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介紹全中國最大的國旅旅行社總經理給我認識,年紀目測應該頂多40初頭,這就是中國大陸跟台灣的不同點之一,中國因為卡了一個文革,所以整個國家的人力資源出現了十年的斷層,很多20幾歲的年輕人,上面沒有老人在那邊卡著,所以很年輕的時候便有機會扛下重任,領導數百、數千人的企業。但相對的,能夠扛下這些重任,並且存活下來的,本身當然也必須有幾把刷子。能力夠再加上時勢造英雄,這些年輕人很快的就成為中國社會的中堅精英,當然他們的視野和思維也常常走在時代的前頭。

當我們聊到上海的房價,他說了一句相當令我震撼的話。他說:「上海的房價根本沒有泡沫!」他補充說,其他的城市他不敢講,但他肯定上海的房價絕對不是泡沫。因為上海是東方世界、是華人世界的金字塔頂端代表,全世界最有錢的華人、全中國最有錢的商人,都會想要來上海投資或置產。而有錢到某種程度以上的人,思考的根本不是「投報率」這些鬼東西,他們也根本不在乎什麼「資本利得」或是「現金流」。他們要的只是「我們公司在上海有旗艦店」或是「我在上海有套豪宅」。簡單的說,對,就是炫耀、滿足虛榮心。

他再補充,上海的房子不是民生必需品、也不是商品,而是奢侈品。既然是奢侈品,你就不能用什麼房價所得比這些數據來看待上海的房價,因為「上海的房子本來就不是給領工資的人買的」。就好比你會說LV的售價泡沫了、法拉利的售價泡沫了嗎?不會嘛。而且就算你硬要用房價所得比來衡量上海的房價,你也不能拿「平均工資」這種東西來計算,而是應該用「全世界最有錢的華人和全中國最有錢的商人」他們的所得來計算,不要忘了,中國的貧富差距可是相當大的。所以這麼一算下來,上海的房價還挺便宜呢!至少跟香港比是便宜了一大截。我這次來上海才一個多星期,已經聽到好幾個新建案又創新高Clean了,而且應該是真的Clean,而不是建商自己左手賣右手的假成交價。

我想這邊可以復習一下《金融大騙局》書中所提到的貧富差距變化速率比較:
有錢人的賺錢速度>硬資產的漲價速度(房地產、貴金屬、奢侈品)>實際的通貨膨脹率(政府印鈔票的速度)>民生用品的漲價速度>中產階級的賺錢速度>窮人的賺錢速度

接著我們聊到,他是怎麼看待台灣的房價呢?這讓我想到最近一位跟我相親的女生說過的:「你們台灣真的很幸福,靠工資就可以買房了」。的確,上海和香港的中產階級似乎都已經認命,房子不是給我們這些受薪階級買的東西。反觀台灣絕大多數的受薪階級,可能遠一點、小一點、辛苦一點,但幾乎都還是會買房的,因為......總要面對某種壓力嘛,不解釋。


目前,大多數的大陸人,對於台灣還是存有某種程度的憧憬,不管是台灣的美食、台灣的景點、台灣的男人、台灣的女人......都一樣。他們一輩子總要來台灣一次,看看些什麼、吃吃些什麼。一樣,真正的目的也多半不是衝著美食或美景,因為中國大陸的美食和美景就已經多到排不完,他們要的一樣只是一種「喔,台灣啊,我也去過,沒什麼嘛」。我打著「台灣男人」的招牌上大陸的相親網站,一天可以收到五十幾封來信,而在台灣的現實生活中,根本沒有半個女生鳥我。當然,我也知道,這些女生多半是早已體認到「靠工資是不可能買房的」這個事實,所以她們的如意算盤就是,在25歲前找到一個有能力買房的男人嫁了。

離題了,回到主題來,這位國旅旅行社的總經理是怎樣看待台灣的房價呢?其實不難猜測,就是衝著這股「對台灣莫名的憧憬」。在台灣有棟房,是件可以拿出來炫耀的事情,這就夠了。什麼租金回報率、房價/租金比、房價/所得比、ROI......,通通都是沒有意義的數據,如同我一位台灣好友在買台北市大安區的房子時,房貸業務跟他要薪資證明,他說了一句跟國旅總經理很類似的話:「有誰是用薪資在大安區買房子的?」所以,台北市中心的房價是不是應該要比照上海,應該拿「全台灣最有錢的商人(或貪官)以及全中國最有錢的人」來當計算基準比較符合實情呢?這樣一算下來,或許我們也可以發現,台北的房價根本沒有泡沫!


最後,忍不住再提一些題外話,對於大陸人這種「對台灣莫名的憧憬」,其實發生在很多領域。對於中國的富商來說,「在上海、北京有二奶」已經不牛逼了,「在台灣有二奶」是他們現在非常有興趣的。我很久以前就發表過一篇文章:「此一時彼一時,台灣和香港的女明星,現在都改嫁大陸的富商了,這就是趨勢,而『中國富商在台灣包二奶』也將逐漸成為常態......」。所以,台灣的男人可能必須在某種程度上,做好雄性自尊心受創的心理準備......。

每當時代在轉變的時候,總有人向上崛起、總有人向下沉淪,而向下沉淪的那群人往往很難接受這些改變,但無論如何,抗議和抱怨都將只是無謂的掙扎。最後,以我在《金融大騙局》書中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也永遠不可能公平,我們唯一能做的,是看清世界運行的軌跡、看透世界真正的遊戲規則,然後想辦法利用自身的努力與周邊所有可能的資源,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篇文章好像沒有重點,好吧,我想辦法硬扯幾個:
1.這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沒能跟上世界改變腳步的人,就只能不斷向下沉淪。
2.年輕人絕對不能再用台灣的角度去看世界了,要學著用世界的角度來看台灣。
3.「對台灣莫名的憧憬」這是一個優勢、也是一個商機,但肯定不會持久。


台鹽的海洋鹼性離子水 (850 ml)
台灣的全家一瓶賣29元台幣
大陸的全家一瓶賣12.6元人民幣

急了? 房子不好賣了? 手上一堆貨出不了? 要被課稅了?
中國有錢人閒錢太多,不買美加澳歐,跑來買台灣? XD

怎麼想都蠻有趣的。
台灣的生活品質好,有美牛可吃,純天然香精麵包,純釀棉籽油

BookSilver wrote:
在台灣有棟房,是件可以拿出來炫耀的事情

是喔....在摩納哥有棟房不是比較好炫耀嗎?
仲介, 建商, 投資客,

絕對不會跟人說現在的房價是泡沫,

更新一步的, 會努力鼓吹現在沒有泡沫,

不然怎麼賣....

BookSilver wrote:
昨天朋友介紹全中國最...(恕刪)


有邏輯性的觀點, 但對不對只能時間證明了
不過多一些觀點去看一件事, 都是好的
只要不要邏輯不通就好
有趣的觀點
我從房子本質來討論一下
有錢人會買40-50年的舊公寓嗎?
不會,但是舊公寓的價錢還是一樣居高不下

最後誰要買?
建商不太可能,買下來改建的成本太高
一般民眾也不行了,價錢太高了

建商、有錢人、一般民眾都不買帳,誰要買??

再說到新建案
台北市坪坪破百的豪宅
材料品質工法真有符合其身價嗎

光建設公司本身的信譽就令人詬病
很多小建設公司
是一些工班包頭老闆集資
找一塊小土地 蓋一棟不大的建案
賣光了,就翻身了
然後就把建設公司結束
後續保固跟維修就不用負責了

現在台灣很多的建設公司是這樣

我不覺得這會吸引到有錢人買


曾經有個在空中飛翔的機會而我選擇降落 直到想再次拍動翅膀的時候卻已無力飛起 曾經的天空,現在只能仰望


只可惜實話往往很多人聽不懂也聽不進去
JIN DER LAND OFFICE

BookSilver wrote:
昨天朋友介紹全中國最...(恕刪)


先告訴我,這種一秒鐘幾十萬上下,剛好被你認識又剛好跟你聊到台北的房子不貴的或然率有多少,我就相信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