼睛的視野範圍中 在中間部分(綠色區域)才能精確辨識出文字與圖形與顏色 四周(藍色區域)都是模糊的
看電視這樣沒差 電腦作業只會用到視野中間的精確辨識區
(黃色是超專注時的可辨識視野範圍)

所以電腦螢幕範圍在視野中間 然後還能清楚看清內容(不會太小) 這才會好用

一般桌子桌深60公分 使用24"~32"就可以了
桌深更長或使用無線鍵盤滑鼠拉出距離 32"以上螢幕 一樣可以達成上述綠字建議
(螢幕退不了 換成人往後退 拉長觀看距離)

不過還是桌深60公分 使用24"~32"螢幕
人的手掌 前臂 鍵盤 滑鼠 螢幕都在靠桌上 會比較方便

----------------------------

再來扯上4K的問題又不一樣了
4K問題是微軟多數以100%顯示 所以相同尺寸面板使用在4K會縮小四分之一
◎原先使用FHD 24"螢幕 改用4K 24"螢幕 整個介面縮小四分之一 太小看不清楚
為了不使介面縮小四分之一 變成要以FHD尺寸x4組成4K螢幕 也就是面積四倍
◎原先使用FHD 24"螢幕 改用4K 50"螢幕 這樣文字大小才會跟之前一樣大

但是文字大小一樣的狀況下
原先使用FHD 24"螢幕觀看距離60公分
換成4K 50"螢幕 觀看距離也一樣是60公分 這就會造成螢幕範圍超出可辨識視野範圍
就會有螢幕太大需要轉頭抬頭 與 再坐遠文字看不清楚的問題出現

螢幕太大超出視野 使用距離近為什麼要時常轉頭的圖解
因為你要用綠色區域的可辨識視野掃視螢幕內容 所以頭要轉來轉去抬高低頭



----------------------------

蘋果當初推視網膜螢幕的用意是 以同樣尺寸的螢幕 使畫質由FHD提升到4K達到高解析使用
FHD與4K的介面大小都是相同的 所以換同尺寸螢幕 並不會改變介面大小 不會縮小為四分之一
同樣螢幕尺寸的同樣的內容大小 差別一個是FHD畫質 一個是4K畫質

不用改變使用習慣與使用狀況 只要將原先FHD螢幕換成同尺寸4K螢幕 即可

----------------------------

簡單講 在正常使用距離內 從看得出像素顆粒 縮小像素到看不出顆粒
相素顆粒越細 同尺寸的像素就越多
像素越多就要用高解析的內容去補這些多出來的像素

蘋果 -> 高解析介面對應4K 再以大圖縮小方式回去對應2K FHD 等較低解析度螢幕
微軟 -> FHD解析介面 以小圖放大方式 模糊去對應2K 4K高解析螢幕

----------------------------

微軟之所以有這些問題
是因為微軟的系統尚未做好原生高解析支援的系統介面
                              彈幕濃!
至於大圖縮小與小圖拉大的狀況
這張蘋果上的硬碟圖示(1024x1024)可以說明
(這是大圖 請點開看100%原生解析)



蘋果光是系統用的各種檔案與檔案夾圖示 都已經做到1024x1024的大小了
                              彈幕濃!
那有推薦的43吋4k hdr的電視或電腦螢幕嗎?
價錢約在萬元上下的
電腦一(WorkStation) cpu:i7-3820 RAM:16G(DDR3) mb:p9x79 gpu:AX6670 HDD:SSD128G+
比較大的問題大概就色差跟延遲性吧...

可能因為我沒有在玩遊戲吧
用 50 吋 4K 電視機用了這麼多年
感覺起來跟 4 台 FHD 螢幕的感覺差不多呀

4 個 25 吋 FHD 螢幕的矩陣 跟
1 個 50 吋 4K 電視機

呈現出來的資料量是一樣多的呀
而且字體大小幾乎一模一樣
坐太遠的話就什麼都看不到了
除非你想要調整字體的顯示比例


小弟跟很多上班族一樣 靠超過一個電腦桌面的工作範圍吃飯

上個公司配備兩個24吋16:10螢幕並排
這個公司配備兩個27吋2K螢幕並排
螢幕到眼球的距離只有50-55 cm
不論螢幕是橫放或直立 都要轉頭轉眼球

小弟現在家裡用43吋4K電視當螢幕
左右長寬差不多是兩個螢幕直立併排
垂直解析度也接近16:10或1080P螢幕直立時的解析度
用起來也很習慣 而且還少掉中間的邊框

轉頭轉眼球就累?
就算24吋螢幕 開個WORD檔或PPT檔 看左看右也要轉頭轉眼球呀

AAABBB3102 wrote:
重點在於 觀看距離,能不能夠看到全螢幕~~
不然螢幕要從左右看到右上,不是轉眼球,而是要轉頭就累了~~...(恕刪)
BAKA TOTO wrote:
比較大的問題大概就色差跟延遲性吧...
可能因為我沒有在玩遊戲吧
用 50 吋 4K 電視機用了這麼多年
感覺起來跟 4 台 FHD 螢幕的感覺差不多呀
4 個 25 吋 FHD 螢幕的矩陣 跟
1 個 50 吋 4K 電視機
呈現出來的資料量是一樣多的呀
而且字體大小幾乎一模一樣
坐太遠的話就什麼都看不到了
除非你想要調整字體的顯示比例


題外話
我也用vscode做開發噎
你是寫C嗎?
還是Java?
電腦一(WorkStation) cpu:i7-3820 RAM:16G(DDR3) mb:p9x79 gpu:AX6670 HDD:SSD128G+
genome wrote:
小弟跟很多上班族一樣 靠超過一個電腦桌面的工作範圍吃飯

上個公司配備兩個24吋16:10螢幕並排
這個公司配備兩個27吋2K螢幕並排
螢幕到眼球的距離只有50-55 cm
不論螢幕是橫放或直立 都要轉頭轉眼球

小弟現在家裡用43吋4K電視當螢幕
左右長寬差不多是兩個螢幕直立併排
垂直解析度也接近16:10或1080P螢幕直立時的解析度
用起來也很習慣 而且還少掉中間的邊框

轉頭轉眼球就累?
就算24吋螢幕 開個WORD檔或PPT檔 看左看右也要轉頭轉眼球呀
雙(多)螢幕使用多數時候 轉的不是你的頭或眼睛
是轉椅子 用的是腳
面對其中一個螢幕後 才是小幅度的轉頭與轉眼珠

近距離面對大型螢幕的問題點也不在於"轉頭 轉眼珠"
日常生活看的環境比螢幕還大 還不是一直在轉身 轉頭 轉眼珠看日常的環境狀況
看整天下來 腳 脖子 眼珠會太累?

問題點在於"抬頭" "轉動頻率與幅度"
抬頭時間過長 肩頸痠痛
轉動頻率過多距離過長 肌肉持續固定同一動作
這些狀況持續累積疲勞沒有消除 形成職業傷害

現在可能恢復力還不錯 沒感覺
等到開始出現問題才知道是螢幕太大造成 還要再換螢幕就是多一個經驗了
有經驗且理解問題點的才會說 不要用太大螢幕當電腦工作用
                              彈幕濃!
skiiks wrote:
"抬頭" "轉動頻率與幅度"...(恕刪)
至於這兩個問題點 要測試也很簡單

身體正對螢幕 轉頭看向螢幕外的上方(身體不動轉頭+抬頭)
這個姿勢三分鐘 就可以感受到你的脖子面對大螢幕時 受不受得了


大概一分鐘左右就想把身體轉向跟頭轉的同方向了..............
                              彈幕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