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稅與實價登錄皆無效?張金鶚:實價課稅才有用

如果房子真的能完全控制住的話,那這世界不會有金融風暴的問題了
所以能在泡沫之前獲利了結的是高手
最看不貫就是建商講一堆似是而非的理論好像買房這被子就發了
如果這樣,建商幹麻不把身家都鴨下去買房就好啦
反正會一直漲漲到地球會滅那天吧
都沒人買的東西還會繼續漲
我供給需求的經濟學是在夢理學的嗎
這篇裡面許多人的言論都太可笑了
在最不景氣的10年漲了兩倍還說是需求????
簡單說就是炒的翻天
應為我們偉大的馬英九要靠房市來就他的GDP
不管課的是什麼稅,會漲的房子,多的是人捧著滿手現金要來買,
加個50%都搶著要,亂漲的房子,就只能掛著自己欣賞。

現在"住"並非買房子唯一的需求了,很多人是為了"買房"而買房,
這也是一種需求,買房來"放"的大有人在,有需求就有供給,自然
房價就居高不下囉~
大家在談打房,打投機客,說了一大堆:實價科稅,提升利率,多買一房要多稅多少稅...等等.
其實也打到我們這老老實實買房的人.
只考慮打房打投機客,都沒想到現在想買房的人的立場.
(1). 實價課稅:賣房的人不會把稅金隱藏在房價裡嗎?肯定會.
(2). 提升利率:對我們窮苦人要跟銀行貸款的人,更慘.投機客可能都不用跟銀行貸款.
(3). 多買一房要多付重稅:其實家裡跟工作的地方不一樣,家裡人要住,自己的工作的地方也要住.有時因為貸款層數,利率的不同,得要同一個人買房,一個人要承擔多間房子,但都自住絶非投機客.
(4). 十年內賣房要課重稅:十年內不會換工作地點嗎?被裁員,減薪怎麼辦?有家變怎麼辦?買到爛房子無法轉手.缺錢無法換現金.

打人十傷,自受七傷,在考慮打房打投機客時,也要想想,是不是自己也受傷了.本來已是困難買房了,變得更果難買房.既使打到了房.
能真的打房打投機客,真的造福人群.但可不可以不要打到一般民眾.
實價登錄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才是實價課稅。
經濟學是一種社會科學, 但並不是一種手冊, 一種指引 ;
也就是說並不是做了 A 動作, 就一定會得到 B 結果,

以這個實價課稅來說, 應該比較能預期的只有交易量會降低, 但價格是否會降低
沒有人敢保證 (當然啦, 打嘴砲的不算).

另一方面, 經濟學真的是萬靈丹的話, 不會有歐債, 日圓也不用沉了十幾年, 到最後
只能用貶值來全民買單; 美國也不用 QE1~QE3 了.

經濟學的確是有用的學問, 但也不可盡信, 很多理論也是一直翻新.
課空屋稅不知會不會比較有效(亂想的),也就是有登記二間房子以上,第二間(含)以上都課房屋重稅,那就有很多空屋釋放出來了
大家的回應,顯然對台灣的土地稅制很不清楚,有很多誤解與迷思。事實上,高房價的根源在土地。台灣有全世界最落後的土地稅制(天下雜誌445期),所以才會「有土斯有財」。所謂的「這是中國人的民族性」說法,是政府建商用來洗腦老百姓, 藉此拒絕稅制改革。

要地價房價合理化,最有效的是持有稅。地價稅房屋稅會讓地價房價下跌,這可是高普考「土地經濟學」必考觀念。

迷思一:持有稅(地價稅房屋稅)增加,會轉嫁到租金上?理論上不會,這是經濟學老祖宗亞當斯密說的。這樣解釋吧,租金受經濟情勢影響較大,轉嫁到租金上,房子還租得出去嗎?如果租得出去,為何不一開始就用更高的租金出租?如果租不出去怎麼辦?還得繼續付高持有稅嗎?

舉例來說,去年金管會要求壽險業買不動產必須保證2.875%收益,消息一出壽險業買紛紛縮手,如果按照「持有稅可以轉嫁」的說法,壽險業根本不用怕什麼保證收益條款,買下不動產後把租金拉高即可。實際上,哪是可以說拉就拉。

此外,別忘了台灣的空屋率不低,要抬高租金沒那麼容易。

交易稅(土增稅或奢侈稅)卻不同,這種稅只有交易成功後才繳,只要持有稅低,「賣不出去放著沒差」,可以把土增稅會奢侈稅加在價格上,讓買方付,買方不願意付就繼續放著。反正土地可以保值。

一般人搞不清楚這道理,不願增加房屋稅地價稅等持有稅。事實上,把地價稅拉高,還可以減輕一般人的租稅負擔。不懂這道理,結果自然是享受高房價,還順道被剝皮而不自知。

vaquero wrote:
事實上,把地價稅拉高,還可以減輕一般人的租稅負擔


純粹討論

那照這個觀點的話, 把地價稅拉得更高, 拉到現在的十倍, 百倍, 如此, 一般人的租稅負擔就減
輕了嗎?


"報載財政部更新國債鐘,截至民國一○二年一月底,中央政府一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五兆九四五億元,短期債務餘額二八五○億元,合計長期及短期債務餘額五兆三七九五億元,月增一五五○億元。倘再計入非營業基金舉債、自償性債務、地方政府債務及潛藏債務等換算平均每人負債已超過九十四萬元,可見國債問題愈發嚴重。"

政府現在只想拼命找藉口挖錢, 每次都說抽什麼稅抽什麼稅, 是為了大家好, 油電漲也是為了大家好;
結果, 說句難聽話, 就是想找錢而已.

去年的證所稅, 也是以 "公平正義" 為名, 結果稅有收到嗎? 有離公平正義更近一些嗎?

現在又來說, 實價課稅也是為了公平正義, 打壓炒作 ; 雖然早知道實價登錄只是騙白痴用的, 實際
上是為了實價課稅鋪路, 但還是很痛恨這種 "我是為了你好,才加你稅的" 爛藉口.

這些稅到哪去了? 這些國債到哪去了; 個人猜測, 這些國債有很大部分也是流到不動產市場, 堆高了房價.
順便也帶動了物價, 簡單說就是通膨.

加稅會讓一般民眾負擔更輕??

羊毛出在羊身上, 政府拿走屋主一塊錢, 屋主要自己認賠嗎?
羊毛出在羊身上, 政府養那麼大一群人, 不從人民身上抽血, 從哪邊抽?

cafebean wrote:
以這個實價課稅來說, 應該比較能預期的只有交易量會降低, 但價格是否會降低
沒有人敢保證


我是認為價格下跌比較能預期
增加持有稅之後 誰會想持有空屋?

交易量卻很難說 也許會有蝸牛入殼潮


我一直認為打房的方案只分兩類
"不痛不癢的方案""增加持有稅"
cafebean wrote:
純粹討論那照這個觀點...(恕刪)


迷思二,提高地價稅房屋稅,不就是增加人民負擔?政府的收支是人民可以決定的,可以立法以稅換稅,不增加人民負擔,甚至替人民減稅。舉例來說,99年全國地價稅收入是630億 ,所得稅收為2700億。我們可以換算出:地價稅提高4.3倍,全國人民就可以不用再繳所得稅 ,政府收支不會改變。

地價稅提高4.3倍很高?以新北市為例,102年度地價稅調漲10.72%,「以新北市板橋車站旁土地持分約9坪的公寓為例,公告地價約50萬元。若調幅1成,以千分之二的自用住宅稅率換算,明年地價稅增加約100元。不過,新北市一般住宅公告地價總額很少超過50萬元,多數自用住宅民眾明年得多繳的地價稅不到100元」(12/14聯合報)。換算回來,一新北市般自住住宅一年地價稅應該不超過一千元。

調高地價稅4.3倍,等於每年多繳地價稅4300元,可以換來全家免繳所得稅。你說,划不划得來?

事實上,新北市平均每戶家庭每年繳的所得稅約25000元,也就是說,新北市每戶家庭每年多繳了至少二萬元,去替養地的地主財團省稅。被剝皮還渾然不覺,實在可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