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k0704 wrote:有人說海洋一二期.....(恕刪) 你要講清楚喔,以下網址是海洋都心1的成交價格,我說的是以一年成交價喔,不能以單筆,假設一年就只成交一間18.2萬,那一年數字就會是18.2萬,我就請你吃雞排,若一年成交5間其中有人缺錢一坪賣16萬,其它4間賣20萬,它一年成交價就會是19萬多,這樣不算喔以圈起來的數字為準去年中和有一個社區一年價格是31.88,但其中有一筆是22.62,我還以為是兇宅,後來透過仲介打聽,那一間房子沒問題,剛好屋主缺錢,所以被人撿到便宜,這種就不是行情
pengkuofeng wrote:答案是不會直接影響.(恕刪) 答案: 不會大跌近年來,全球量化寬鬆(印鈔)後,貧富分配更懸殊,富者愈富,貧富差距更加嚴重不動產是富有者資產配置中,必要的一項,且比重不會太低在幾年前推動奢侈稅與房地而一稅之後,用大槓桿炒作不動產的人已被洗出去,目前不動產的多數持有者,是自住,或者高資產者將不動產做為資產配置的項目而已. 因此,並不存在如過去槓桿炒房者需要急售換現金的問題沒有急售的必要,就不存在大跌的問題另外,房地產是長期抗通膨的硬資產,在低利率的年代,不動產仍是多數人必要的資產配置之一(疫情只會使利率持平或更低,這更加有利於不動產的市場)
人口負成長 wrote:套牢一堆是如何能抗通...(恕刪) 投資客才有所謂的"套牢"再說一次: 在房地合一税後,市場上高槓桿的投資客已經很少了。對於高資產者而言,不動產是歸類於長期抗通膨的硬資產項目(特別是低利率的年代),不會頻繁交易。另一原因:建商推案量也比以往幾年前少太多。市埸交易量會萎縮,但價格不會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