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的話,為什麼要管房價是否跌?

房價的漲或跌只跟要剛要入場買房或準備賣房出場的有關

房價不是死豬價 當然有漲也有跌

就像股票一樣 人人都想買在最低點

問題是真的那麼神買到最低點的能有幾個?

五六年前金融海嘯的時候在中和家樂福旁貸款買了間套房1坪20萬
不到二年一坪變成30萬
本來考慮是否要多買一間...但一想到之前才買一坪20萬
隔沒多久就變一坪30萬有點不甘心(感覺如果買了不就是潘仔)..所以後來沒買
沒想到現在一坪實價登錄接近50.....


guest0985 wrote:
看到有些人反對打房,...(恕刪)



1.升息,有房貸的就可能銼青屎
2.調高持有稅基,只要有不動產的管你住宅.店面.商辦.廠辦都是銼青屎
3.若真出現大跌到銀行重新估價,有房貸的穩死
你說呢?
這句話有幾個面向可以去想
1-常有人說房屋漲價與他無關--因為賣了再換也是買不起..這個論調聽在南部房價漲少的
族群耳中很!@@##..因為其實很多台北市的換屋族就是換到新北而且越換越大間...
2-回到正題>如果沒有[以屋換屋]的基準點>其實房價垮了也只是心情變差>因為房子是用來
住不是用來炒???
3-再提一個相關概念>老一點如我者>都經歷過一段股市崩盤(MAYBE兩段以上)>然後有位高
官說_股票不賣就沒有賠錢>>好在我後來想通了>勇敢換股操作>但是像我有位長輩就轉不過
來>賠錢的用力抱>又沒有勇氣加碼攤平>好不容易某一支開始走強>到頭來就是打平或是小
賺....
總結來說
話都是別人說的
自己建立一套中心思維比較重要
因為還沒買之前就開始想保值,增值,
周遭一堆錯過時機點買房的都這重
種心態, 找房子不看自己跟小孩需求, 沒買過就一直計較漲跌,
所以都下不了手
為什麼自住沒差???房仲常常這樣講...

我想說的是:就像今天有剛撈上岸的生魚片一份賣你100元

然後老闆放了一天隔天賣你300原你買還是不買??

還是你也會說是因為自己要吃的所已沒有差...

台灣房市現在就是這樣...明明房子已經舊了還開這種價...
當然有差

幾年前500沒有買 現在都超過1000了 怎麼沒差?
就算打四折 也還是跟幾年前一樣的500

當時沒有都買了 現在更不應該買吧?!
所以這是一個偽命題
一堆人說自住之後要換房

換房的時後如果跌了不是會很嘔

但換過來想

既然是要換房

你的房跌價了,其他的房應該也跌價了

所以你需準備得錢也會變少

對換屋者來說,跌價反而好




好的點,房價貴,又想用10年前的房價買!
壞的點,房價便宜,又嫌建材一般、嫌惡設施,不想買!
房價跌時,又想等最低點;房價高時,又想等房價跌,一生都在等!
4年級生,5年級生,6年級生,7年級生,到現在初生新生兒,請問誰可以列出每個年代的合理房價位呢?
其實打房對多屋族才有差
對大多數僅有一戶自住的人來說差別不大
反正橫豎都是要這麼一戶
大家一起跌,換起屋來還更容易 (除非你要越換越小)

當然有影響

買的東西為何價值要貶值呢?

何況很多自住客買房子是辛苦很多年 努力賣肝存自備款買的
怎麻可能希望辛苦是白費的

別人因為政策得利 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 反而心裡會更圈圈叉叉吧
那反而更是一種不公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