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joyaro wrote:
之前用google隨便點個地方往下看....
真要用日本來比較?
分歧點在1949年..
講難聽點被佔據後直至今日.
臨時的一不小心變永久的(相聲段子)
搞得亂七八糟不意外)
這我真的有話要說,我在東京為了看一些稍微有名的東西逛了幾個周圍小鎮
那些地方也看不出來有任何規劃,馬路彎來彎去,每棟房子也都長得不一樣
人煙又稀少,明明是城鎮可是感覺超荒涼.....(可能白天都去市區工作)
但是那環境的整潔,綠化..... 不是花東可以比的。花東風景雖美,但偶爾的一處破舊工寮,真的很煞風景
不知道是溫帶跟熱帶的差別*,還是人本身觀念的差別........ 總之,我不覺得是錢的問題
*有人說,熱帶人比較沒有美感,因為熱帶植物全年都是綠色的,而且比較會亂長。溫帶寒帶植物有四季之分,而且自然環境下就會很美... 所以人的美感也會變得比較好
投資客 X 富人 X 房仲 = 炒房 .
此現象坦白說無解. 畢竟人性貪婪. 今天換個位置.有能力這樣搞. 您可能也賺的不亦樂乎.
炒的買的還是那些人. 買不起的也一樣原班人馬.
此現象追根究底到原點. 在於貧富差距過大. 導致富者更富(投資/炒房). 貧者更貧(物價/房價攀升)
貧富差距近20年來在台灣已非M型走勢. 而是L型.
為何如此? 此現象一語道破~ "人力派遣 / 約聘制度 "
這是政府帶頭搞的. 導致最終巨大的差異. 20年過去了. 沙積成塔.
L型頂端繼續炒房. 人性使然.
L型底部的2.2~6.0K族群望著天文數字房價. 繼續罵. 繼續觀望有著回跌的一天.
如此這般. 直到永遠.
只要有聲音罵房價、物價不斷攀升. 這聲音永遠指著同一個方向: "人力派遣 / 約聘制度 "
回到頭來不禁令人捫心自問:
""為何政府那麼缺錢? 帶頭搞此制度(一堆外聘人員)??""
""台灣不是萬萬稅嗎?? 我繳的稅跑去哪了??""
靜下心來. 看看台灣永遠鋪不平的馬路. 看看諸位官員的年度財產申報又多了幾筆土地(不管什麼顏色).
或許您就會明白. 為何政府要"開源節流"
然後~ 下跪拜票、開立支票、情意相挺、選賢與能. 民眾付出熱情. 然後繼續上網罵房價、物價.
如此周而復始.
<< 懇請01管裡員誤刪此篇. 我沒有談論政治. 我只是將光天底下的事實說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