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房價根本沒有泡沫!

泡泡&Blue wrote:
年輕一代完全買不起,便宜在哪?...(恕刪)


也不用太擔心,我年輕時也買不起房,而且還經過幾次最佳買點:

台灣錢淹腳目時代房價比現在便宜多了,我還在讀書沒跟到;九二一地震前,我正在服役,手邊的積蓄夠貸款買房,當時房價比現在便宜二成以上,幸好我沒跟,我生活圈是重災區,買了肯定震壞了;九二一後,沒什麼建商蓋房子,房價更便宜了,沒幾個建商在蓋房子,看到中古屋都直覺它壞了,仍然沒房;SARS來了,房價好久沒漲了,台灣經濟狀況更差了,房價是很便宜,但不敢買,怕買了血本無歸;想想快卅五歲了還沒有房,先撥了一些積蓄買了間投資客拿出來賣的九二一半倒屋,以前可是碰都不敢碰,誰知房價開始漲,相對便宜的半倒屋也有人要接手了,賣了換熱鬧地區的法拍屋,但屋況不好,整理完又賣了換屋,才換到現在理想中的房子。

年輕人買不起房,我們再怎麼擔心著急也無濟於事,有心的自然會按自己能力一步一步努力,而且台灣房價對大陸沿海城市經濟允許買房的人來說的確比較便宜,環境和人文對某些人仍有吸引力,如果開放,真的要買的人不會流於意識型態考量,大家還是會選擇認為有利的優點,台灣有很多地方是被對岸遠拋在後沒錯,但還不至於無一可取,台灣房產對大陸人來說一定有市場。
nicayang wrote:
這幾年台灣大環境是有改善的,污染也沒以前重,才這麼多海歸派跟本土有錢人留下來,不想移民自然把資金帶回台灣,最後流入房地產市場(恕刪)


汪汪說 wrote:
必須要讓資金有去處,房價才有下跌的可能(恕刪)




台灣大環境的改變是房價很重要的支撐因素,01很多網友喜歡說人口紅利,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和平紅利」這件事?小弟在199X年服役時,雖然沒有人預期會真的打仗,但兩岸真的還是有點緊張的,有錢人只想往外跑

但近幾年應該幾乎沒有人覺得兩岸還有戰爭的可能了吧,國軍規模一直縮減,服役像夏令營,之後連兵役都不用了。加上稅率調降,鼓勵台商或台灣的有錢人鮭魚返鄉,讓海外資金大舉回台

可惜台灣的政府事情只做一半,鼓勵資金回來,卻沒有好的投資機會消化這些資金。台灣的有錢人真的很多,但也真的很悶,國外的有錢人可以買遊艇、買私人飛機、買小島、買球場最好的位置的季票、買個十幾台車放家裡,就算不想花錢買東西,也有很多投資機會去消化這些資金。

台灣很好,但台灣的有錢人真的少了很多花錢的管道,連想買些新一點的金融商品政府都不開放,那麼多錢,加上華人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沒辦法,那就買房吧.....

台灣有錢人真的超多,大家只看到房仲開的快跟便利商店一樣多,有沒有人發現到,其實台灣的銀行,也不比便利商店少,加上郵局、農會、信用合作社...開那麼多分行,還能獲利,背後代表的意義不言可喻
泡泡&Blue wrote:
年輕一代完全買不起,...(恕刪)

不要一竿子打死所有的年輕人。
每一個時代都有買不起房的人(不限年輕人),也有買得起的人。
很抱歉的說現在買不起房的年輕人並不比三四十年前的年輕人多。
(在那時代,多的是連讀書都讀不起,那還談得了買房?)
三十四年前的台幣大概是現在的二十幾倍價值(那時候的飲料一杯一塊錢),
當時在都市五十萬可買到不錯的房子,現在在都市裡1000萬(50萬X20)還是可以買到
不錯的房子。而現在的經濟有比三四十年前差嗎?
別跟我說1000萬買不到台北縣市的好房子,現在的台北市環境和三四十年前有一樣嗎?
我保證1000萬你可以買到和三四十年前的台北縣市一樣條件的好房子。
奉勸大嘆完全買不起房的年輕人,眼裡不要只有台北市。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每個想買房的人,眼裡若只有台北市,怎能期望台北市的房價不漲翻天?
sunyearhuang wrote:
三十四年前的台幣大概是現在的二十幾倍價值(那時候的飲料一杯一塊錢),
當時在都市五十萬可買到不錯的房子,現在在都市裡1000萬(50萬X20)還是可以買到
不錯的房子。而現在的經濟有比三四十年前差嗎?
...(恕刪)


這些數字還是確認一下比較好.

忍不住要回一下.我是40多歲的人了,抱歉,34年前的事情記得還算清楚.
34年前就是民國68年.我們家在民國69年由平房改建成5樓公寓完工.
改建後一直猶豫要不要賣,建商告訴我們要賣一坪是5萬,30坪可以賣150萬,當年真是不小的數字.
房子在和平東路三段六張犁站那邊.當年這雖是大安區,但根本不是市中心,算比較邊陲的.
敦化南路和平東路以南還沒通,和平東路基隆路以南好像才剛通.以前和平東路三段到基隆路是個圓環,就結束了.
連這樣的房子也要賣到100萬以上.50萬在台北市買到"不錯"的房子?可能要再早個10年吧.


另外,我家隔壁就是雜貨店,可口可樂小玻璃瓶裝是6元,我常買.
民國68年有一杯1元的飲料?真的嗎?

小弟我三星期前在寧波郊區, 看著因為颱風掃過讓大半個城市還泡在水中的景象, 水退了後的街道上, 滿滿是泡水車跟拖吊車, 4S店裡裡外外都是泡水車打開引擎蓋在曬車子, 景觀真是~~

這兩天大陸友人跟我說, 街上出現一堆新的寶馬到處跑, 說寧波人還有錢人真是多...

前陣子這友人來台灣洽商與遊玩了一陣, 來台灣之前對台北有許多的憧憬, 但是來了之後的評語是台北都是舊房子, 比不上大陸二級城市, 街上的車子很多, 但是怎麼大半是老車子?

我想說的是, 大陸一直在進步中, 台北到底有多少誘因? 兩岸的交流越來越廣, 但是會吸引多少路資來台灣買房子? 至少我朋友繞了一圈後, 說要考慮的話只會考慮台中, 不會考慮台北...

這樣的話, 應該說台中的房子根本沒有泡沫化, 但是台北的房價別想讓大陸人再來墊高囉?

stevebbover wrote:
中國有錢人都很想來台...(恕刪)


喔....然後呢?你就賺翻了嗎?
覺得那些房價不會跌還會因為大陸來加持上漲的人...
趕快去多貸一點, 多買一點, 因為很好賺轉手一賣就賺好多.
真的 我也決得會在大漲, 多賺一點, 還要記得多買一點 一定會有人接手

ryang1212 wrote:
民國68年有一杯1元的飲料?真的嗎?...(恕刪)


有啊!就是民國68年,台中市東區雙十路/練武路口,有一涼水攤,用破璃瓶裝的冬爪茶,倒在現今快炒店常看到玻璃杯中販賣,一杯一元,但也在同一年漲價成一杯五元,這都是經國先生推動十大建設的功勞,台灣經濟開始起飛,物價飆漲!

當年年幼,曾立志終有一日要效法大人般一杯冷飲一口悶,如今年過四十,經國先生也早已離我們遠去,飲料卻變成700㏄,還給我加封膜,豪情壯志只能隨造化而逝!
本文若建立在大陸經濟永遠是2位數字成長, 以及經濟永不泡沫的前提之下, 其實是很符合邏輯的

但...那個前提假設...是否會永遠成立

美國日本歐洲會出現問題, 大陸是否永遠不出現問題? 值得你我深思...
ryang1212 wrote:
連這樣的房子也要賣到100萬以上.50萬在台北市買到"不錯"的房子?可能要再早個10年吧....(恕刪)

我說的是都市,沒說台北市。現在1000萬在台北市也買不到不錯的房子。
(我也說了,買房子不要心中只有台北市)
談房價要在條件約莫相等的地方比較才有意義,不是嗎?
三四十年前在都市買不到不錯的房子嗎?現在找一個條件相當的都市1000萬買不到一樣不錯的房子嗎?
約四十年前,我家從南部遷到台北中和,買了一棟屋況還不錯的中古透天(地約24坪)是16萬。
(那時候中和不算是都市,但台北市除外的都市50萬一定買得到不錯的房子)
那時期陽春麵一碗2元(台北閙區有賣較貴的),飲料能貴到那裡去?
可是確實不久,物件一直漲,飲料很快從1元變2元,5元都有人賣。直到全面10元以上時,我很難接受。
所以有一段時間不喝飲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