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用 wrote:
建商还会設計一堆「給鳥人住的雨遮」吗?
不可能的!這才是重點,

這位大大,對於鳥人住的雨遮怨念很深唷~

可是瑞凡....
內政部100年5月18日內授中辦地字第1000724541號函解釋略以:「為防止建商灌虛坪及哄抬房價,採取預售屋買賣屋簷、雨遮所有權登記但不計價政策,業於100年3月24日公告,訂於今年5月1日生效,亦即自生效日起

雨遮所有權登記但不計價
雨遮所有權登記但不計價
雨遮所有權登記但不計價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瑞凡,雨遮所有權登記但不計價已經實施很久了


至於建商為什麼要多花錢蓋雨遮
嗯,你可以去問建商
也可以去問學建築的人
印象中除了遮雨功能(台灣多雨,有無雨遮的建物在防水及壽命上是有差的)
還有美觀(這個就見仁見智了)
其他的就請其他人補充了
買房子本來就要算實坪才會准.公設另外買 這是最公平的 不過沒人敢動這塊

一堆回看權狀等等的 講白的妳建樓的成本跟公設花園走道 成本能一樣?


台灣房價根本不貴 只不過要改成實坪計價 這中間的無敵利潤根本是源頭吃掉了


naive888 wrote:
買房子本來就要算實坪才會准.公設另外買 這是最公平的 不過沒人敢動這塊
一堆回看權狀等等的 講白的妳建樓的成本跟公設花園走道 成本能一樣?
台灣房價根本不貴 只不過要改成實坪計價 這中間的無敵利潤根本是源頭吃掉了

這只是制度不同
但骨子裡沒有差吧!!
圖拿出來拆算就知道所有專有、共有、約定部分多少
各部分各值多少都有差異的
不會真有人傻傻的拿權狀坪數乘上實價登錄每坪單價
就在那邊出價的吧??
#9樓有案例或谷歌一下不少,
現在業代也還這麼搞,
有空去喝喝免費咖啡就知道了,

再說一次現行制度我清楚,
雨遮有雨遮的重要說法我也清楚,

但在實坪制下,建商會有另一套說法雨遮夠用就好,
只因為雨遮他不能賣錢,會被建商盡量設計少一些,
消費者實坪就會多一些。
消費者會買40坪含3坪雨遮或買40坪只含1坪雨遮呢?

總價會膜糊討論重點
鳥人住的雨遮只是其中一例,
實坪制對消費者有利,可減少有心人上下其手。

另請各位說說實坪制的缺點,大叔虛心學習,謝謝。


shadowjon wrote:
這位大大,對於鳥人住的雨遮怨念很深唷~
休閒用 wrote:
另請各位說說實坪制的缺點,我虛心學習,謝謝。

有呀!
有人說虛坪制是劫富濟貧,
推實坪制後就不能縮小貧富差距了呢?
shadowjon wrote:
雨遮所有權登記但不計價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瑞凡,雨遮所有權登記但不計價已經實施很久了

這位大大,對於鳥人...(恕刪)




如果雨遮不計價則每坪單價應等於"總價/(總坪數-雨遮坪數)"
但是現在每坪單價還是總價/總坪數(內含雨遮坪數)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雨遮越多,每坪單價就看起來更低,看起來就更有競爭力。
所以雨遮也就隱約的計價了。
我真的越來越不欣賞這家樓主的言談與立場,沒有現在政府與公務員的努力哪來今日的富庶?別說你有繳稅,你繳的養不起一個公務員,沒有資格說三道四反黑為白,製造族群對立製造分裂從中獲取好處就是這類傢伙,大家都很明眼你不用多做解釋,你的生活一定很崎嶇,才會造就你的心裡歪曲,不思進取真不知道你來這個版做什麼?求溫暖,你不夠格大家給你溫暖。
重復自刪1515151515151515
sunhm wrote:
有呀!
有人說虛坪制是劫富濟貧,
推實坪制後就不能縮小貧富差距了呢?


正解是:虛坪制是劫「消費者」濟「建商」


samuelhuang2222 wrote:
但是現在每坪單價還是總價/總坪數(內含雨遮坪數)

你有看到重點之一了。
另一個是計價方式會改變建商的設計方式。

休閒用 wrote:
呵呵!你一定是來開玩笑的!
實坪制
至少 建商設計「給鳥人住的雨遮」一定給大幅度下降
建商也會想壓低「實坪單坪價格」比較好賣,
因為一般人是先比較單坪價格,
魔鬼藏在细节里


我懂你的意思
雨遮是屬於實坪
會稀釋實坪單價

我房子的實坪是96.97平方公尺,雨遮佔了1.35平方公尺
應該不會被灌的太過份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