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千萬不要買老華廈或大樓..........

bike speed wrote:
我懷疑你經手過多少房?

好蛋黃區可以問問銀行能貸多少?

到後面整個開始沒邏輯了

新房再怎樣也能放神主牌

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蛋黃區舊房能放什麼你說說?發揮一下創意。

買新房二十年後不用流落街頭?

舊房不能住人?蛋黃區舊房好地目還能翻幾番呢

神邏輯。


怎了 要放大絕招了嗎

我如同一般人 一生只買過兩次 賣一次

名下只有一間自用

你敢這樣嗆 一定閱屋無數

賺很大是嗎?

還是我擋你財路了?? 哈哈

好蛋黃區能貸多少重要嗎?

我講 貸款成數 你講貸款總額

真懷疑你有念大學嗎....??

蛋黃區舊房好地目還能翻幾番呢??

你認為房市還能走10年多頭 房價再翻一倍??

至於微老都更 公寓很多 各縣市都有

至於舊大樓 我只知道有一棟 在北車附近

但整合10多年才成功.....

你要不要多舉幾個舊大樓例子來看看
WANG_IC wrote:
怎了 要放大絕招了(恕刪)


你可能還不值得我放大絕噎

這樣講:我台北市買房都是自住 只是對你這種買新房20年後好脫手人的言論不敢苟同

自己去看看前面自己講什麼吧?20年後不好脫手你原價收購好了?我一直說看地點

是中文看不懂,還是邏輯理解能力太差?以偏概全又不回答重點

最後還說要看土地價值跟整合,你在自己打臉自己知道嗎?

沒主見年輕人已經夠多了,讓人家有思考能力一點,你說了算?

18分能考上的大學?你要我舉例什麼?上網查台北市目前有哪些基地危老整合吧?

網路是個好東西。如果家裡沒網路

去小七還有TAIPEI Free免費WIFI. 祝你發財

參考一下,這只是開始

https://dba.gov.taipei/Content_List.aspx?n=86486C93F5470B03
bike speed wrote:
你可能還不值得我放大絕噎

這樣講:我台北市買房都是自住 只是對你這種買新房20年後好脫手人的言論不敢苟同

自己去看看前面自己講什麼吧?20年後不好脫手你原價收購好了?我一直說看地點

是中文看不懂,還是邏輯理解能力太差?以偏概全又不回答重點

最後還說要看土地價值跟整合,你在自己打臉自己知道嗎?

沒主見年輕人已經夠多了,讓人家有思考能力一點,你說了算?

18分能考上的大學?你要我舉例什麼?上網查台北市目前有哪些基地危老整合吧?

網路是個好東西。如果家裡沒網路

去小七還有TAIPEI Free免費WIFI. 祝你發財

參考一下,這只是開始

https://dba.gov.taipei/Content_List.aspx?n=86486C93F5470B03


不放大絕 我怎知你是房神 還是 房棍

1. 自己去看看前面自己講什麼吧?20年後不好脫手你原價收購好了?我一直說看地點??
此篇是給自住客建議 不是給炒房客
就算地點在蛋黃超級好... 在竹科上班 為何要住大安區???

2.最後還說要看土地價值跟整合,你在自己打臉自己知道嗎??
打甚麼臉? 土地再有價值 能住嗎? 搭帳棚還是貨櫃屋?
你會這樣想 一定是你名下房太多吧

3.18分能考上的大學?你要我舉例什麼?上網查台北市目前有哪些基地危老整合吧?
剛好最近接觸 都更推動師 一個案件最短4-5年才有機會整合 那還是純公寓住宅
戶數多的華廈大樓 或有店面的 基本上優先順序都放最後面

我終於有點理解你的思考模式

同馬總統名言 "一個便當吃不飽 不會吃兩個嗎?"

"一間自住 另一間老屋等重建"??

"台灣發大財~!!"
bike speed wrote:
你可能還不值得我放大(恕刪)


我是不知道你在激動什麼啦!

一間自住,一間老房等改建,有些老公務員還滿手房,是要鬥地主?你知道在北市整合危老是不得不選擇嗎?不然你要蓋新房,
麻煩填基隆河多生出幾公頃土地來。

去查一下現在的北市危老整合中有多少在跑?

網址都附給你了,勤勞一點不要連複製貼上+enter都要人家幫。

多戶數的住宅大樓整合最慢這點常識大家有

而且你也有說對一點,很多祖公屎留下的恆產

後代子孫還真莫名奇妙發了大財。

我沒哪個運,就是靠自己。
bike speed wrote:
一間自住,一間老房等改建,有些老公務員還滿手房,是要鬥地主?你知道在北市整合危老是不得不選擇嗎?不然你要蓋新房,
麻煩填基隆河多生出幾公頃土地來。

去查一下現在的北市危老整合中有多少在跑?

網址都附給你了,勤勞一點不要連複製貼上+enter都要人家幫。

多戶數的住宅大樓整合最慢這點常識大家有

而且你也有說對一點,很多祖公屎留下的恆產

後代子孫還真莫名奇妙發了大財。

我沒哪個運,就是靠自己。


30歲年輕人買40年大樓

假設平均壽命 90歲

意指 房子要撐到100年

只能祝福 早日見上帝 或 房子不要倒

至於買第二間

算算 年薪*工作年數

以現在房價能買得起嗎

就算開槓桿 一不小心就要睡馬路了.....

最後 我要再三強調 大樓危老重建....

根本就沒有多的容積率讓建商賺

不會有建商傻到去承接...

只能走委建 就是住戶自己掏錢重蓋

簡單說 就算變成政府認定危樓強制遷離

也不一定能順利蓋起來
WANG_IC wrote:
30歲年輕人買40年(恕刪)


未必喔

地目的不同容積不同,獎勵也不同

容積轉移更不一樣,有人專挑一些地目買的。

你要說他取巧嗎?人家是精明

都要花錢買房,多算計有何問題?

你有研究應該不會連這都忽略了吧?

接著買第二戶槓桿開太大?

扛不起變法拍才有便宜撿根本不值得同情

你的問題在事情先預設立場

買新房,並且衡量能力不要扛槓桿

我認識一些年輕人很優秀年薪也是驚人

是在幫所有年輕人擔心?

這個世道我不會勸年輕人買新房

是連房都別買,等繼承。

父母留哪裡的房你沒的挑 台北屏東總不一樣了吧?

回到頭來,還是地點,地目。

看你老爸當年眼光準不準有沒買對地方?

歷史一再重演告訴你地點的重要性,就是刻意忽略跳過...

買屏東新房不一定是聰明人

買大安區舊房也不是傻子。
WANG_IC wrote:
兒孫自有兒孫福人不經...(恕刪)

呵呵
mobile 01 鄉民整天討論少子化,結果你居然直接表示不要生?
我看鄉民是因為條件差缺乏肉便器,而不是真正關心國家發展吧⋯⋯
老公寓可以買,最主要看重改建機會。但40~50年老華廈或大樓要注意,因為當年的容積幾乎用到滿,剩下"危老獎勵"加上"移轉"的容積,是否還有利可圖?除非地段超棒,答案通常是否定的!所以,台北市的爛大樓超多的!
erichuang801 wrote:
老公寓可以買,最主要(恕刪)


窄巷或是面寬不夠的爬樓梯老公寓,又不在核心地段邊邊角角的話!

幾乎宣告都更無望,仲介鼓吹你買這種物件的話,不用懷疑,這種好東西叫他自己買

挑面馬路面寬來買,地目跟容積都翻幾番,但沒有絕對

戶數不能多還是重點,前面講的錦州大樓或是一些上百戶的小坪數大樓真的太可怕

要是長輩掛了分產給子女,每個又三分之一那種,蓋完章簽同意大概你也斷氣了。

台北後來多了很多小坪數新建案的大樓,戶數超多,幾乎都能看到就是三十年後的錦州大樓


台北還有一個經典例子,大安區信維市場,完全符合老舊,戶數超多,又在精華區的條件

這才真正是到台灣島沈沒都很難都更的例子。

但這例子太特殊了,讓每任市長面子都掛不住,也許公權力強制介入有解。
都更算了吧⋯⋯
都完你的稅暴增不說
還要交管理費,是不是傻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