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668877 wrote:

真的如果少子化就是...(恕刪)

少子化威力下別忘了便當正義

90塊雞腿便當直奔一折

90元變9元 超爽的~
tany3472 wrote:
房地產比照健保制度控(恕刪)

所以結論就是廢除現在健保的給付方法和制度
改成標準保險制,不再限制與管制醫療價格,市場自由主義化
這樣才能真正改善醫療環境,也不會有所謂媒體或是政客在渲染的藥價黑洞
實際上的藥價黑洞根本是政客為了打壓醫療端捏造的一個垃圾新聞和消息
假設今天原廠藥15元,台廠高端藥廠的藥11元,健保給付就會給付13點
當然結果醫院就會選擇台廠高端藥廠的藥,哪可能賠錢大量使用原廠?
然後原廠不進了,健保就直接砍下去11點了
假設今天又有個廠商,很直接節省成本的學名藥,只要5元
那健保就會再次大砍只要給付8點...不管那節省到最後效果是否一樣有效
但是新聞就會開始播報說藥價黑洞!為何健保給了8點確實際只給民眾5元的藥?
這還沒說現在1點是0.78元新台幣比開辦之初還下降的問題!!!
然後就一堆垃圾民眾支持共產垃圾健保

弱勢團體無法負擔醫療價格問題
因該是社福團體,政府和個人要負責承擔
而非醫療院所來承擔,更不是因該犧牲醫療從業人員的薪資與福利來承擔!

但看看垃圾民眾如此支持共產健保體制
直接引入房價,車價和各公司行號薪水計算
何樂而不為,反正到最後後果就是全體民眾要自行承擔!
2227995 wrote:
房價是年輕人決定?

那新汽車價?新手機價?新包包價?

又該誰決定?(恕刪)


不知道耶
在台灣所有的商品幾乎都是比國外貴
不管是哪國製造.或者是哪國品牌..
一但是在台灣販售的終端銷售價格都比國外貴

孫文曾經倡導"漲價歸公"..
怎麼憲法裡面沒有包含神主牌"三民主義"?
所謂的三民主義也只是拿來騙票用的嗎??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JOHNNYLEEWU wrote:
所以結論就是廢除現在(恕刪)


你講的內幕,沒人比我瞭解了。
健保制度@全民買單@免稅醫療法人@醫材層層回扣@評鑑制度@總額給付@剝削醫護人員@改換劣藥及重消醫材@低劣醫療品質@錢進醫療法人@天價買地天價蓋樓@錢進私人@再炒樓@政策消毒@社宅及補貼回饋@人民買單選票支持@鞏固即得利益者繼續從體制獲利@繼續拉大貧富差距@高房價無解

台灣高房價,健保制度有很大貢獻,
看看醫療法人買光鄰近多少地就知道了。
換來的卻是廉價的醫療品質及剝削醫護人員,傻瓜被賣掉還會幫人數鈔票。
tany3472 wrote:
你講的內幕,沒人比我(恕刪)

台灣民眾又一堆傻傻支持共產健保
支持擁護這些既得利益的問題
反而知這樣實際上對醫療品質和整體環境是大大有害的
為何很多以福利著稱的國家卻沒有跟台灣一樣健保
就是健保整體是一個垃圾政策,對整體醫療發展和全體人民跟本是不利的

但看看台灣民眾這麼愛健保政策的做法
那就把健保引進房價,車價和公司行號計算何樂而不為
台灣民眾這麼支持這麼喜歡共產健保政策阿
tany3472 wrote:
你講的內幕,沒人比我...(恕刪)


你真的知道的太多了!!尤其醫療,看看幾個集團哪一個沒有插旗醫療
terrybog wrote:
你真的知道的太多了!(恕刪)


我是「知情者」?「受害者」?「既得利益者」?

高房價問題如何解決?
整個台灣體制都要打掉重練才有可能改變......

房價年輕人決定?
有能力就快買吧⋯⋯
我們的體制讓貧富差距無限擴大。
tany3472 wrote:
我是「知情者」?「受...(恕刪)


建築的黑幕一樣很多!

至於年輕人要不要急著買?我是認為不用啦

不要「待在國內」就是比較好的選擇
房價由年輕人決定??? 還沒過年就在作夢,莫非你以為還在選舉??

房價是由資金水位決定的,不是用數人頭投票表決的,年輕人時間多、傻勁多、夢想多,可惜就是錢不多,既然沒錢就沒有發言權,趕快醒醒吧!
年輕人戰出來 wrote:
太多人回覆, 請恕不(恕刪)


四五十年前的年輕人為求溫飽,離鄉背井打拼為求能賺錢養家活口,有的住就好,睡宿舍也可,有了錢結婚後老婆小孩在原住地,父親繼續外出工作.
只要沒要求買在市中心,都不難.

三四十年的年輕人每天花一個多小時通車去工作地上班,存了錢買原住地周邊的房子也不難,賺多的厲害的人能買市中心也都還好.
二三十年前的年輕人追隨各大產業到工業區,科學園區上班踏上了產業成長的列車買在工作地的需求讓各地都有蓋房子,因為不是市中心價格也還好,這一二十年現代化都市,市中心的繁華熱鬧,捷運交通便利,人們生活講求精緻,虛榮之心大起,幾萬,幾十萬的包,雙B 的車,高級的餐廳,別人有我也有有,IM , IG 快速的傳遞與展現享樂不輸人.建商看準這市場,豪華公設,優質的環境,口袋深的人很快就買了,建商好賣,越賣越貴,經濟起飛,政府都市重劃,保險公司拿你的錢大量購地,建商也推波助燃讓能力夠的人民能有好的局住環境,高級聚落越來越高價,周邊也水漲船高,市中生活消費高,公司要吸引好人才也不能設在山高水遠處,高薪好地點也讓首都圈越來越貴,中部南部大都市也走向同一模式.
人心越來越追求享樂,快速到達市中心區的點越來越貴,一小時車程的區域只要1/4,1/5的價位,也都是嫌偏遠.
年輕人的需求與符合的地點內土地有限,水漲船高,政府順水推舟重劃並供給土地,再被保險公司建商競標買走,成本高房價當然不會低.
說房價是年輕人決定的也對.
然後某些人渴望的生活圈價高不可得,不肯退步去買觸手可及的外圍,只好來吵來怪別人,因為善用數位資訊,所以雖人人少,聲量卻不小.
為政者雖聽到此聲音但若打落房價會讓人民,建商,銀行,保險公司資產損失,導致經濟衰退,人民失業.
所以也蓋了不少公宅宅來幫助弱勢人民,但吵的人卻很多高於弱勢人民,只能讓他們繼續吵.
不肯認清現實,退求到先有安身立命再求更好.
現在就算老李的六萬一坪也會被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