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螢幕內框長寬尺寸是 520.4 x 326 mm:
而Eizo FP-2400W 護目鏡尺寸: 521.1x 327.3 x 1.0 mm
感覺是放不下
查網路似乎都說是要削?
在幾個日本的留言板看到的回答, 但我不會日文, 只能用日翻中網站來翻譯
但譯文翻得看不懂意思...希望有懂日文的朋友幫忙翻一下, 非常感激
1. ナナオのパネルは左右2個づつ4ヶ所にツメ付いてるから鉄やすりで削るか切らないと駄目だよ
2. NANAOの保護フィルタは、固定用のでっぱりがあってそれを元から用意されてる隙間にはめ込んで使う方式
固定用のでっぱり削れば付けられるかもしれないが……
3. そうですか、はめるだけで、しかも液晶と保護パネルに隙間ができなくて
良さそうだなと思ったもので。
ほかを探してみます
國內有無板友有實際使用FP-2400W在三菱24.1吋螢幕的經驗?
是否放得下?
還是, 請問使用Eizo 24.1吋LCD螢幕的朋友
您們的螢幕內框尺寸是多少? 因為Eizo官網沒標示, 查不到資訊
若FP-2400W確定尺寸與三菱24.1吋螢幕不符, 有無推薦的可使用在Mitsubishi MDT243WGⅡ的護目鏡?
日本或臺灣的都可
另外, 您們覺得是剛好可卡在螢幕內框的護目鏡好(沒用過...怕不好安裝或傷到螢幕)
或可覆蓋住整個螢幕外框的好呢?
Thanks
不知對你有沒有幫助.

日文裡面說的是,FP-2400W在左右都有固定用的突出部分.
必須使用銼刀將其磨平,才有可能安裝在非EIZO的LCD上.
因為EIZO都有在面板和邊框之間留一小段空間供安裝保護鏡.(我是EIZO 24.1吋又有裝FP-2400W)
示意圖:

所以應該是不合MDT243WGII才對.
MDT243WGII用的可看這篇
例えスマートフォンを使えだとしても、別に頭がスマートになるわけじゃないから。
真的是很有用的資訊~
Eizo HD2452W說明書畫的內框尺寸跟Mitsubishi MDT243WG Ⅱ一樣...
但實際若不削無法安裝在非eizo螢幕, 看來還是不能太依賴說明書的圖
果然跟我在網路查的差不多...只能用訂製的了
不過原來FP-2400W是這樣安裝的阿, 還需左右兩邊的固定墊片
因為eizo官網也沒畫出來, 以為是靠尺寸剛好卡在內框裡
http://www.eizo.co.jp/products/ac/detail/lcd_panel/index.html
照片的字其實看不太清楚
我看不出是指哪裡突出要削掉
是指FP-2400W左右兩邊有小凹槽
放上後, 再用2個固定墊片使其卡緊在eizo螢幕內框嗎?
或是護目鏡是完整的矩形
但因螢幕內框有凹槽, 再利用墊片固定?
還是墊片不是單獨的...是跟護目鏡一體的?
那不就要把墊片部分磨掉一些, 才有可能放得進去非eizo螢幕的內框?
等了好久~真的感謝您的熱心回文 ^^
保護貼尺寸518.5*324mm
這片剛剛好跟我螢幕內框幾乎吻合
http://buy.yahoo.com.tw/gdsale/gdsale.asp?gdid=1285368
上面的網頁底下有安裝的圖, 我是去新光華買的
自己貼了後, 覺得不難貼
先用裡面附的除塵貼紙將螢幕上的灰塵, 毛絮去掉
然後將靠螢幕側的保護膜1左半側撕開一點
只要有對準好位置, 沒歪掉 (這步驟最重要, 我試了好幾次去對準)
之後就由左至右慢慢地, 平整地黏貼上去
有氣泡先不用慌, 可用它裡面附的氣泡魔鏟擠去內框邊緣將空氣擠掉
氣泡用掉後, 再把外面的保護膜2小心地從右半側開始至左撕掉
當初會想買保護貼, 而不是壓克力護目鏡
是盡量不想讓螢幕表面跟空氣, 灰塵等髒東西接觸
貼的前後, 視覺上是感覺沒什麼差別, 可能因我不是用霧面AG
開機看螢幕也感覺不到這張保護貼的存在
(去新光華買東西, 看了那些店家擺在外面的TN面板螢幕, 跟我這台相較真的畫質顏色差太多了)
要說唯一讓我有點美中不足的是, 保護貼靠螢幕上緣竟然有個4mm的不規整的小小缺痕, 中近距離會發現它的存在
(在黏貼時就發現, 原以為是毛絮黏在上面, 但用不掉, 是製品本身的問題, 還好不是在螢幕中間, 不然真的很難忽視)
>_<""
不過第一次使用這麼高級的螢幕還真的蠻開心的 XD
當初在公司收到包裹拆開時, 同事看了也說設計得很有質感
(這也是我捨國內市面上一般在賣的螢幕的原因之一)
之前是用Benq FP71G+S...這台讓我決心試國外品牌非TN的螢幕
因為我想大家都知道這台很奇怪, 都很剛好在過保後沒幾個月就壞掉
後來我不是送原廠, 讓其他工作室修, 用了一年後又壞了
因為如此開始對benq的品質質疑, 不過國產品中也只有benq算是做較好的
於是想說改用他牌, 多點嘗試, 但看了dell, hp總覺得還不到我想要的
開始有了買日系螢幕的念頭
在此不得不推benq推出VA螢幕真的很用心, 請好好加油, 之後也推出IPS的螢幕
(不要e-IPS, 希望是用S-IPS, DD-IPS, SA-SFT, AS-IPS或H-IPS)
在外觀設計和輸出入端子等規格, 能趕上國外, 而不是有一好沒兩好
價格若也能跟在日本售價差不多, 而不是在台灣國產品反倒賣較貴就好了
希望日後國內對螢幕要求較高的玩家們, 不用再這麼麻煩要買水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